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最后怎么死的 关羽哪里人_关羽在哪里死的
关羽哪里人_关羽在哪里死的
关羽在哪里死的
关羽: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并建议挑拨孙权攻打关羽。同时孙权因一向对关羽不满,又对荆州觊觎已久,主动向曹操请缨攻打关羽后方。吕蒙再度受命偷袭荆州,荆州守将麋芳、士仁不战而降,以致关羽只知后方生变,不知荆州已轻易陷落。同时关羽和前来救援的徐晃作战失利,解除对樊城的包围南撤,但水军仍然控制汉水。关羽如昔试图和平解决与昔日盟友孙权间的纷争,使者反遭吕蒙利用动摇关羽军心,关羽军队渐渐解散,唯有退至麦城。12月,试图诈降以乘机回蜀,被吕蒙看破,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马忠擒获,于临沮被斩。后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关羽的大刀在那里、
在山海关的城楼上。
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所使用的兵器,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所以后世也称青龙偃月刀为关刀。
在关羽被杀后,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潘璋为父报仇,夺回青龙偃月刀。
现如今有着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扩展资料:
青龙偃月刀的来历:
在沈伯俊先生所撰《三国演义辞典》中提到,关羽跟随刘备在涿郡骑兵起兵时,为了得到一把称心如意的兵器,他特意去找了当地手艺高超的兵器制造专家汤铁匠。
汤铁匠先后造出了几把重八十二斤的大刀,结果一试用都不合格。不仅汤铁匠急得满头冒汗,就连关羽也满腹牢骚。
情急之下,汤铁匠摆起香案,对天发誓,求神保佑。经过三天三夜的锻造,又一把大刀就要出炉了。
就在此时,突然天昏地暗,一条青龙落入炼刀炉中。汤铁匠和关羽大惊失色,连忙取刀出来一看,只见那青龙仍附在刀上游动。
关羽拿刀在手舞动了几下,眼前寒光闪闪,耳边冷风嗖嗖。他举刀劈向一旁的铁桩,那铁桩如豆腐般变成了两段。青龙偃月刀这才终于炼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龙偃月刀
关羽墓在哪里
关羽墓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
关陵墓建于东汉末年,称“汉义勇武安王祠”。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阳太守王铢在墓前修筑祭亭。元初修建墓门、墓道。
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当阳令黄恕奏准敕建庙宇;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始名关陵。以后曾多次修缮,但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从1991年开始,在当阳关陵景区,都要举办隆重的庙会。2011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关陵庙会”名列其中。
扩展资料:
保护价值 :
关陵位于当阳市区西北3公里,占地70余亩。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陵冢为一圆形封土堆,高7米,围70余米,石墙、石栏环抱。
南宋时墓前建一祭亭;元初修建墓门、墓道。明成化三年,当阳令黄恕奏准敕建庙宇;大规模关陵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
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陵园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此排列着神道碑亭,华表,石坊,三圆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
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殿内供奉关羽父子和周仓的大型塑像,造型生动,威风凛凛,气概不凡。
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
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当代,关陵庙曾多次维修扩建,中轴线上八座主要建筑则进行了落架大修。今日关陵已焕然一新。陵区自前至后沿中轴线依次为:神道碑亭、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元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陵
关羽是哪个朝代的??
