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4一6岁成语故事 各得其所成语故事_成语“各得其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2-03-03 20:54:56 1044
各得其所成语故事_成语“各得其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各得其所gèdéqí uǒ【释义】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大家都满意。【出处】《周易·系辞下》:
4一6岁成语故事 各得其所成语故事_成语“各得其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各得其所成语故事_成语“各得其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释义】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大家都满意。【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主人公】【近义词】各取所需【反义词】

【成语故事】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