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珠江三角洲有几个经济特区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10-06 07:58:00 1072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详细资料大全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拥有全国约五分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详细资料大全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拥有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珠江三角洲有几个经济特区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详细资料大全

“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GDP总值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2016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

基本介绍

中文名: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GDP总值:52605.7亿元包括范围:9个省区户籍总人口:45698万 简介,形成背景,协调机制,发展历程,战略定位,合作领域,相关讯息,

简介

2003年,广东省倡导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八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包括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两大平台一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二是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均由九省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

形成背景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开展区域合作起步较早。目前,广东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已发展成为由三地组成的大珠三角区域合作。2003年,广东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345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3.4%,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2836亿美元,生产总值、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七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广东已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超过3450美元;到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超过7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积极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互动关系。广东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65亿美元,港澳资金占了七成多,引进了近8万家港澳企业;进出口贸易大部分是对香港和经香港转口;广东的入境游客八成来自港澳;广东很多企业通过港澳走向世界;港澳还为广东带来大量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港澳同胞为广东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作了大量捐助。可以说,没有与港澳的合作,就没有广东今天的发展。 港澳的发展也离不开广东。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3560亿港元增加到13610亿港元,发展和巩固了作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信息、物流中心的地位。香港的繁荣发展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广东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20多年来,香港制造业的八成转向广东拓展,利用内地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惠,顺利完成了企业扩张和产业结构的最佳化升级。香港的物流七成以上来自广东,香港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与广东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港澳的国内游客五成以上源自广东,粤港、粤澳平均每天过境车辆4.2万多车次,过境人数47.7万多人次,充分显示了港澳发展与广东的紧密联系。 2004年开始实施的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为提升大珠三角的合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目前,在基础设施、服务业、口岸、广东居民个人赴港澳游及联合推介大珠三角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粤港澳合作正从传统的“前店后厂”合作关系向有制度安排的新型“前店后厂”合作关系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将与东协10年内建成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积极推动亚洲合作的新形势下,港澳要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新的繁荣和发展,必须扩大发展腹地;大珠三角要适应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必须依托新的发展平台;毗邻东协和大珠三角的省区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协调机制

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定》,为保证有效开展合作,拓展合作渠道,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依照以下合作协调机制运行推进。 (一)内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下设立,设1名秘书长、2名常务副秘书长和若干名副秘书长。秘书处执行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决定,负责协调秘书长协调制度、各成员方日常工作办公室、部门衔接的落实和制度运作,起草、报送、印发区域合作有关档案等。秘书处设在广东省。 (二)港澳相应人员参加的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协调推进合作事项的进展,组织有关单位联合编制推进合作发展的专题计画,并向年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建议。 (三)各成员方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合作日常工作。九省(区)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委(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由特区政府确定相应部门负责。 (四)建立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各方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加强相互间的协商与衔接落实,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措施,制订详细的合作协定、计画,落实本协定提出的合作事项。

发展历程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2004年6月1日至6月3日,首届泛珠大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9+2”政府领导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定》。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于2004年7月14日至17日在广州召开。内地和港澳产业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共16000多人出席了洽谈会开幕式。洽谈会签约项目共847个,总金额2926亿元。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05年7月25日-28日在成都举行。论坛审议通过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济工作意见》和《泛珠三角区域首长联席会议纪要》,会议决定成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奠定了泛珠区域合作的制度框架。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06年6月5日-6日分别在曲靖和昆明举行。本届论坛通过了《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作专项规划》、《泛珠三角区域能源合作“十一五”专项规划》、《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指导性意见》等区域性专项规划。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07年6月8日-12日在长沙举行。论坛通过了《关于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专项规划实施的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市场环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章程》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承办方产生办法(修订稿)》,共同签署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路平台建设建议书》等。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09年6月9日-13日在南宁举行。论坛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意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签署了《“9+2”交通合作框架协定》、《泛珠三角区域“9+2”旅游合作框架协定》和《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主流媒体合作框架协定》。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暨经贸洽谈会于2010年8月27-31日在福州举行。论坛签署了《加强泛珠区域综合交通大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福州宣言》、《泛珠三角各省区“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等10个合作框架协定或备忘录。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11年9月20日至24日在南昌举行。论坛签署了《社会信用体系共建协定》、《泛珠三角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社会抚养协作协定》、《第七届泛珠三角旅游深度合作协定》、《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合作协定》等近10项合作协定。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12年11月28日-12月2日在海口和三亚举行。签署了《全面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合作协定》等17份省(区)间合作协定、备忘录及共识。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13年9月9日-13日在贵阳举行。签署的《贵州共识》为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出了五项共识。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2014年10月12日-14日在广州举行,各方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宣言(2015年-2025年)》。各方达成合作项目780个,总金额达5493亿元,涵盖产业升级、工业投资、基础设施、园区开发、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战略定位

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发挥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体制机制优势以及港澳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经验。 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强化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加快发展,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机衔接和统筹协调,在全国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依托港澳两地国际竞争优势及内地九省区广阔腹地和丰富资源,在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定框架下,充分发挥内地九省区与港澳山水相连、经济联系密切以及“一国两制”的优势,深化各领域合作,拓展港澳发展新空间,提升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区域。立足泛珠三角区域连线南亚、东南亚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建设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及相关省区作为“一带一路”门户、枢纽、辐射中心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功能,发挥港澳独特作用,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我国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区域。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区。发挥泛珠三角区域山清水秀生态美的优势,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筑牢生态安全萤幕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合作领域

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着重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推进。

相关讯息

2017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公布了《广东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意见》,一共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分别涉及区域经济合作、统一市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事业领域合作、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和粤港澳合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