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柏坡时期的历史事件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火烧 2022-10-23 18:34:18 1268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一、gcdzg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二、党中央和md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一、gcdzg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二、党中央和md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三、“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伟人md当年在西柏坡发出的告诫,依然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四、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所在。

扩展资料: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中旬,md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

从此,这个普通的山村便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gcdzg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昔日的西柏坡,只是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风光秀丽,水土肥美。

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

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今日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

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

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如今建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遗址、西柏坡陈列展馆等景区。

在中央旧址门口首先看到的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一道白色围墙使中共中央旧址貌如当年。

董必武同志旧居每天都第一个接待来访者。

四合院里有多种树木,一丛月季使这个小院富有生机,一棵海棠树和杏梅在收获季节更令人向往。

董必武是和lq、dz等同志一起于1947年夏初来到西柏坡的。

作为gcdzg内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和其他中央首长一样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睡的是农家土炕,铺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早已多处破损的旧毛毯。

炕上放着一架引人注目的纺车。

早在延安时期,其夫人何莲芝就是纺织能手,曾被评为边区的劳动英雄,到西柏坡之后,她仍坚持纺线。

建国后,何莲芝曾几次到西柏坡,并曾重新操起这架纺车。

她回忆说,董必武在西柏坡有一次学纺线,顾得上拉线,却顾不上摇纺车,纺出的线粗细不匀。

当时他曾随口吟道:“捻手巴掌握手拳,看着容易作事难。”

lq同志当时是董必武的邻居,刚来时中央工委住在村子的东头,为了少占民房,lq同志和朱总司令合住在一个拥有前后院的农舍里。

lq同志住前院,总司令住后院,院里种有桃树、梨树和枣树。

lq同志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办公室里的文件箱是他从延安带到西柏坡,后又带到北京的。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重要文件和手稿就存放在里面,同时也是他的衣箱。

西柏坡时期的历史事件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在lq同志旧居东侧,md旧居西边有四间北房,它就是当年的军委作战室。

杨尚昆同志1984年题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镶嵌在门口。

屋内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紧靠其后的柏坡岭上挂有一个警钟。

可以想象在当年大决战的日子里解放军总部是何等繁忙!朱总司令、周副主席等首长经常到这里听取汇报,或分析战局、发出指示,或是提出作战计划呈送md,而作战室里的摆设竟是如此简陋,只有三张大办公桌和十几把木凳。

所有这些,就连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1975年看过西柏坡后也感慨不己,钦佩至极。

md同志旧居是前后两个小院。

前院有一个磨盘和猪圈,当年md同志不让拆掉这些东西,他说我们走后老百姓还要用。

楸树下磨盘旁即是md同志夏天纳凉的地方,也是和战友们工作的场所。

后院四间北房是md的寝室和办公室,里面的沙发、茶几、办公桌、台历、书架、火盆等实物再现着他俭朴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柏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