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7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详细

火烧 2021-08-16 14:51:59 1055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详细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 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详细  

1.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

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

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

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7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详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