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湖区街道 西湖区(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11-14 19:42:33 1271
西湖区 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 详细资料大全 西湖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机关所在地。西湖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81.37万人,现辖2个镇、

西湖区(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详细资料大全  

西湖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机关所在地。

西湖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81.37万人,现辖2个镇、9个街道,153个社区和36个行政村,西湖区地处杭州老城区的西部,是杭州市五个老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城区,也是著名的旅游区,辖区内有西湖、西溪湿地两个国家5A级景区,还有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泠印社、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宋城等知名景区景点;是著名的文教区,拥有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名校和小和山高教园区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国家级园区集聚区,包括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北区块),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省会机关聚集区,全省80%以上的省级机关设在西湖区。

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以、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西湖区街道 西湖区(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西湖区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2镇、9街道政府驻地:西湖街道电话区号:0571邮政区码:310012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部面积:309.41平方千米人口:81.37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方言: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杭州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著名景点:杭州西湖景区、雷峰塔、宋城、灵山、保俶塔、文三路电子信息街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火车站:杭州站车牌代码:浙A高等院校: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行政代码:330106代理区长:高国飞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质地貌,人口民族,经济概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文化,卫生,体育,风景名胜,风景名胜,文物保护单位,古蹟遗址,名优特产,获得荣誉,

建制沿革

西湖区自秦到清,属钱塘县(隋朝开皇九年改为杭州)。 1912年即民国元年归属杭县。 1927年划为杭州市第四区。大革命时期的1927年7月,建立了中共杭州西湖区委员会,马东林任区委书记,直属省委领导。1927年9月,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杭州县委(又称杭县县委),领导六个区委。从此,中共杭州西湖区委直属杭州县委领导,由县委委员马东林兼任区委书记。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即派军代表刘中、牟西山、李云萍等接管了国民党第四区公所。5月30日建立了西湖区人民政府,6月22日,经省委批准,建立了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 1952年11月10日,建立古荡区。1955年5月撤销古荡区建制,并入西湖区。 1958年4月市委决定,市园林管理局与西湖区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 1961年3月,市委决定市园林管理局从西湖区(公社)划出由市直接领导;并将钱塘联社的上泗公社划入西湖区。同年5月,余杭留下公社的九个生产大队和留下镇划入西湖区管辖。
1966年5月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很快波及到西湖区,使西湖区陷于“文革”十年动乱之中,区委及其工作机构受到严重冲击。 1967年3月,由区人武部牵头,成立了区生产办公室,领导和组织西湖区的工农业生产。 1968年5月,成立了西湖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同年10月建立了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69年3月,撤销西湖区建制,建立杭州市郊区,并建立了郊区革命委员会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72年12月,以市园林管理局为基础重建了西湖区,建立了西湖区革命委员会和中共西湖区委,与市园林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与郊区同时并存。 1977年10月,西湖区与市园林管理局分开,郊区与西湖区合并,定名为西湖区,同时建立中共西湖区委。 1987年底,西湖区直辖四乡、四镇、五个街道,面积228.38平方公里,占杭州市区总面积的53.11%,西湖区人口301824人,其中农村人口114984人。 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西湖区的区域与1987年相同,未发生变更,仍直辖西湖、龙坞、袁浦、周浦四个乡,祥符、古荡、留下、转塘四个镇,北山、南山、灵隐、西溪、翠苑五个街道。 1995年袁浦乡撤乡建镇。 1996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萧山市浦沿、长河、西兴镇和原余杭市三墩镇划归西湖区管辖。同年5月24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将西兴镇的东湘、杜湖、湖头陈3个行政村从西湖区划出,归属萧山市城厢镇管辖。7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余杭市三墩经济区蒋村办事处随区划调整转为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蒋村办事处,作为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至此,西湖区辖有北山、南山、西溪、灵隐、翠苑5个街道和1个蒋村办事处,西湖、周浦、龙坞3个乡和古荡、留下、祥符、三墩、转塘、袁浦、浦沿、长河、西兴9个镇,面积403.2平方公里。 1996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杭州市滨江区,并对杭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又作了调整,将西湖区的祥符镇划归拱墅区管辖;将浦沿、长河、西兴三镇划归滨江区管辖。1996年12月30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将蒋村办事处改为乡建制。 1997年6月19日,区委决定建立蒋村乡筹建领导小组;同年9月23日,蒋村乡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7年12月28日,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龙坞乡改为镇建制。西湖区辖北山、南山、西溪、灵隐、翠苑5个街道,西湖、周浦、蒋村3个乡和古荡、留下、龙坞、转塘、袁浦、三墩6个镇,面积 312.91平方公里。 1998年8月19日,经杭州市民政局批准,同意将蒋村乡的骆家庄、五联村划出,建立西湖区人民政府文新街道办事处。是年底,西湖区人口434793人,其中农业人口127034人,是杭州市6个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 2002年9月19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市园文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将西湖区的西湖街道,灵隐街道的金沙港社区,以及北山街道的栖霞岭社区沿北山路以南部分包括孤山、苏堤、白堤,交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现属西湖街道的珊瑚沙村,不随西湖街道交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 西湖区行政地图2003年,西湖区灵隐街道新建五云、梦湖社区。龙坞镇撤销叶埠桥、葛衙庄行政村建制,转塘镇撤销沈家弄、横桥、凌家桥、石龙山、双流、村口行政村建制,留下镇撤销小和山、屏峰、横街行政村建制,蒋村乡撤销登云圩行政村建制,分别新建叶埠桥、葛衙庄、沈家弄、横桥、凌家桥、石龙山、双流、村口、小和山、屏峰、横街新村、横街、登云圩社区。蒋村乡撤销蒋村街居民区,新建蒋村街社区。三墩镇撤销望月桥、浦家桥社区,新建水月、望月、兰里社区。留下镇撤销安乐、大街、西苑社区。2003年底,西湖区辖7个街道、5个镇、2个乡,110个社区、3个居民区、80个行政村:北山街道、灵隐街道、西湖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留下镇、转塘镇、三墩镇、袁浦镇、龙坞镇、蒋村乡、周浦乡。
2004年,撤销留下镇东岳村、杨家牌楼村、西穆坞行政村,花坞社区,新东岳社区,屏峰社区和屏峰新村社区,新建新东岳社区、杨家牌楼社区、西穆坞社区、屏峰社区,调整杨家牌楼、金鱼井社区范围,调整东岳社区范围,调整小和山社区和横街社区范围。撤销蒋村乡包建村、王家桥村、周家村、三深村、深潭口村、蒋村村、龙章村、杨家埭村、双龙村、合建村,新建包建社区、王家桥社区、周家社区、三深社区、深潭口社区、蒋村社区、龙章社区、杨家埭社区、双龙社区、合建社区。撤销翠苑街道曲河社区,调整黄姑山社区范围。撤销转塘镇桕联村,新建桕联社区。撤销三墩镇吉鸿村,新建吉鸿社区。撤销龙坞镇大清村,新建大清社区。
2004年底,西湖区辖7个街道、5个镇、2个乡,122个社区、3个居民区、64个行政村。
2005年12月31日,西湖区辖7个街道、5个镇、2个乡:北山街道、灵隐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西湖街道;转塘镇、留下镇、袁浦镇、三墩镇、龙坞镇;周浦乡、蒋村乡。共有122个社区、3个居民区、64个行政村。
2006年底,西湖区辖7个街道、5个镇、2个乡,123个社区、64个行政村。其中,西湖街道(下属9个村、6个社区)委托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管理。

