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什么时期 如果秦始皇“獨尊儒術”,秦帝國會二代而亡嗎

火烧 2023-01-11 13:50:13 1068
如果秦始皇“獨尊儒術”,秦帝國會二代而亡嗎 秦漢兩個朝代,實際上處在同一個大時代中。這是一個民族慢慢融合,思想漸趨一元的大變革時代。秦漢兩家在中央集權和分封諸侯之間極度糾結,同時也在努力摸索、尋找正統

如果秦始皇“獨尊儒術”,秦帝國會二代而亡嗎  

秦漢兩個朝代,實際上處在同一個大時代中。這是一個民族慢慢融合,思想漸趨一元的大變革時代。秦漢兩家在中央集權和分封諸侯之間極度糾結,同時也在努力摸索、尋找正統思想。

秦、漢(主要是西漢)兩家摸著石頭過河,一個摔在了河裡,一個踉踉蹌蹌的抵達了彼岸,留下了許許多多令後人唏噓的往事。為什麽秦二世而亡,漢卻國祚綿長。原因肯定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時勢使然,其次就是秦朝第一個吃螃蟹,而漢朝亦步亦趨跟在秦朝後面,謹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教訓,總算是把局面穩定了下來。

在中央集權和分封諸侯的十字路口。秦朝堅定的執行中央集權制度,對於分封諸侯嗤之以鼻。在這一點上,秦始皇毫不退讓,誰敢說分封就讓誰滾蛋,儒家觸怒秦始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秦代的儒家繼承了戰國儒家的風范,敢想、敢說、骨頭還硬。對於當時的儒家來說,秦帝國不過就是疆域大點,人多點,和戰國七雄沒本質區別;對於秦始皇,他們也抱有一定的幻想,妄圖能像以前一樣直言勸諫,限制君權,甚至集全體儒者之力與君權分庭抗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什么时期 如果秦始皇“獨尊儒術”,秦帝國會二代而亡嗎

這樣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彼時,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誅滅六國,一統天下,個人威望、氣勢和權力都在鼎盛時期,始皇帝一聲令下,眾生莫敢不從。而儒家是“當世第一顯學”,是天下話語權和輿論的掌控者,是左右國運的無冕之王。秦始皇睥睨天下,才智、學識都是人中龍鳳,自然知道儒家的重要性。統一天下的第三年,始皇帝就千里迢迢去泰山封禪,試圖拉攏儒家。效果怎麽樣?看看“焚書坑儒”,看看儒家在秦代的遭遇就知道了。秦始皇和儒家在理念上幾乎不可調和,於是一拍兩散。

秦始皇策劃了歷史上第一次泰山封禪,漢武帝策劃了歷史上第二次直到第六次泰山封禪。同樣是籠絡儒家,秦始皇沒能成功,漢武帝則大獲全勝。一招“獨尊儒術”,讓儒家永遠綁在了帝王的戰車之上。秦皇漢武都是一代天驕,為何結局大相徑庭,問題還是在儒家身上。

秦始皇第一次泰山封禪到漢武帝泰山封禪相隔百年左右。這百年時間,儒家被打壓得極慘。秦朝拉攏儒家不成,繼續實行法家的高壓統治,直至亡國;漢初實行道家的“無為而治”。堂堂儒家竟然成了“在野黨”,雖然有儒生在朝為官,卻無緣權力中樞,這讓儒家如何受得了。於是,漢武帝正在發愁怎樣從“無為”轉“有為”時,董仲舒送來了舒服的枕頭。不過,董仲舒的儒家吸收了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也放棄了一些早期儒家的主張,這是儒家順應時代作出的自我革新。不過在今天看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對是錯,還真是值得商榷。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秦始皇“獨尊儒術”,按照秦時儒家的主張,秦始皇很可能會被迫恢復周禮。儒家借助帝王一統天下,中國歷史進入“政教合一”的時代,也不是沒有可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