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国和晋国的战争 三家分晋时,秦国为什么不去帮助晋国公室呢?
三家分晋时,秦国为什么不去帮助晋国公室呢? 「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 ”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
三家分晋时,秦国为什么不去帮助晋国公室呢?

「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 ”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 ”三晋”。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的关系比较良好,也即有秦晋之好的说法。那么,问题来了,三家分晋的时候,秦国为什么不去支援晋国呢? 一 首先,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就秦晋之好来说,先是晋献公将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缪公,后来秦缪公又将女儿怀赢嫁给了晋怀公(晋献公之孙,晋惠公之子)。在秦献公之后,秦国不但派兵助公子重耳回国争位,还送了五位女子给重耳,而这其中也包括了怀赢(晋文公的侄媳)。由此,秦晋之间,这种彼此频繁密集的联姻,被后世称为秦晋之好。不过,就秦国和晋国来说,虽然有秦晋之好,但是,在晋文公称霸中原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逐渐破裂,并在之后爆发了多场战争。 二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魏赵韩三家分晋时,秦国之所以坐视不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国和晋国之间多次爆发战争,导致二者的关系比较差。比如在崤之战中,晋国大军就重创了秦国大军。而在崤之战后,秦国和晋国还爆发了彭衙之战、河曲之战、辅氏之战、麻隧之战等多场战役。在长期的较量下,秦国是愿意看到晋国被一分为三。进一步来说,晋国分成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显然比较符合秦国的利益。从秦国的角度出发,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一直压制着自己,导致秦国长期无法向中原地区扩张。 三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一流的人才、先进的技术文化等,往往都处在中原地区。不过,就秦国来说,因为晋国的存在,长期无法向中原地区扩张。为此,秦国和晋国爆发了多次战争,结果却是败多胜少。所以,晋国被一分为三,显然增加了秦国战胜三晋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秦国自然不愿意去救援晋国公室。换而言之,如果秦国去帮助晋国公室,导致晋国没有被分成三个诸侯国的话,也即确保了晋国的延续,那么,这意味着秦国很可能永无出头之日了。进一步来说,即便秦国依然进行了商鞅变法,也很难击败强大的晋国。 四 最后,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众所周知,在春秋和战国初期,周王室还是具有一定号召力。由此,因为三家分晋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和承认,这让秦国想要出兵支援晋国公室,也是师出无名了。换而言之,如果周王室号召天下诸侯进攻魏国、赵国、韩国,秦国很可能会借机出手,以此在三家分晋中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没有周天子的号召,秦国自然是孤掌难鸣,从而眼睁睁地看着魏国、韩国、赵国成为战国七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很赞哦! (1029)
相关文章
- 战国韩赵魏分别在什么地方 赵、魏、韩「 ”三家分晋”后, 晋国的国君到去哪了?
- 三家分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即使没有「 ”三家分晋”,晋国也不可能统一天下
- 秦国和晋国的战争 三家分晋前的晋国能够吊打秦国么?
- 王响和彪子的区别
- 秦穆公的后代 秦穆公将一个女儿嫁给了两个晋国国君,真是很厉害的老丈人了
- 晋国是谁统一的 揭秘晋国一分为三后 韩国为什么是最弱小的?
- 春秋五霸顺序 春秋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 被称之为"琴仙"
- 晋国有多强 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
- 战国晋国 以外貌取笑他人是因为什么,晋国大夫面对嘲笑是怎么做的
- 晋国有多强 “邲之战”中晋国大败,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却为何没受一点处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