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州天宁寺求什么灵验 李纲《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纲《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原文: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世间颜色难相似,淡月初残未坠时。冰玉风姿照座骞,炎方相遇且相宽。纻衣缟带平生志,正

李纲《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原文:
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世间颜色难相似,淡月初残未坠时。
冰玉风姿照座骞,炎方相遇且相宽。纻衣缟带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注释
1 诗题,天宁寺,在琼山府城北一里西厢,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乐年间知府王修扁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阇提,印度语,音译。亦作「阇梨」,梵语,意为僧徒之师也。「咏阇提花」,赞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2 「玉英」句,大意谓白色的花似玉,青绿的叶似翠鸟之羽灿烂挂树枝。3 冰玉风姿,冰玉,比喻清润;风姿,风度仪态。4 炎方,炎热的南方。5 纻衣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因以「缟纻」指深厚的情谊。6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隐士。素冠,《诗·桧风》篇名。旧说均谓剌不能守「三年」之丧。盖因「素冠」「剌人」等词联想而云。清代学者或疑为写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不胜悲痛,愿与同归就戮。这句大意说,正欲寻隐者为友,尚且同生死。7 万斛,形容量之极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8 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静。杜甫《有客》诗:「幽栖地僻经过少。」引申为「幽雅」。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创作背景
李纲被贬至琼,游琼山府城天宁寺,咏花抒情,寻知音,诉衷情,北望中原泪沾襟,无奈何,赖花消愁。 诗词作品: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诗词作者:【宋代】李纲诗词归类:【贬谪】、【咏物】、【写花】、【抒怀】
很赞哦! (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