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以s的名义 打着孝敬皇帝老子的名义乘机捞一票

火烧 2022-04-18 12:21:41 1047
打着孝敬皇帝老子的名义乘机捞一票   古代时除了常规税收、赋役外,还有一种地方百姓必须要承担的变相赋税,叫做“解纳诸物”。这是古名,用今天话来说就是征收地方土特产,孝敬皇帝老爷。明初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

打着孝敬皇帝老子的名义乘机捞一票  

以s的名义 打着孝敬皇帝老子的名义乘机捞一票
  古代时除了常规税收、赋役外,还有一种地方百姓必须要承担的变相赋税,叫做“解纳诸物”。这是古名,用今天话来说就是征收地方土特产,孝敬皇帝老爷。明初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规定“解纳诸物”由地方官府自行负责。但由于洪武时期对于官府的财政开支抓得很紧,“解纳诸物”所需的路费与途中盘缠都得由地方官府从百姓身上搜刮过来。这是当时官场上的一个“潜规则”,其关键点就在于不要太过分就行了。但洪武初期有许多地方官吏为了个人仕途,就借着“解纳诸物”的机会,从老百姓那里拼命敛财,以便上京城后多住些日子,跟中央领导多沟通,图谋个人发展。为此,皇帝朱元璋特别下令,严加禁止。到了后来他就干脆规定:“解纳诸物”由地方官府派遣具体办事人员解送,并重申禁令,不准借着“解纳诸物”的名义向百姓肆意摊派费用。> >   但禁令归禁令,既然不允许地方长官亲自押送,又不让借此名义科敛百姓,而“解纳诸物”的费用总得要出啊。于是各地官府就想到了地方上的富户和大款,让他们来为地方政府代劳了。朱元璋听说后义正词严地指出:“这是故意虐吾良民!”为此他特别在《大诰》中指出:“凡在官之物起解之际,须差监临主守者。若是布政司、府州县不差监临主守,故差市乡良民起解诸物,因而卖富差贫,许市乡年高耆宿、非耆宿老人及英壮豪杰之士,将首领官并该吏帮(同‘绑’)缚赴京。若或深知在闲某人,或刁狡好闲民人教此官吏,一发帮(同‘绑’)赴京来。有司官吏精目是诰(即《大诰续编》),勿堕此宪,敢有故违,族诛之!何故极刑如是?盖谓此差一行,及至抵京仓库等处,朕一时不知,其不畏死之徒,往往刁蹬留难,动经数月弗得归还,或半载未归者有之,必贿赂而后已。当起解之时,有司此名色使用钱,已敛民矣。及其行也,令民自备,为因重复害吾良民。此等官吏,一犯族诛,为其害重也。”> >   朱皇帝不仅放出狠话,要对借着“解纳诸物”名义坑害百姓的官吏灭族,而且还在《大诰》列出安庆龙南莲若湖河泊所官郑德荣等8人在洪武十九年三月前犯下贪赃害民罪状,作为全国捉拿积年害民官吏运动的参照或样板。> >   当然捉拿积年害民官吏还远不止上述这么一层意思,其概念应该是相当广泛。像前面我们讲过的常熟农民陈寿六捆绑县吏顾英到南京告御状、河北乐亭农民赵罕辰等人捉拿主簿汪铎押往南京,交与朱皇帝审判,等等,都应该算作是这场运动中的一个个好案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