关羽是东汉末年名将。
关羽(160-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扩展资料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在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 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 刘备徐州兵败,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为曹操解白马之围, 斩颜良、 诛文丑。得知刘备下落后,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赤壁之战时在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
刘备称王后,关羽官拜五虎上将之首,领兵攻取襄阳, 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徐晃趁机夺了偃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蜀吴魏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 死后曾经数次显圣,追吕蒙之魂,骂孙权,惊曹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关羽 (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中国武圣)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什么地方人
关羽其人,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详细记载。既没有关
于他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对他的几个儿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语焉不详。只是在《三
国志》《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就没有交代了
。而有关他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频频提到的儿子、蜀汉大将关平,也只在说关羽死的
时候这么记了一笔:“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注《蜀记》又曰:“权遣
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便再没有说什么,连关平的表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关羽其他的
后代和家属,在《三国志》他的本传中关羽死后说道:“……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
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
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裴注《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
破,尽灭关氏家。”看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人,有子关平、关兴
。关平和关羽一起在荆州被杀。关羽次子关兴早卒,而关兴的嫡子关统无后,所以在关统
死后便由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了关羽的爵号。而关氏家族在成都的人口被魏将庞德的儿子
庞会随邓艾入蜀后全数杀死。大约我们可以知道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关羽的身世,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有了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
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
,资料比较详细,还略有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此写了《关侯租墓碑记》。据墓砖上
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

,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
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
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
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后钱塘人冯景山又据此作了《汉寿亭侯祖系记》。
按照这些资料看,民间习俗以五月十三为关羽的生辰去关庙祭祀关羽以及在家供奉,实在
是个误传,五月十三日当是关羽子关平的生辰。墓砖的发现还让我们证实了关平的确是关
羽的亲生子,而并非是象《三国演义》和一直以来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那样,只是他的养子
。同时,从墓砖上的记载还可以知道,《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传曰:羽好左氏
传,讽诵略皆上口”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关羽祖父关审就用《易》和《春秋》来教
子,所以关羽对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应该是秉承家学所致。
至于那个关索,我们可以从前面的史料上知道并无一点关于这个人的记载。江苏南通曾经
在七十年代出土了明成化(1465—1487)年间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
四种》,其中的《花关索出身传》一开篇就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青
口桃源洞”“姜子牙庙王”之前“对天设誓”,以后打算干一番大事业。刘备对关、张二
人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关公道:“我坏了老小,共哥哥
同去。”张飞道:“你怎下得手杀自家小?哥哥杀了我家老小,我杀了哥哥底老小。”刘
备道:“也说得是。”于是关、张二人约定互相杀光对方的家属。张飞跑到关羽老家蒲州
解县,杀死了关家大小十口,只是因为不忍心才带走了已经长大了的关羽长子关平、放走
了已经有身孕的关羽的妻子胡金定,后来生下小英雄关索。关羽杀了张飞的全家。办完这
些事后:“将身回到桃源镇,弟兄三个便登呈(程)。前往兴刘山一座,替天行道作将军
”。再后来的情节是说关索长大后到荆州找到关羽要认父归宗,关羽不认,关索大怒便翻
了脸威胁父亲说如果不依他,他就要投奔曹操,起刀兵来捉拿关羽等五虎上将等等……。
而在水浒中有叫病关索的诨号,云南还有地名叫关索岭的,并有祭祀他的祠庙,可见这个
关索在民间传说中是颇有影响的,但是许多学者认为,民间流传所谓”花关索”的故事,并
没有历史根据,也有人认为“索”和“平”字的古篆写法差不多,关索可能就是关平,可
关平一生从未到过云南,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可信,因此一般史学界公认的结论是,这个纯
粹是个传说,历史上并无关索其人。看以上资料,应该说目前我们只能承认这个结论是正
确的。不过有一点是对的,就是关羽的夫人是胡氏。
另外,现在在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五种关姓家谱,地方分别是浙江杭州和广东南海、番禺、
新会,其中有四部谱,关氏族人都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也收藏有
一部(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叫关金标,是民国三十年(1941)的刻本
。不过,一直到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的家谱都是
从宋以后开始记载的,在图表中并没有关羽的名讳。所以严格讲起来,它们还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关公家谱,对我们了解关羽其人没有太大的帮助,到是对研究谱牒学的人来说是不
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也曾经影印出版了一部《关帝文
