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圆明园经典照片在哪个位置 老照片告诉一个你不知道的圆明园

火烧 2022-05-18 19:02:14 1445
老照片告诉一个你不知道的圆明园 圆明园全盛时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从考察。但从1860年圆明园被焚毁,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间,有多位西方摄影师对圆明园进行过拍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下

老照片告诉一个你不知道的圆明园  

圆明园全盛时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从考察。但从1860年圆明园被焚毁,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间,有多位西方摄影师对圆明园进行过拍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下面来一起看看我们不知道的圆明园吧!

从目前已发现的西洋楼老照片中,最早到西洋楼拍照的是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但奥尔末并没有拍摄海晏堂蓄水楼的特写,只是拍摄一张海晏堂西南角的局部,但从上面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此时的海晏堂及蓄水楼整体建筑构件保存还算完好,蓄水楼南面的西洋线法墙并没有被破坏。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圆明三园,其中也包括西洋楼诸建筑,但西洋楼大多建筑以石构为主,所以大火并没有将其彻底焚毁。在圆明园被毁后,遗址仍然属清廷管理,任何人未经容许,不得进入,但西洋楼景区却被清廷彻底遗弃,一片残垣断壁,是当时北京城很多留京外籍人士探古寻幽的最佳之处。很多外国人都喜欢来西洋楼遗址来拍照聚餐。

每到周末或假日,西洋楼总会有一些西方人从城里不远千里的来到海晏堂旅游,上面这张照片就反映了当时一群西洋人在海晏堂北面聚餐。从照片上中国随从的服饰和头上的辫子来看,拍摄时间应该是清朝末年。洋人一般是提前从城里的中国馆子请好厨子和佣人,这些厨子和佣人会提前准备好食物,然后背到西洋楼伺候这些洋人用餐。

此照片拍摄的时间大约是在民国早期,摄影师是站在海晏堂南面的山坡上由南向北拍摄的,此时海晏堂蓄水楼及南面的西洋线法墙还很完整。

喜仁龙(Osvald.Siren,1879-1966)在1922年拍摄的海晏堂东部蓄水楼残迹(东北角)。

上面这张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拍摄的海晏堂蓄水楼二层遗迹。此照片较为珍贵,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张拍摄于民国时期海晏堂蓄水楼二层遗迹的照片。

上图是德国人汉茨·冯·佩克哈墨尔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拍摄的海晏堂蓄水楼东部残迹,这张照片此前从未公布过。照片中的房子就是居住在西洋楼遗址上的陆元纯家,此人一家常年在圆明园遗址上居住,知道很多西洋楼和圆明园的故事,几乎每位到西洋楼游览拍照的西方人都愿意请他当向导。这也是他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照片下方还有一片菜地,这是陆元纯家平时的耕地,他家除了给游客当导游外,还在圆明园西洋楼内耕地种田。

上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海晏堂大蓄水楼残迹,此时的北平政府曾经一度对圆明园进行过短暂的管理,并派有专人看护,照片右下角的房子便是看护人的值班房。

上图是德国人赫达·莫里逊(Morrison,1908-1991)1940年拍摄的海晏堂蓄水楼残迹,经过近几十年连续不断的破坏,此时的海晏堂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海晏堂蓄水楼北面是西洋线法墙的遗址,此时已经被人拆成一条壕沟。

上图为海晏堂大殿内景,是非常珍贵的照片。

2007年的海晏堂蓄水楼夯土台基

2015年,考古挖掘中的海晏堂蓄水楼夯土地基

2016年,加固工程完毕后的海晏堂夯土地基

圆明园养雀笼,中西合璧的佳作

大火后的圆明园一景

谐奇趣主楼北面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廓然大公规月桥,这座桥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侥幸没有被烧毁,但是却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破坏。

圆明园被毁坏前的珍贵照片,此处是当时皇帝乘凉的地方。

圆明园经典照片在哪个位置 老照片告诉一个你不知道的圆明园

看完这些有没有很感慨呢?

(部分图文提供:刘阳)

圆明园(6)海晏(3)西洋(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