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初二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火烧 2021-09-29 10:58:36 1047
历史初二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复习提纲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md为中央人民政府主

历史初二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下)复习提纲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md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gcdzg,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ze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5.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内意义)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意义)

历史初二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8.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ph。

9.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1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1. “土改”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2.“土改”过程:①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3.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4.50年代“土改”的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1942年“土改”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1947年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15. “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16.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7.1954年9月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这部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8.三大改造的实施办法:①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即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19.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2、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3.“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左”错误的做法(或现象)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4.“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md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于是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5、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构是:“中央文革小组”

26.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bl反革命集团和qj反革命集团。

bl反革命集团覆灭的标志是:九一三事件(1971年)。

qj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6年),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它的起因是: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md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md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它的结果是得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它的意义是: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

28.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的内容有: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dp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9.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卡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0.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3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起,改革也在城市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32.国企改革内容有: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3.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3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逐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大致过程是:第一步,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第二步,建立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第四部,内地。

3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dp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行的,dp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dp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逐步形成了dp理论。

36.dp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①1982年,中共12大上,dp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1987年,中共13大上,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③1992年,中共14大上,高度评价了dp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1997年,中共15大上,把dp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7、改革开放之初,dp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md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38、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

39、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dp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0、“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