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
一部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可惜注意到的人很少,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的。
只是这本也只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的编修人为关文榜,
是关氏五十八代孙。
综合关姓各种族系资料的说法,关姓郡望陇西,始祖是夏桀时的忠臣关龙逢,关羽为其二
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关平于麦城兵败被杀,关平之妻赵氏携八岁的儿子
关樾,在安乡民家避难,改姓为门。直到西晋灭吴后赵氏才带儿子出来回复关姓。清雍正
十年(1732),朝廷确定由关樾一支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关兴的两个儿子关统、关彝中,
因为嫡子关统无子,所以由庶子关彝系下繁衍生息,成为关公后裔的一大宗派。蜀汉灭亡
以后,这支关氏族人迁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带,定居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到唐朝德宗时
,关羽后裔关播曾经作过宰相。据《旧唐书》(列传卷八十〕记载关播为德宗检校尚书右
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正月七十九岁而终。他死后六年
,白居易曾经租了关府东亭作为栖身之地,故其文中多有称“故关相国”云。
之后到了宋朝,或许是因为当局开始尊崇关羽,于是各地的关氏族裔都开始注重家谱,是
以保留下来的家谱开始多了起来,到今天,关氏的后裔遍布全国,以至海外都有不少,据
报载前几年一次在山东关羽祭典上的统计资料说,现在共有两万多关羽后裔生活在世界各
地,也可以算是一个大家族了。
关公是哪里人?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市涿州市)。
关公故里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盆地,是中国古代称作“河东”的主要区域。自古以来,这块土地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的盆地,就以历史悠久,文明古老,史迹遍布,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著称于世。
关公文化是一种传统民间信仰。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而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关公是一种精神。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
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三国志》书中并未记载关羽于哪一天出生,后世对关羽的出生一直饱受争议。在山西省运城市常平村关帝家庙内立有一块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记其生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崇帧二年(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都认为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
关羽墓在中国有三座,一座在河南省 洛阳市的 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佃庄乡关庄村的关庄村关羽墓,位于湖北省 当阳市的 关陵和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 成都关羽墓。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 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 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 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 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兴平元年(194年), 曹操因 曹嵩被杀而迁怒于 陶谦,于是发兵攻打 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陶谦表刘备为 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 小沛。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 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 袁术、 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后与曹操许田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于是不从。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 下邳,夺得 徐州,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回 许昌,曹操任 车胄为徐州刺史。 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 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 下邳(今 江苏省 睢宁县 古邳镇),代行太守职务,刘备则返回小沛(今江苏 沛县)。
历史上关羽是哪里人 关羽是哪个地方的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关羽的老家在哪里?
关羽(162?-220),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后人有诗称赞关羽: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关羽是那里的人?他埋在什么地方?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千古一将——关羽关云长——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 这位故乡河东解州的千古名将,年轻时就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因杀死侮辱民女的县尹而亡命天涯。从此,“桃园三结义”——与刘备、张飞结义起事,“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降汉不降曹”——刘备谋诛曹操不成,兵败投奔袁绍,被曹操俘虏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诛颜良,斩文丑”——为报曹操知遇之恩,助曹操解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得知刘备下落,不畏艰险前去寻找;“火烧赤壁”——关羽率一万水军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勋;“水淹七军”——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活捉于禁,力斩庞德,“威震华夏”;“败走麦城”——一孙权派人抄关羽后路,关羽兵败麦城,壮别人世。 关羽的一生,忠肝义胆,诚信磊落;咤叱风云,横扫千军,堪称英雄人杰,令万民景仰。 传说关羽死后,孙权将其首级放入一匣内献于曹操。曹操开匣观看,只见关羽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曹操大惊失色,说:“关羽活着可怕,死而复活更可怕。”急忙命人设牺礼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并亲自率百官前往拜祭。 关羽显圣惊吓曹操,只是后世人的夸张渲染。不过关羽死后的确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
关羽是哪里人啊?具体点
