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何应钦传简介 【人物简介】胡宗南

火烧 2022-05-06 08:13:25 1135
【人物简介】胡宗南 胡宗南:字寿山,别号琴斋。浙江孝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上将军衔。号称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深受蒋介石的宠爱,是黄埔系中,第一个晋衔陆军上将和战区司令长官的。1924年4

【人物简介】胡宗南  

胡宗南:字寿山,别号琴斋。浙江孝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上将军衔。号称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深受蒋介石的宠爱,是黄埔系中,第一个晋衔陆军上将和战区司令长官的。

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四队。同年11月毕业后胡宗南简介,参加第一次东征及平定刘杨叛乱,因功升任副连长、连长。1925年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任第一军第一师二团二营营长。黄埔军校国民党右派学生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成立后,胡宗南是骨干分子之一。1926年9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曾参加攻打武昌、南昌等战斗。后转至江浙战场,隶属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曾在上饶、杭州、上海等地同北洋军阀毕庶澄等部作战。1927年4月,进驻上海南京路、新龙华一带,参加了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8月,胡宗南任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时,参加了著名的龙潭战役。同月底,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胡宗南和朱绍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联系黄埔学生,极力抗拒李宗仁、白崇禧和何应钦,坚决拥蒋再起。从此,胡宗南便受到蒋介石的重视,被视为得意门生,得到极大重用。同年秋,升任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1928年4月,率部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战争。北伐完成后国民党军队缩编,第一军改编为陆军第一师,刘峙任师长,胡宗南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1929年,改任该师第一旅旅长。先后参加蒋桂战争、蒋唐(生智)战争。

1930年4月,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任第一师代理师长。同年冬,正式升任第一师师长。1931年7月,率第一师参加蒋介石讨伐石友三之战。1932年8月,率第一师(辖4个旅13个团)到鄂豫皖苏区参加对红四方面军的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边境地区转移后,又由湖北黄陂尾追红军进入陕南汉中地区;旋又移驻甘肃南部的天水。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首次进入西北地区。1934年冬胡宗南简介,派第一师一部进入四川广元、昭化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作战。1935年4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6月,任第三路军第二纵队司令,指挥第一师及第四十九师、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和第一师补充旅、第二师补充旅等部队,在川西北地区阻截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松潘、包座地区被红军击败,退回陇南地区。1936年9月,第一师扩编为陆军第一军,胡宗南升任中将军长,并仍兼第一师师长,率部继续"围剿"陕北根据地。11月,红军发起山城堡战斗,歼灭胡宗南部一个多旅。1937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9月,胡宗南奉命率第一军自徐州地区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作战,升任第十七军团军团长,并仍兼第一军军长。在上海抗战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胡宗南率部顽强抗击日军进攻,给日军以重创。十七军团司令部曾遭日军袭击,司令部及警卫连人员大部战死,胡宗南只身逃出。淞沪抗战失败后,率部退到西安、潼关地区整顿补充。1938年5月,率第十七军团(辖第一、第九十两个军)开赴河南,参加兰封战役。7月至10月,参加武汉会战的外围作战,在信阳、罗山一线抗击日军进攻,歼敌5000余人。

何应钦传简介 【人物简介】胡宗南

1938年12月,第十七军团扩编为第三十四集团军,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兼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任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职务,实际主持工作。1939年11月,正式升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统管陕西、甘肃和豫西的国民党军队,指挥第一、第十六、第二十七、第四十二、第七十六、第九十军等六个军。1940年冬,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其司令长官朱绍良是挂名,由胡宗南掌握军政大权。这时,他还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卫立煌),又掌握了第一战区的部分兵权。1942年1月,又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代理主任。此外,胡宗南还兼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副团长(团长蒋介石兼)。到抗战末期,胡宗南所统辖的国民党正规军队计有第二十九、第三十四、第三十七和第三十八共4个集团军,总兵力达20多个军40多个师45万多人,除gcdzg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外,整个西北地区均受其控制,当时被人称为"西北王",成为蒋介石黄埔嫡系中最大的军事集团之一。抗战中,胡宗南除担任黄河河防任务,拒阻河东、山西日军外,还积极执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封锁陕甘宁边区。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共高潮中,曾派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特别是在1943年7月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中,曾组织四五十万大军,准备分九路闪击延安,但在gcdzg的坚决斗争和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下,被迫停止闪击延安的军事行动。

1944年春,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4月,日军进攻河南,汤恩伯部溃败。胡宗南曾在华阴设前进指挥部,派一六七师和十六军预三师出潼关迎击日军,战于陕州虢略镇地区。11月,日军打到贵州独山时,胡宗南的第九十八军被空运到独山、麻江一线,阻击日军。12月,陈诚调任军政部部长后,胡宗南继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7月,根据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派暂编第五十九师、骑兵第二师和预备第三师,进攻陕甘宁边区,占领淳化县爷台山地区,制造了"淳化事件",后被八路军击败。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中将主任等职,拥兵50万,控制陕、甘、宁、青各省的"国统区",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6年7月,指挥整编第一军进攻晋东南解放区,其"天下第一旅"在闻喜地区太阳镇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歼灭。1947年3月,指挥整编第一军和整编第二十九军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3月19日,侵占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领导机关所在地延安。国民党政府授予胡宗南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和"河图"勋章。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ph指挥下,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黄龙、延青、宜川、西府陇东等战役的胜利,给胡宗南主力部队以沉重打击,于1948年4月22日收复延安。1949年5月,我军发动陕中战役,解放西安,胡宗南率残部逃往陕南汉中。此后,又担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国防部西北指挥所主任等职,指挥川陕甘边区的国民党军队,继续负隅顽抗。11月,由陕南汉中逃到四川成都,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代理长官职务,主持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军政事宜,企图作最后挣扎。11月至12月,我军发动西南战役,消灭胡宗南和其他国民党残余部队70万人,解放了川、康、滇、黔广大地区。

胡宗南率残部逃到四川西昌地区。随后我军又发动了西昌战役,解放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西昌,胡宗南残部全部被歼。胡宗南只身乘飞机逃到海南岛海口,后又转赴台湾。1950年5月,国民党陕西籍监察委员李梦彪等46人以"丧师失地,贻误军国"的"罪名"提出弹劾胡宗南案。国民党行政院国防部认为胡宗南"自无若何刑责,足资论究",决定"不付军法会审",宣告胡宗南无罪。此后,胡宗南被重新起用,改用"秦东昌"的化名,陆军二级上将。担任"浙江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大陈岛防卫司令官、澎湖防守司令官、"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1962年2月,在台北病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