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必背题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必背题
2. (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
(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3.经过:1895年4月17日,同日本缔结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
台湾爱国军民为了反对割让,保卫国土,早在李经方签署交割书之前,就已筹划抗日自卫的战守问题。
邱逢甲等创议组织台湾抗日政府,并推举原任台湾巡抚(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唐景崧主持,统一部署兵力,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抗日的军力部署如下:唐景崧带领的广勇(在广东招募的士兵)和其他清军防营,驻扎在省会和基隆、新竹等处。
丘逢甲所率义勇驻省会附近。
道员(* 道为介于省和府州之间的行政区,其长官为道员,或称道台。
)①林朝栋所部台勇(在台湾招募的士兵)十营,守卫彰化等台中地区。
总兵①刘永福的黑旗军八营,负责台南一带的防务。
加上其他清军防营,全台兵力共三万多人。
其中广勇多招自散兵游民,纪律差,战斗力弱。
台勇比较能战,曾在中法战争期间打败过侵台的法军。
刘永福出身农民起义军,勇敢善战,在中法战争中统率黑旗军屡创法军,战功赫赫。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把刘永福调到台湾,帮办军务,唐景崧派他驻守台南府。
日本侵略者见台湾军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抗日热情高涨,就决定用武力攻取台湾。
1895年5月,日本政府任命海军大将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主持侵台军政,并派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统率精锐陆军近卫师团②入侵台湾。
实际上,早在3月下旬,日军已攻占澎湖列岛,作为进占台湾本岛的准备。
澎湖战役中,日军兵力超过守军一倍有余,中国军队奋力抵抗,从23日打到26日,歼敌近一千六百人,都司刘忠良等爱国将士英勇战死。
台澎地区军民在反抗侵略者的战斗中,一开始就表现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义:反割台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爱国主义的壮举,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忘的紧要关头,在反对帝国主义侵占祖国宝岛台湾的斗争中,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不分彼此,同呼吸,共命运,相互支持,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过程经历了八一事变,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三个阶段,正式形成经历了七七事变,庐山讲话,国共合作宣言,红军接受改编四个主要事件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5.1932 年 4 月 15 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1933 年初,gcdzg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东北各地崛起。
1934 年 6 月,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6 年 2 月,又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6.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对抗日战争初期战略防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共产党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挺进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没有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抗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
广大的国民党爱国官兵抗击了大批日本部队,使以快速进攻为作战特点的法西斯战争在中国战场被束缚住了手脚,长期抗战得以实现。
表现: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
而如果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失败也就真的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失败,中国也就没有了收复失地和进行反攻的余力,中国可能全部变成日本殖民地了。
战争后期,日军把主要兵力用来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依靠人民的智慧最终打败了敌人
表现:建立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
7.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洛川会议是gcdzg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gcdzg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共产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道路。
确定了gcdzg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gcdzg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
中共七大:大会明确了新党章,规定以md思想为指导思想。
大会还选举了以md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中共七大的召开指明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党内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gcdzg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