关羽其人,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详细记载。既没有关 于他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对他的几个儿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语焉不详。只是在《三 国志》《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就没有交代了 。而有关他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频频提到的儿子、蜀汉大将关平,也只在说关羽死的 时候这么记了一笔:“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注《蜀记》又曰:“权遣 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便再没有说什么,连关平的表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关羽其他的 后代和家属,在《三国志》他的本传中关羽死后说道:“……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 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 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裴注《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 破,尽灭关氏家。”看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人,有子关平、关兴 。关平和关羽一起在荆州被杀。关羽次子关兴早卒,而关兴的嫡子关统无后,所以在关统 死后便由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了关羽的爵号。而关氏家族在成都的人口被魏将庞德的儿子 庞会随邓艾入蜀后全数杀死。大约我们可以知道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关羽的身世,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有了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 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 ,资料比较详细,还略有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此写了《关侯租墓碑记》。据墓砖上 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 ,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 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 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 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后钱塘人冯景山又据此作了《汉寿亭侯祖系记》。 按照这些资料看,民间习俗以五月十三为关羽的生辰去关庙祭祀关羽以及在家供奉,实在 是个误传,五月十三日当是关羽子关平的生辰。墓砖的发现还让我们证实了关平的确是关 羽的亲生子,而并非是象《三国演义》和一直以来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那样,只是他的养子 。同时,从墓砖上的记载还可以知道,《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传曰:羽好左氏 传,讽诵略皆上口”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关羽祖父关审就用《易》和《春秋》来教 子,所以关羽对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应该是秉承家学所致。 至于那个关索,我们可以从前面的史料上知道并无一点关于这个人的记载。江苏南通曾经 在七十年代出土了明成化(1465—1487)年间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 四种》,其中的《花关索出身传》一开篇就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青 口桃源洞”“姜子牙庙王”之前“对天设誓”,以后打算干一番大事业。刘备对关、张二 人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关公道:“我坏了老小,共哥哥 同去。”张飞道:“你怎下得手杀自家小?哥哥杀了我家老小,我杀了哥哥底老小。”刘 备道:“也说得是。”于是关、张二人约定互相杀光对方的家属。张飞跑到关羽老家蒲州 解县,杀死了关家大小十口,只是因为不忍心才带走了已经长大了的关羽长子关平、放走 了已经有身孕的关羽的妻子胡金定,后来生下小英雄关索。关羽杀了张飞的全家。办完这 些事后:“将身回到桃源镇,弟兄三个便登呈(程)。前往兴刘山一座,替天行道作将军 ”。再后来的情节是说关索长大后到荆州找到关羽要认父归宗,关羽不认,关索大怒便翻 了脸威胁父亲说如果不依他,他就要投奔曹操,起刀兵来捉拿关羽等五虎上将等等……。 而在水浒中有叫病关索的诨号,云南还有地名叫关索岭的,并有祭祀他的祠庙,可见这个 关索在民间传说中是颇有影响的,但是许多学者认为,民间流传所谓”花关索”的故事,并 没有历史根据,也有人认为“索”和“平”字的古篆写法差不多,关索可能就是关平,可 关平一生从未到过云南,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可信,因此一般史学界公认的结论是,这个纯 粹是个传说,历史上并无关索其人。看以上资料,应该说目前我们只能承认这个结论是正 确的。不过有一点是对的,就是关羽的夫人是胡氏。 另外,现在在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五种关姓家谱,地方分别是浙江杭州和广东南海、番禺、 新会,其中有四部谱,关氏族人都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也收藏有 一部(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叫关金标,是民国三十年(1941)的刻本 。不过,一直到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的家谱都是 从宋以后开始记载的,在图表中并没有关羽的名讳。所以严格讲起来,它们还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关公家谱,对我们了解关羽其人没有太大的帮助,到是对研究谱牒学的人来说是不 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也曾经影印出版了一部《关帝文 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 一部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可惜注意到的人很少,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的。 只是这本也只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的编修人为关文榜, 是关氏五十八代孙。 综合关姓各种族系资料的说法,关姓郡望陇西,始祖是夏桀时的忠臣关龙逢,关羽为其二 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关平于麦城兵败被杀,关平之妻赵氏携八岁的儿子 关樾,在安乡民家避难,改姓为门。直到西晋灭吴后赵氏才带儿子出来回复关姓。清雍正 十年(1732),朝廷确定由关樾一支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关兴的两个儿子关统、关彝中, 因为嫡子关统无子,所以由庶子关彝系下繁衍生息,成为关公后裔的一大宗派。蜀汉灭亡 以后,这支关氏族人迁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带,定居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到唐朝德宗时 ,关羽后裔关播曾经作过宰相。据《旧唐书》(列传卷八十〕记载关播为德宗检校尚书右 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正月七十九岁而终。他死后六年 ,白居易曾经租了关府东亭作为栖身之地,故其文中多有称“故关相国”云。 之后到了宋朝,或许是因为当局开始尊崇关羽,于是各地的关氏族裔都开始注重家谱,是 以保留下来的家谱开始多了起来,到今天,关氏的后裔遍布全国,以至海外都有不少,据 报载前几年一次在山东关羽祭典上的统计资料说,现在共有两万多关羽后裔生活在世界各 地,也可以算是一个大家族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