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辫子有多脏 晚清男子的辫子多脏?照片:气味足以让人呕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晚清男子的辫子多脏?照片:气味足以让人呕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了解更多历史,请点击关注哦!
中国有句老话: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孝顺,我们必须要保持身体的完整。因此我们通过一些古装剧能看到每个人都留着一头长长的头发,不论女人还是男人。
到了清朝,由于满清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之前那种一头长发变成了一条辫子,披着、绑着,什么样的都有。总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但这些辫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清朝前期男子的发型是”金钱鼠尾“,这时候的辫子甚至比小拇指还细,因为要穿过铜钱中间的小孔才算合格。试想一下,扎着这种辫子的男子走上大街,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个“光头强”。
而到了清朝晚期,清宫剧里的那种阴阳头开始出现了,这种发型要求男子把前半部分的头发剃掉,后半部分头发保留并留长扎成辫,因为头发越留越多,所以辫子也就越来越粗。
当时整个清朝从皇帝到老百姓,从满族人到汉族人,官宦商贾、市井农夫,书生文人等等都顺应了这股天然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到了19世纪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愈发强烈。
辫子粗了、长了,意味着头发更难以清洗。对满清贵族而言,家财万贯,优裕的生活条件,时常理发、洗发不成问题;但对于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这可以说一种负担,柴米油盐都成问题,谁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过多地关注头顶上的那一束辫子?
所以,他们往往是一个月洗一次头,甚至更有人半年都不洗一次,结果呢?发辫越来越污浊不堪,上面就算沾满尘土草屑也不足为奇,有时虱子都可以在上面落户。虽然到了清朝晚期,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傅已大量出现,但他们手除了要提着装剃刀、毛巾等理发工具的木箱,最多就带一壶热水,试问,这点水能洗几个人的头发?
因此,留这样的发辫,冬天还好,到了闷热的夏天,结果可想而知。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但他们都有选择性的,一般人特别多的地方都会避开,因为他们觉得这种长辫到夏天的时候,气味足以让人呕吐。
1911年,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全国性大范围的剪辫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种清朝独有的发型自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按道理我们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这种发型的,不过听说现在还有人留这种辫子,你知道吗?
清朝(423)头发(5)辫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