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菱花暗地里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3-02-04 01:05:01 1033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原文_翻译及赏析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宋代·陆叡《瑞鹤仙·梅》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千金买光景。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原文_翻译及赏析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宋代·陆叡《瑞鹤仙·梅》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千金买光景。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花悰暗省。许多情、相逢梦境。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孤迥。明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淮。情丝待翦。翻惹得,旧时恨。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羁旅相思

鉴赏

陆叡系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做过沿江制置使参议、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等高官。此首看来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

此词营造的是一派凄迷、悲凉的意境,融铸于意境中的是词人一种烦乱、忧伤、悒郁的心情。他大约是刚刚离开家乡,奔波在千里迢迢的旅途。望长天灰云漫漫,一行大雁正如自家一样唳声哀哀地飞向远方的空茫。“湿云粘雁影”中的“湿”、“粘”二字用得十分绝妙。云湿,意味着将要落雨,它能将雁影“粘”住,表明雁飞得无力而缓慢,其实这都是词人眺望云空雁阵时的一种主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独特的、准确的,因而当他用一个千锤百炼后的“粘”字将这种感觉贴切地表现出来时读者就觉得非常新颖、触目,立刻就和自身曾经有过体验发生共鸣,不禁击节叫绝。

仰望云天之后,词人便放眼前瞻,前面长路漫漫,征尘迷濛,“愁远”之情自然又涌上心来。家乡是一步比一步离得远了,亲人的面影,昔日的温馨纷乱如丝地在自己的心头缠绕着,剪不断,理还乱,又怎能整出个头绪来呢?

以下词人继续抒写旅途的辛劳和感怀。“疏钟催晓,乱鸦啼暝”二句写出他晓行夜宿的情状,清晨晓钟催他出发,黄昏乱鸦迎他寄宿。一个“催”字点出千金难买的光阴之倏忽不停;一个“啼”字点出在昼逝夜来的匆促行旅中心情之哀伤如乱鸦的悲鸣。其实“疏钟”也无所谓“催晓”,“乱鸦”也无所谓“啼暝”,这“催”与“啼”不过是诗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内心情绪的外化,是诗人主观情绪对客观外界景物的渗透。“花悰暗省”以下数句是诗人在行旅的寂寞中对昔日欢情追忆与眷恋,诗人与新欢的相逢只能在梦中恍惚的瞬间;而音书的久杳则更增添了心中的幽怨与怅恨……

陆叡(?-1266),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祐五年(1257),白礼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又除起居舍人。后历官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陆叡

对菱花暗地里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原文_翻译及赏析
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