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代皇帝 咸丰皇帝老师,清朝历代皇帝的老师
咸丰皇帝老师,清朝历代皇帝的老师
清朝历代皇帝的老师
一、帝师列表
1、顺治帝:通琇、汤若望
2、康熙帝:汤若望、陈廷敬、彭而述、南怀仁
3、雍正帝:巩建丰、何世璂、徐元梦、蒋廷锡
4、乾隆帝:朱轼、张廷玉、嵇曾筠、潘仕权、洛桑丹贝准美、张照、刘尊和
5、嘉庆帝:王尔烈、周煌公、戴联奎、朱珪
6、道光帝:戴联奎、曹振镛、沈岐
7、咸丰帝:师匡源、杜受田、翁心存
8、同治帝:刘崐、李鸿章、翁同龢
9、光绪帝:李鸿章、翁同龢、孙家鼐、夏同善
10、宣统帝:陆润痒、陈宝琛、伊克坦、徐坊、朱益藩、梁鼎芬
二、帝师资料:
1、朱轼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
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颇具惠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
乾隆元年,卒,时年七十二岁,谥号文端。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
2、沈岐
沈岐,(1773年—1862年),字鸣周,号饴原,别号五山樵叟,沈猷之次子。江苏如皋(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人,清代帝师。
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甲44名进士,入庶常馆历练,结业,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讲经书等。曾辅导过太子旻宁(清宣宗道光帝)。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卒,谥文清。
3、杜受田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
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
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4、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5、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
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帝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家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翁同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受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轼
咸丰皇帝是不是有一位姓刘的老师?请问这位老师的详细资料是?
咸丰的老师叫杜受田
杜受田(公元1787~1852年),字芝农,清滨州旧城里人(今滨城镇南街杜家)。清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清道光三年杜受田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太子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清咸丰时期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有一次清道光帝命各位皇子到南苑打猎,实际是试一试皇子们的武艺怎样。按清朝惯例,皇子读书时外出须向老师请假。杜受田沉思良久,向四阿哥耳语:“阿哥到猎场中,只坐观他人骑射,自己千万不要发一枪一矢,并约束随从不得捕杀任何生灵。回来时,皇帝一定会问何故,你可以回答:‘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 当天狩猎结束,六阿哥所获猎物最多,正在顾盼自喜之际,见四哥默坐,随从也垂手侍立,感到奇怪,就上前问道:“诸兄弟皆满载而归,为何四阿哥一无所获?”四阿哥平静地回答:“今天身体欠安,不能与诸兄弟驰逐猎场。”天色将晚,诸皇子携所获猎物复命。果然皇上询问缘故,四阿哥就把杜受田教的话说了一遍。清道光帝龙颜大悦,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才是君主之度。” 平心而论,四阿哥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健康状况,都比不上六阿哥。清道光帝直到死前仍对传位之事下不了决心。有一天清道光帝重病在床,自知无回天之术,临终前最后考察两位皇子的能力和气度,决定继承人。六阿哥的老师授计说:“晋见时,皇上若在病榻上询问治国安邦大计,你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受田则对四阿哥说:“你若陈条时政,论智力、口才根本比不上六爷,只有一策:皇上若自言病老,将不久于人世,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晋见时,清道光帝果然询问身后治国大事,六阿哥无视皇上痛苦之状,口若悬河,大谈自己治国安邦的见解和抱负;四阿哥则一如师言,面对父皇的垂问,悲伤得涕流满面,以至于不能作答。清道光帝在病榻上,仔细观察两人的言谈举止,最终被四阿哥的举动所感染,对身边的大臣说:“皇四子仁孝,可当大任。”第二天清道光帝驾崩,领班大臣宣读密谕:“着皇四子奕詝继位。”四阿哥终于击败六阿哥,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年号“咸丰”。 清咸丰帝即位后,感激老师的拥戴之恩,任命杜受田为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遇事言听计从,奉若生父。清朝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明朝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权势。杜受田也想凭借咸丰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国宏图。清咸丰帝即位不久,他首先建议起用林则徐、周天爵等在鸦片战争中因主战而被撤职的大臣,以镇压刚刚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山东、江淮地区受灾甚重。杜受田上疏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是年7月9日杜受田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淮安清江浦,终年66岁。杜受田逝世后,清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咸丰皇帝有位姓陈的老师