行政区划

2018年,西湖区辖2个镇、9个街道,分别是双浦镇、三墩镇;转塘街道、留下街道、蒋村街道、灵隐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北山街道。 区域办事处驻地面积人口 灵隐街道 外东山弄71号 6.62平方千米 5.50万 北山街道 桃花弄2号 11.15平方千米 4.31万 西溪街道 马塍路7号 3.02平方千米 8.64万 翠苑街道 翠苑二区11-1号 3.89平方千米 8.59万 文新街道 文三西路428号 4.08平方千米 6.39万 古荡街道 文三西路2号 4.55平方千米 5.31万 留下街道 留下街128号 32.14平方千米 4.51万 转塘街道 转塘直街7号 78平方公里 5.5万 蒋村街道 文一西路788号 14.30平方千米 1.83万 三墩镇 三墩街188号 37.51平方千米 7.8万 双浦镇 袁浦街136号 81.81平方公里 5.6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杭州市西湖区 西湖区东连上城区和下城区,东北与拱墅区、东南与江干区相邻,东南部以钱塘江为界,与滨江区和萧山区隔江相望,南部滨临富春江,西南部与富阳区交界,西北部与余杭区接壤。 西湖区南北长约28.5千米,东西宽约14千米,1986年,西湖区面积228.38平方千米。1996年,区划调整后,西湖区面积312.91平方千米,2005年,西湖区总面积为312.43平方千米(含西湖街道)。

