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赏析 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原文: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翻译及注释
翻译那百尺高的红楼,正临着宽阔的大路。不管黄昏还是清晨,楼外总传来轻雷似的车声。窈窕的佳人啊,孤独地凭倚著楼畔的阑干,无聊中把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细数。霎时间车子驶过,卷起飞尘,扑向树梢。唉,路上的行人和楼中的女子,都在这红尘中不知不觉地老去了。傍晚时候,西风吹来了冷雨。到了明朝,当更为路上积满潦水而忧伤。
注释1朱楼:华丽的红色楼房。2轻雷,喻车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3不间:不间断的。4窈窕:形容女子的美好。5一霎:一阵。树杪:树梢。6陌上:指游子。楼头:指思妇。7薄晚:临近傍晚。8流潦:指雨后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鉴赏
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
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还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更要看作品本身的口吻和姿态。为什么说这首词不是一首传统性质的思妇之作,而是包含了哲理与意识形态之隐喻的作品?因为,当我们读到「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这一句的时候,会强烈感觉到: 那「陌上楼头」之辽阔广泛,那「尘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妇的狭窄范围;那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对世界透彻的了解,已不属于作品中的思妇而属于作者本人了。当有了这种感受,再品味整首词就会发现,这首词几乎每一句都包含隐喻之义。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这是写思妇居住的环境。古人常以居处之高来象征楼内人的高洁与脱俗,所以这是在烘托人物形象。「临大道」,是为引出下一句「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轻雷」是指大道上的车马声。杜甫《乐游园歌》云 「白日雷霆夹城仗」,李商隐《无题》诗云 「车走雷声语未通」,都以雷声形容大道上的车马声。「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的是思妇,那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美丽女子,站在高楼上盼望爱人归来,颇有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公式洲」的意味。如果我们单从这个角度看,则这上半阕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思妇词。
但下半阕中「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的口吻却提醒我们:作者在上半阕之所以这样写,是有隐喻含义的。首先,「楼外轻雷」似可代表世俗的尘嚣,而「百尺高楼」则象征一种精神境界和智慧高度,二者本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以互不相干,但那「闲中数尽行人小」的行为却把二者联系起来了。这种居高临下又与红尘难舍难分的意境,在《人间词》中不止一次出现过,如「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好事近》);如「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点绛唇》);最具象征意义的则无过于《浣溪沙》的「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了。其次,那思妇似乎也象征著一种关怀着人间的精神与理念。盖因旧时养家餬口、争名逐利都是男子之事,所以往往是男子在红尘中陷溺较深。相比之下,女子对名利之事看得比较淡一些,所以古代有许多故事和神话,常常塑造一些女神的形象去安抚和慰藉那些在红尘中失意的男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老庄之徒,他们总是站在高高的云端,讽刺嘲笑这个世界的庸常和忙碌;另一类是儒家之徒,他们从感情上与这个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从理智上又不接受这个世界的肮脏,他们致力于改变世界,却又常常遭受到沉重的甚至致命的打击。王国维属于后一类。他在词中登高望远,但他的视线永远关注着人间而不是天上。
因此,那「百尺朱楼临大道」的「临」,不免令我们联想起屈原《离骚》「忽临睨夫旧乡」的「临」。「百尺朱楼」中的那个女子,她居处之地的高远和「人窈窕」的娴静美好,本来都是超凡脱俗的,但「不间昏和晓」的「楼外轻雷」却使她不能与红尘隔绝;「独倚」的孤独寂寞也暗示了她有无法与红尘痛绝的爱情;「闲中数尽行人小」的行为则流露出她所有的希望与理想都寄托在红尘之中。不仅如此,「闲中数尽行人小」的口吻也含有从高处俯视红尘中人的一种旁观者的观察和反思。
「一霎车尘生树杪」的意思是说:楼上的思妇注意著远方驰来的每一辆车子,希望有一辆是她爱人乘坐的。但那些车子都没有在楼前停下,而向前驰去,只留下令人失望的车尘。所谓「尘」,其实是一种污染。陆机说「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为顾彦先赠妇》),那京洛的尘土是用来比喻世俗污染的。楼外的行人固然避不过,楼上的观察者也避不过。「都向尘中老」的「老」字,有零落凋伤的意思。你可以是清高的也可以是理性的,但是只要你没有割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你所爱和所关怀的人和事,你就无法摆脱同他们一起零落的命运。所以,「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是出自苦难众生的叹息,是自古至今所有善于观察人生却无力把握命运的智者的共同悲哀。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傍晚时下起雨来,明天大街上将到处是污水与泥泞,路人将如何行走?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不也一样贯穿着许许多多无常的变化吗?
从高楼俯视大道,会产生这么多联想,大概也只有王国维这种兼有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人才能做到。其实他还写过一首咏蚕诗,诗中说,蚕辛辛苦苦操劳,繁殖子孙,然后再「辗转周复始」,它这一生到底为什么呢?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什么」的问题。人之不同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理想而且有实现理想的智慧。但人的短暂一生往往不但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还要忍受许多苦难。这当然是一种悲观的人生观,也许是应该被批判的。但须看到,王国维的这种悲观正是由于他对人生的极度执著造成的。楼中那个窈窕女子,尽管楼外有「轻雷」的噪音,有「树杪」的车尘,有「薄晚」的风雨,有「明朝」的流潦,但她所关怀、所期待、所爱的,仍然都在楼外的大地而不在飘渺的虚空,她与大地上的那个世界始终休戚相关。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赏析
王国维致力于填词,主要在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三年(1907)间。这期间,他曾饱尝生离死别的滋味。如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为谋生两度北上,一次归来奔父丧,一次归来赋悼亡,都是生离之继以死别。因此他的《人间词》甲、乙两稿中有不少写离恨别苦的篇什,而由于有切身感受,往往写得极其凄惋悱侧。
词人看透了世间疾苦,生离死别,于是词人作此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词是词人也以居者之相思、行者之旅愁为抒写内容,。是词人努力跳出「人间「进行观察、思索,最终仍无法摆脱得出「悲剧」结论的体现。也是作者厌世世界观的艺术表达。
诗词作品: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诗词作者:【清代】王国维诗词归类:【妇女】、【思念】

相关文章
- 蝶恋花表达什么意思 蝶恋花
- 蝶恋花纳兰性德 蝶恋花·舟舣津亭何处树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肌肤若冰雪的意思 蝶恋花·骨秀肌香冰雪莹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雨霖蝶恋花是什么意思 蝶恋花·和张文伯上巳雨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 渔家傲翻译李清照 渔家傲李清照的简介是什么
- 蝶恋花纳兰性德 蝶恋花·用宜笑之语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蝶恋花纳兰性德 赵师侠《蝶恋花(用宜笑之语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 紫府同宫太可怕 蝶恋花·紫府群仙名籍秘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除日当早归原文 翻译 蝶恋花·年去年来来去早原文_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