是杜受田吧?杜受田(1788-1852) 清朝大臣。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县)人。
杜受田(1788-1852) 清朝大臣。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县)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历任内阁学士,咸丰帝师,连擢工部、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咸丰即位后,深得信任,任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礼部尚书。向荣屡遭弹劾,他保全向荣,后荣为钦差大臣,率部围困天京。二年(1852),黄河决口,奉使赴山东等地赈灾,修治黄河。在途中染病卒,谥文正。他为官勤谨,曾直上书房17年,朝夕辅导,未尝一日离。 其父杜锷为嘉庆时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善诗文、书画。曾著有《时文学问》《读鉴余论》《武镜》《遂初草庐诗集》等传世。受田幼乘家教,读书甚为用功。道光三年,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 吉士,受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咸丰帝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咸丰帝即位后,先后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1852年(咸丰二年)黄河决口,山东、江淮地区受灾甚重。受田上书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布政使刘源灏、江宁布政使祁宿藻督办赈务,均得实行。是年七月九日, 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遽卒于淮安清江浦,时年64年。噩耗传京,咸丰帝甚痛。赠太师,大学士、谥文正。灵柩至京,咸丰帝亲往祭奠,抚棺痛哭。 道光皇帝晚年,最钟爱六皇子奕讠斤“六阿哥”,在大臣面前,几次流露要把皇位传给奕讠斤。只是因为奕讠宁“四阿哥”居长,且在宫中素以“贤德”闻名,所以犹豫不决。 当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四阿哥老师的是山东滨州人杜受田,此人考取过榜眼,老实稳重,博学多才,谋略过人。杜受田窥探到皇上的心意,万分焦虑,从自身利益考虑,必须全力帮助自己的学生。于是他苦思冥想,帮助四阿哥寻找补救办法。 一次,道光皇帝命各位皇子到南苑打猎,实际是试一试皇子们的武艺怎样。按清朝惯例,皇子读书时外出须向老师请假。杜受田沉思良久,向四阿哥耳语:“阿哥到猎场中,只坐观他人骑射,自己千万不要发一枪一矢,并约束随从不得捕杀任何生灵。回来时,皇帝一定会问何故,你可以回答:‘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 当天狩猎结束,六阿哥所获猎物最多,正在顾盼自喜之际,见四阿哥默坐,随从也垂手侍立,感到奇怪,就上前问道:“诸兄弟皆满载而归,为何四阿哥一无所获?”四阿哥平静地回答:“今天身体欠安,不能与诸兄弟驰逐猎场。”天色将晚,诸皇子携所获猎物复命。果然皇上询问缘故,四阿哥就把杜受田教的话说了一遍。道光皇帝龙颜大悦,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才是君主之度。” 平心而论,四阿哥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健康状况,都比不上六阿哥。道光皇帝直到死前仍对传位之事下不了决心。 一次,道光重病在床,自知无回天之术,临终前最后考察两位皇子的能力和气度,决定继承人。六阿哥的老师授计说:“晋见时,皇上若在病榻上询问治国安邦大计,你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受田则对四阿哥说:“你若陈条时政,论智力、口才根本比不上六爷,只有一策,皇上若自言病老,将不久于人世,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晋见时,皇上果然询问身后治国大事,六阿哥无视皇上痛苦之状,口若悬河,大谈自己治国安邦的见解和抱负;四阿哥则一如师言,面对父皇的垂问,悲伤得涕流满面,以至于不能作答。道光皇帝在病榻上,仔细观察两人的言谈举止,被四阿哥的举动所感染,对身边的大臣说:“皇四子仁孝,可当大任。”第二天,道光皇帝驾崩,领班大臣宣读密谕:“着皇四子奕讠宁继位。”四阿哥终于击败六阿哥,登基做了皇帝,年号“咸丰”。 咸丰皇帝即位后,感激老师的拥戴之恩,任命杜受田为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遇事言听计从,奉若生父。清代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明代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权势。杜受田也想凭借咸丰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国宏图。咸丰皇帝即位不久,他首先建议起用林则徐、周天爵等在鸦片战争中因主战而被撤职的大臣,以镇压刚刚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接着他又亲自到江南勘察赈务,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以咸丰为首的封建政权。可惜他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猝死在勘察赈务途中。 杜受田去世后,咸丰皇帝伏案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道光第四子咸丰皇帝奕詝青年时的老师是杜受田,第六子奕欣青年时的老师是谁?
担任恭亲王授读师傅的是上书房总师傅贾桢。以后又增加了卓秉恬。
咸丰帝身有残疾、资质平平,是如何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当选上太子的?
