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厉害吗 三国历史曹仁只是二流货色?
三国历史曹仁只是二流货色?
1.曹仁身为大将,三国中用的笔墨却不多,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他
姓名:曹仁字:子孝时间:168——223(寿56)籍贯:豫州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官职:魏国大将军谥号:忠侯战绩: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并陶谦将吕由,克句阳,生获吕布将刘何,鸡落山之战战胜袁绍军,南郡魏吴之战战败逃跑,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魏蜀之战挡住了关羽的进攻,攻破邵。
家庭成员:父:曹炽,子:曹泰、曹楷、曹范,弟:曹纯【公元193年】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在曹操破袁术之时,曹仁多有斩获。从征徐州,曹仁经常督领军骑,担当阵前先锋。
又别攻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吕由,击破敌军,再与大军会师彭城,大胜陶谦军队。后从攻费县、华县、即墨、开阳(以上皆为徐州辖内县地),陶谦派遣部下急救诸县,皆被曹仁击破。
【公元195年】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曹操征吕布,遣曹仁别攻句阳,成功拔城,更生获吕布手下将领刘何。【公元196年】 东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平黄巾后,迎接汉献帝定都于许昌,并以曹仁数有军功,拜为广阳太守。
曹操十分器重其英勇武略,于是不使曹仁守郡,而让他以议郎身份(职官名。秦代设置,掌论议。)
督军。【公元198年】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曹仁别攻周围县地,略城虏众达三千馀人。
曹操军退还之际,张绣派军追击,曹军不利,士卒皆丧气,独曹仁起而激厉将士,军心甚奋,曹操壮其所为,最终击破张绣。【公元199年】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春二月,张杨为部将杨丑所杀,杨丑又被眭固所杀,眭固引众欲投袁绍,屯于射犬。
夏四月,曹军进军临河,曹仁与史涣渡河击眭固。眭固使张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射犬,自己则带兵北寻袁绍求救,然而与曹仁等相遇于犬城。
双军交战,曹军大胜,并斩眭固。【公元200年】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汝南降贼刘辟等响应袁绍造反,侵略许地。

袁绍使刘备往助刘辟,曹仁击破备军。官渡之战时,曹操与袁绍相持甚久,袁绍遣刘备出袭濦、强诸县,县众多举而应之。
使自许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为忧。此时曹仁进言:「南方诸县以为我军目前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们,而刘备此时却以大军压境,他们的背叛是正常的事。
但刘备刚刚统 袁绍的兵,还未能得其所用,一击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于是令曹仁遣骑攻打刘备,将其击走,曹仁终于尽复收各个叛县而还。
后来袁绍遣别将韩荀想钞断曹军西道,却被曹仁破之于鸡洛山。袁绍自此不敢再别遣分军。
曹仁又与史涣等钞截绍运粮车,尽烧其粮。【公元205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年河北既定,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
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
曹仁向曹操说道:“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
而且此城坚固粮多,要攻,则士卒疲伤,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操听从其言,果然城池立降。
于是收录曹仁前后军功,封都亭侯。【公元209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从曹操讨平荆州,曹仁进封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守来攻的吴将周瑜。
周瑜带军数万,其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将牛金迎军挑战。但吴军甚多,牛金众少,于是被围。
曹仁与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频没,左右之众皆失色惊惧。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
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曹仁不应,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敌军距百馀步之遥,迫近城沟,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当住,为牛金支持作势,谁知曹仁竟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乃得解救。
但敌围之中有馀众尚未尽出,曹仁复又直还突入,将余兵从围中拔出,又杀敌数人,把敌军击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冲出,皆惶惧无措,直到亲见曹仁还城,不得不叹道:“将军真是天人!”三军皆服其勇。
曹操更加大彰其功,转封安平亭侯。【公元211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西讨马超,曹仁为安西将军,总督诸将拒守潼关,破马超于渭水之南。
其时河间苏伯、田银反,曹仁遂行骁骑将军,都督七支大军讨破田银等众。曹操复以曹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旅樊城,担当镇守荆州之重任。
【公元217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曹仁与夏侯敦、张辽居屯巢。【公元218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曹仁年少时放荡而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经常置律法于左右,依照条目行事。
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之时,其兄曹丕致书训诫曹彰说:“为将者要奉公守法,不是应该像征南(征南将军,指曹仁)一样吗?”【公元219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其时宛城有侯音作叛,聚众数千人,曹仁反应甚快,即率诸军攻破侯音,斩其首,屠宛城,再还屯樊城,拜为征南将军。后来关羽进攻樊城,时汉水暴涨外溢,于禁等七支持军尽遭淹没,于禁更向关羽投降。
曹仁以数千人马守城,城也被淹没甚深。关羽乘船支临城,分数重包围樊城,使樊城内外断绝,粮食亦将尽,救兵尚不至。
曹仁身先激厉将士,示以必死之志,。
2.历史上,曹仁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曹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仁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录前后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时,仁曾拒吴将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将关羽於樊城,其间又行安西将军西拒马超。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侯。又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拜为大将军。
战绩: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魏蜀之战挡住了关羽的进攻。
家庭成员:父:曹炽,子:曹泰、曹楷、曹范,弟:曹纯
3.关于三国历史,看到很多人说“若是赵云守荆州,荆州就不会丢了”,
荆州的丢失根本不是刘备选人出现了问题,当时也只有关羽可以镇守荆州,派赵云守荆州现实吗,赵云跟了刘备这么多年了,根本没听说过赵云帮助刘备守过什么城,他根本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当时有这方面经验的资格够的有张飞和关羽,张飞肯定不行吧,守了个徐州还丢了,诸葛亮又必须支援刘备,所以只能是关羽,虽然小说把赵云写的与关羽张飞同一个档次,但在历史中赵云的地位远不如关张,他只是一个杂牌将军,刘备就是选一个资历高点的文官也不会选择赵云的。
关羽的能力是够的,只是太骄傲,当时关羽处于不利地位时刘备诸葛亮也没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毕竟荆州对于曹操和孙权都太重要了,算计荆州的人太多了,这应该是刘备领导的失误,没有意识到当他在益州取得重大胜利之后东吴心态的改变,大意疏忽,所以荆州之失,败在刘备集团决策的错误,主要并不在守荆州人选的错误。我觉得选关羽守荆州还是很英明的。
4.历史上的曹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辽只是个武将而已 曹仁官职大司马,能当上大司马没本事会行?关于大司马的话与大将军,太尉并称三公
大司马和大将军是拥有重兵权的官,太尉没有兵权
大司马是文官,大将军是武官,但曹仁是文武双全,文更是强
个人认为大司马的官要高于大将军(虽然是同级的),大司马的兵权是全国的兵权,而大将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只是统领边关的兵权,相比而说大司马的兵权最大,
而曹仁虽然与曹操无血缘关系(两代以内无关系,两代以外不知道了),曹操对其信任有加,是魏唯一封王的非皇子的人。
5.历史上三国曹氏家族的大将有没有能力
三国曹氏之中,历观一生,可以称之为名将的只有曹仁一人。但是有大将之才得有夏侯敦,渊二兄弟,曹洪,曹纯,夏侯尚五人。其余人像曹真,曹休等辈,到了后期的时候是经常性的出现战略性大错误,使得曹魏损兵折将。而在前期的时候曹操,曹仁,张辽等人在世的时候,曹真,曹休二人也难得有机会单独的领兵作战,基本上都是窝在曹操身边做着护卫将领。
后来曹操在许昌之时夸曹休是曹家的千里驹也是一时的戏言。
所以,,曹氏之中,名将只有一人,,曹仁曹子孝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