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年的历史由来 请问历史上“项”氏起源

火烧 2021-07-25 09:50:10 1063
请问历史上“项”氏起源 一、姓氏渊源:1、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王族后裔公子燕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该支项氏实际上出自春秋时期夏禹后裔楚国公族斗伯比。楚国令尹斗伯比的后裔公子燕受封于项

请问历史上“项”氏起源  

一、姓氏渊源:

1、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王族后裔公子燕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该支项氏实际上出自春秋时期夏禹后裔楚国公族斗伯比。

楚国令尹斗伯比的后裔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建立了项国,项国国君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项氏。

著名的清朝史学家陈厚曜在《春秋世族谱》中论述,芈姓楚国除了王室熊氏以外,其士族的宗子世系有十三氏,为西周初期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大族,其中就有斗氏。

楚国公族的其他十二氏分别为泊氏、成氏、屈氏、劳(蘧)氏、熊氏(非王族庶支)、阳氏、申叔氏、申氏,伍氏、潘氏、沈氏,观氏。

周平王七年(公元前764年),著名西周末期楚国国君熊仪逝世,被其子熊坎(芈霄敖,公元前?~前758年待考)尊为“若敖”,楚国君主自此始有谥号,并有若敖氏一族。

熊仪曾娶妻于鄠,生子取名伯比,伯比被封于斗邑(今湖北郧西),以邑取姓,史称斗伯比,从此楚国开始有若敖斗氏一族。

楚国官制多以“尹”为名,令尹执一国之柄,为百官之长。

令尹、司马居上卿位,多由楚国的公族成员及其后裔充任。

在楚国的历史上,斗氏一族就曾多此担任“令尹”一职。

若敖氏斗氏的一支后来在楚平王时期曾造反试图夺权,结果被楚平王镇压下去。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斗氏一族分衍出了项氏、权氏、随氏、江氏等单姓,以及斗斵耆氏、斗斵乳氏、斗斵谷氏、斗斵强氏、斗斵缗氏、斗斵文氏、斗斵班氏、斗斵比氏等复姓,这些复姓分支在秦、汉之后,又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字斗氏。

项氏,就是若敖斗氏家族分衍有一支十分著名的后裔分支。

项氏一族中的后代项梁、项羽等人,都是秦、汉之际风云人物。

2、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古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朝时期有一项国,是周朝的同姓(姬)诸侯国,其地在今河南项城一带。

项国是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公元前647年被楚国所灭,项国国君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项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得姓始祖:熊仪。

熊仪,号若敖,著名西周末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从公元前790~前764年为期二十六年,终年岁数待考。

他首建楚国都城于丹阳。

被其子熊坎(芈霄敖,公元前?~前758年待考)尊为“若敖”,楚国君主自此始有谥号,并有若敖氏一族。

若敖的后裔分衍有斗氏,斗氏再分衍有项氏。

项氏尊熊仪为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在众多的姓氏当中,项姓的姓源来历是比较单一的。

据史料记载,项姓源于芈姓。

春秋时楚国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后裔,因功被封于项地,并以封地的名为国名,建立了项国。

公元前647年,这个小国被齐桓公所灭,从此以后,居住在项国的人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项。

另据史籍《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

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年的历史由来 请问历史上“项”氏起源

项姓后来辽西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辽西望。

项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

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多此姓,这四省项姓约占全国项姓人口的74%。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辽西郡:战国时期燕国初设辽西郡,秦、汉两朝沿袭。

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乐亭东部、辽宁省大凌河西部地区。

2.堂号:

圣师堂:春秋时期,项槖七岁成为孔子之师。

因以立堂。

志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报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义堂:资料有待补充。

培桂堂:资料有待补充。

洁己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