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但只有五个活到成年。在这五个儿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是皇帝的第四子奕詝和皇帝的第六子奕欣。两个人的才能差距不小。皇帝的第六个儿子聪明好学,擅长射箭、骑马和射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是残疾的,智力一般。然而,道光皇帝最终选择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后来的咸丰皇帝。为什么?
应该说,咸丰帝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与他的老师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光十六年,道光皇帝为皇帝的儿子选派教师。山西的学术行政杜受田被调回北京,成为奕詝之师。杜受田是谁?他出生于山东滨州,以“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而闻名。道光三年,杜受田在宫廷考试中获得了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名,一举成功取得了高中。杜受田不仅善于学习,而且非常聪明。他知道教育皇子的重要性,于是就搬到了西安城门的静默寺,以便每天早晨都能在宫中教书。杜受田努力工作,非常用心地教导皇子,和第四个儿子的关系很好。当时,清朝皇帝每年只有五天的假期,杜受田陪四个儿子的时间比道光皇帝还多。
随着皇帝的儿子长大,道光皇帝开始考虑他的继任者。皇帝的六个儿子既有文化又有武术。他们有杰出的才能。他们是皇帝的最佳人选。然而,道光皇帝决定进行调查。所以有一天,道光皇帝带着皇子们到南苑去打猎。结果,第六个儿子抓住了最多的猎物,第四个儿子没有释放一支箭。实际上,皇帝的四儿子患有腿部疾病,身体虚弱,不擅长射箭、骑马和射击。
然而,在老师杜受田的指导下,皇帝的四子这样回答父亲:“春天,禽兽繁衍,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皇帝听完后非常高兴,当场称赞道:“真皇帝的话!“后来,道光皇帝检查了两位王子的政治才能,六个儿子的反应就像一连串的回答,第四个儿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痛苦地哭着,让道光皇帝感到儿子的孝顺。最后,在杜受田的帮助下,不占地位优势的皇四子打败了皇六子,成为清朝的下一个皇帝,即咸丰皇帝。
有没有人知道有一部写祁携藻(讲他是3个皇帝的老师嘉庆皇帝到咸丰皇帝)的长篇历史小说
是祁寯藻,三朝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老臣(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 )。有一部电视剧就是讲他的,叫《天地民心》, 祁寯藻的文学作品不少但没有找到专写他的历史小说。
咸丰帝身有残疾、资质也是平平,为何能够做上皇位?
咸丰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主要是靠他的老师杜受田的悉心教导。在杜受田的帮助下,咸丰迅速成长起来,也赢得了道光帝的欢心,最后才能够打败其他的皇子,成功继承皇位,所以说这其中的大部分功劳都来自于杜受田。

杜受田的出身很好,加上头脑聪明,学问又高,于是就幸运地被道光帝请去教导皇四子奕詝。杜受田深知教育皇子的重要性,于是他干脆把家搬到皇宫附近居住,以便于每天清晨能够入宫授课。杜受田兢兢业业,教育皇子非常用心,与皇四子的关系很好。当时清朝皇子每年只有五天的假期,所以杜受田陪伴皇四子的时间,甚至比道光帝还多。
皇子们都已长大成人,道光帝自然也要思考下一任继承者的问题。原本道光帝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皇六子,杜受田也看出了道光帝的心思,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自己的学生皇四子,让他在道光帝面前表现出更好的品质出来,最后资质平庸的皇四子战胜了文武兼备的皇六子,成为了大清朝的新任君王,也就是咸丰帝;当然咸丰上台后基本毫无作为,都是老师杜受田在一旁辅佐他。
结果杜受田积劳成疾,死于任职途中。咸丰帝闻讯后非常悲痛,当即做出决定,赐谥文正的封号,之后还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远远看到杜受田的遗体慢慢地推过来,咸丰帝亲自出来迎接,然后不禁泪如雨下,可见师生的感情至深。后来咸丰帝还写下了一段文字,以此来纪念这个对他有着大恩的老师杜受田。
道光君王要杀奕纬为何只因为一句话,否则咸丰当不了君王?
当时他威胁老师说:“我日后要是当了皇帝,第一个就把你给杀了。”道光帝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也非常的生气,就将奕纬召来训斥,一下子没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就开始动了手,准确的说是动了脚。而且正好踢在了奕纬的裆部。
清朝(423)历代(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