地质地貌

该区平原、山地各占一半左右,有五地四山一分水之称。其中丘陵面积约147.10平方千米,平原面积约97.36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3.50平方千米。 西湖区平面形状呈反“S”形,其中,北部区块地势上由西南东北倾斜,平原地面高程介于10.0-3.0米之间。南部区块地势上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原地面高程介于10.0-5.0米之间。 西南部为天目山的余脉,最高峰为与富阳区交界处的如意尖,海拔537米,一般为海拔100-500米的山地丘陵。

人口民族

西湖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一、西湖区常住人口 西湖区常住人口为79000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6063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9372人,增长40.91%,年平均增加22937人,增长3.49%。 二、家庭户人口 西湖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42972户,家庭户人口为62313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6人减少0.40人。 三、性别构成 西湖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6128人,占51.41%;女性人口为383881人,占48.5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80,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00下降6.20。 四、年龄构成 西湖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994人,占10.25%;15-59岁人口为618657人,占78.31%;60岁及以上人口为90358人,占11.4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2540人,占7.9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西湖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3442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6007人;具有国中程度的人口为163942人;具有国小程度的人口为10961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9021人上升为4233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8793人下降为15950人;具有国中程度的人口由25201人下降为20752人;具有国小程度的人口由19008人下降为13875人。 西湖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509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2.67%下降为1.91%,下降0.76个百分点。 六、城乡构成 西湖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28658人,占92.2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1351人,占7.7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8021人。 七、少数民族 辖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八、人口地区分布 西湖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常住人口(人) 西湖区 790009 北山街道 29159 西溪街道 79503 翠苑街道 86267 古荡街道 67349 留下街道 95779 转塘街道 71034 蒋村街道 29272 灵隐街道 46070 文新街道 87907 三墩镇 132631 双浦镇 65038

经济概况

第一产业

2013年,西湖区完成农业总产值6.45亿元(现价),比上年下降2.8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38亿元,畜牧业产值0.37亿元,渔业产值3.55亿元。 2013年,西湖区种植业面积9.15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上年的41.86:58.14调整为41.33:58.67。龙井茶、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及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5.42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比重84.03%。全年生猪饲养量3.18万头,家禽饲养量30.75万羽,畜禽肉类产品产量1929吨。全年淡水产品产量21447吨。 2013年,继续弘扬“一绿一红”茶文化,“西湖龙井”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九曲红梅”荣获全省“浙茶杯”金奖第一名。完成双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200亩,提升上城埭村、大清村、双灵村等旅游特色村品质,新建省、市星级农家乐和休闲观光特色示范村(点)6家,休闲观光农业接待游客160.25万人次,实现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12.8%和22.9%。

第二产业

2013年,西湖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8.5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86.74亿元。 2013年西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97%(工业均为企业同口径比),占西湖区工业总产值80.41%;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30.21亿元,比上年增长7.04%,占西湖区工业销售产值80.29%。完成新产品产值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82%,新产品产值率达33.36%,比上年提高2.68个百分点。 2013年,西湖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73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3.54亿元,可比价增长4.3%,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8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第三产业

2013年,西湖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7.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服务业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9.09亿元,比上年增长8.28%,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86.24%。杭州西湖风景 2013年,新投入使用规模楼宇15幢、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3幢,税收千万元楼宇45幢,楼宇税收贡献率达81.5%,世贸中心成为我区首幢“六亿元”楼,平方税收达到2.2万元。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楼宇经济管理信息平台,12幢楼宇被评为市五十佳商务楼宇,培育特色楼宇8幢。 2013年,西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批发业153.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2%;零售业17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3%;住宿业6.17亿元,比上年下降4.65%,餐饮业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7%。 201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1.62亿元,同比增长15.24%。接待游客878.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09%。至年末西湖区拥有旅行社100家,其中有出境业务资格的旅行社8家。省五星级旅行社4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西湖区共有A级景区3个,其中5A级景区1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4A级景区1个(宋城)。西湖区拥有星级宾馆1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1家。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13年,据抽样调查,西湖区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62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12.1%。 2013年,西湖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47%和99.78%。深入开展老龄工作“三项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省市级“敬老文明号”28个,新增星光老年之家、老年食堂15个,新建改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个、服务站5个,安装“爱心椅”3102张。每百名老人床位数达4.7张。出台计画生育特殊家庭关爱实施办法,开展特殊家庭关爱帮扶行动,发放帮扶资金333万元。深入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4310余万,惠及困难民众6万人次。关心残障等各类弱势群体,新增完善无障碍设施点204个,成功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开工30.08万平方米、竣工23.6万平方米、交付51.5万平方米。完成文三新村7、9、10幢和建工新村7幢危旧房改善,惠及民众166户,完成3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建设。

