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袁世凯和段祺瑞和黎元洪 北洋军阀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的「 ”府院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火烧 2022-02-01 01:35:47 1059
北洋军阀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的「 ”府院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二人随后因为权力之争引发了「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指的是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
袁世凯和段祺瑞和黎元洪 北洋军阀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的「 ”府院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北洋军阀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的「 ”府院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二人随后因为权力之争引发了「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指的是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为是否参加「 ”一战”而发生的争执。 1914年因为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协议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与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大打出手。当时袁世凯的政府保持中立,禁止交战双方在中国的地盘上开战。但日本随后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国宣战,直接进攻并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租借地青岛。 德国占青岛的来历: 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并当地群众杀死,12天后,德政府派军舰强行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规定「 ”允许德国租借胶州湾99年”,就此胶州湾成为德国租借地,威廉二世把在胶州湾新建的市区命名为「 ”青岛”。直到一战爆发,德国租借青岛已经16年了。 1917年3月1日,一艘法国邮船被德国潜艇击沉,搭乘该船的五百余名中国劳工不幸身亡。3月14日,北京外交部正式照会德国公使,宣布对德绝交。段祺瑞认为绝交只是第一步,宣战才是最关键的那一步, 其实「 ”府院之争”发生前,一战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俄国因为「 ”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第二:德国宣布了「 ”无限制潜艇政策”,封锁协约国的海上物资供应,致了美国整个对外贸易的中断。美国因此加入协议国阵营,同时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向北洋政府发出邀请参加一战。 国务院总理段祺瑞接受到邀请认为要参加一战,而且大总统黎元洪持反对意见。 段祺瑞认为中国参战有以下几大好处: 第一:战局结果明显,美国参战后,实力一边倒,同盟国必败无疑。中国参战,日后将以战胜国姿态站在国际舞台。 第二:中国参战可以抵制日本在中国的势力。日本在中国加大兵力,无非借口青岛是德国租借地与中国政府无关。中国只要参战也自然有理由进入青岛地区,日后为青岛问题解决加大筹码。 第三:中国参战后,可以停止八国联军侵华庚子赔款中对德奥的赔款。同时也可以参战为借口延缓支付英法美等国的庚子赔款。 第四:中国政府参战,必然可以壮大北洋政府正规军的军事实力,能够以武力统一全国。 黎元洪为首的反对派的意见: 第一:一战是欧洲的问题,中国没必要掺合进去,军阀混战多年,各地应该停止战争休养生息,发展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内主流意见) 第二:不希望段祺瑞借一战取得外交上的成功,提高其个人的威望。(孙中山与黎元洪的意见) 第三:段祺瑞参加一战,取得协约国的援助后,会对西南贯彻武力统一政策;(西南军阀的意见) 第四:带兵远征欧洲会消耗军事实力,同时可能丢弃地盘。(北洋军内部意见) ”府院之争「 ”中,黎元洪借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的问题,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随后张勋借调停之机搞复辟并把黎元洪赶下台,随后复辟失败,段祺瑞重任总理,最终中国终于参加一战,加入协议国集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