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沧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火烧 2022-04-02 08:46:07 1074
沧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距石家庄和济南均为220公里。沧州

沧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距石家庄和济南均为220公里。

沧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1] 。

沧州已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等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十大“沧州名片”分别是石油之城、管道之都、黄骅港、铁狮子、大运河(沧州段)、沧州武术、吴桥杂技、金丝小枣、诗经传承地、著名人物纪晓岚。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

上古时期,沧州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

环渤海地区核心城市——沧州市

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

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

三国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三郡。

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

唐朝贞观元(公元627年)属河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沧州置景城郡,治清池县(今河北沧州市东南)。

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静海县和河北省青县、泊头市以东,东光县及山东省宁津、乐陵、无棣等市县以北地区。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沧州。

北宋又改为景城郡,后废。

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

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晋察冀边区冀中、津南行署和山东渤海区行署辖。

[3]

沧州 (5张)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沧县专区,专署驻沧县镇,辖11个县。

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

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

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

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

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

1993年7月,地、市合并为沧州市,市政府驻运河区。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

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

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地形地貌

州地处冀中平原东部,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海波最高17米,最低2米。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西部是太行山山前冲积扇缘的一部分,中部是由黄河、漳河、滹沱河、唐河等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东部为渤海潮汐堆积形成的滨海海积湖积平原。

中国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沧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13]

气候条件

沧州地跨北纬37°29′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

受纬度和地形

沧州 (4张)

影响,表现为明显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气候概况是: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春旱、夏涝、秋爽、冬干。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581毫米。

年积温4785℃,无霜期181天。

降水、气温的季节分布及气温的昼夜差别较为明显。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