文化

2013年,西湖区完成老城区57个社区“一证通”图书室的建设任务,实现全区村社公共文化图书室全覆蓋。积极组织“文化五送”,其中送戏下乡49场,送图书150670册,送展览21次,送讲座43次,农村送电影708场,完成杭州市城市电影惠民工程38场。区图书馆“西湖人文大讲堂”举办讲座活动39期,举办各类活动188场,参与活动者达243046人次。区文化馆“西湖文艺大课堂”开课528课时,受益民众71280余人次,组织团队活动660次,受益民众22000余人次。本土文艺创作成绩喜人,共创作文艺作品2717件。撰写各类文章140余篇,书画(春联)2300幅,摄影作品1580件,获各级、各类奖项160余项。

卫生

2013年,年末西湖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35家,床位613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7家。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884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3382人,注册护士3545人。全年门诊人数达1482.8万人次。

体育

2013年,西湖区承办区级大型文体活动20场次,参与民众达10万人次;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及展演30余场次;围绕“五大健身圈”组织开展拥抱西山、舞动西湖、健步西溪、骑游钱塘、聚力黄龙等比赛15场,完成国民体质监测人数3200名。通过古荡一小等5所中国小的试点,在全区推广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对居民开放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完成49所区属公办中国小校园智慧健身识别系统的安装工作,并得到全市推广。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

区域内有风景点40多处,其中有“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西湖新十景”中的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以及元代“八景”中的葛岭朝暾,清代十八景中的玉带晴虹、蕉石鸣琴、湖山春社、梅林归鹤、韬光观海,“龙门八景”中的龙门飞瀑等。著名庄园和楼台亭阁有:刘庄、汪庄、蒋庄、郭庄,以及望湖楼、湖心亭。解放后重建、扩建和新建的有中山公园、少年宫广场、灵峰探梅、杭州植物园、杭州动物园、杭州花圃、长桥公园和兴建中的太子湾公园。全区高低峰岭遍布,有南高峰、北高峰、十里琅珰岭、桃源岭、飞来峰、花家山、梅家坞、象山、定山、浮山等160多处。传名已久的井泉有:玉泉、虎跑泉、龙井泉、免儿泉、六一泉、白沙泉和大方井、四眼井等19处。岩洞有黄龙洞、龙泓洞、玉乳洞、石屋洞、水乐洞、卧云洞、香山洞、栖霞洞、蝙蝠洞、金鼓洞、风水洞、华严洞、紫来洞、紫云洞、北观音洞、泉山洞、仙桥洞、千人洞、灵山洞等19处。其中80年代重新开发的灵山洞,地处周浦乡灵山村,距市区19公里,古代就是一个游览胜地,是定山“河埠十景”之一。白居易、苏东坡、林逋等名人均有题咏。开发后取名“灵山幻境”,是杭州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三江二湖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已在规划开发的还有地处龙坞乡龙门坎村的白龙潭瀑布,它是杭州市区唯一的瀑布,形成于宋代,为“龙门八景”之一。

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岳飞墓、六和塔、飞来峰石窟造像。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0处:灵隐寺、文澜阁、烟霞洞造像、司马光书《家人卦》刻石、西泠印社、于谦墓、张苍水墓、秋瑾墓、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保俶塔。 截止1985年底尚在审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卫匡国墓、郭庄、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大麦岭摩崖题记等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牛皋墓、舞鹤赋刻石、俞曲园墓、弘一法师舍利塔、西湖三潭、史量才墓、陈文龙墓、龚佳育墓、忠义桥、雷峰塔遗址等10处。

古蹟遗址

秦缆石:位于宝石山。相传秦始皇东游泛海,系舟于此。 如净禅师塔:位于净慈寺后右侧。如净法师是元代佛教大师,日本通元和尚拜他为师。如净圆寂,葬于此。 俞楼:位于孤山西。为清代学者俞樾讲学著书之所。建于光绪四年(1878年)。 中山纪念亭:位于孤山。民国18年(1929年)3月12日植树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 风雨亭:位于跨虹桥东端,为纪念辛亥革命女烈士秋瑾而建。亭名来自秋瑾临刑前所写“秋风秋雨愁煞人”绝命诗。

名优特产

仁桥与西湖莼菜、九曲红梅茶、西湖龙井茶、龙井虾仁、虾龙圩竹篮、西湖织锦、西湖醋鱼

获得荣誉

2018年10月,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