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龖龘纛爨灪麤彠嘂嚻龘靐龖龘靐齉 武士彠详细资料大全
武士彠详细资料大全 武士彠[yuē](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开国功臣、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父亲是武华。隋朝大业末年,武士彠为鹰扬府队正,资助
武士彠详细资料大全
武士彠[yuē](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开国功臣、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
父亲是武华。隋朝大业末年,武士彠为鹰扬府队正,资助李渊起兵。唐武德年间,出任工部尚书转荆州都督,加封为应国公,到武则天为皇后时,又追封武士彠为太原郡王。
起初,武士彠娶相里氏为妻,生子武元庆、武元爽。后来再娶杨氏,生下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以及郭孝慎夫人武氏等三个女儿。
武则天称帝后,追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唐玄宗先天年间,武士彠帝号被撤销,封降为“太原郡王”。

基本介绍
本名:武士彠别称:应国公字号:字信明所处时代:隋唐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并州文水县出生时间:577去世时间:635主要成就:一代女皇武则天生父官职: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应国公封爵:追封太原郡王 人物生平,早年时期,追随李渊,建功立业,晚年病死,家庭情况,家族成员,先祖,兄弟,妻子,子女,史籍记载,艺术形象,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武士彠生于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出身并州商人世家,父亲名叫武华。青年时期,武士彠挑担子去各村卖过豆腐又曾和同乡许文宝经营些木材生意,“因致大富”。据《册府元龟》记载:武士彠“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并州和全国一样,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深沉行人略”的武士彠,弃商从戎,在鹰扬府做—名队正。 李渊在隋朝时领兵屯守汾、晋,曾在他家休息,就此成为朋友。后来李渊留守太原,就任武士彠为行军司铠参军。招募的兵集中后,交给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王威、高君雅私下对武士彠说“:弘基等人都违背诏令不随皇上征辽,该当死罪,怎把兵权交给他们?我们应揭发并送他有司治罪。”武士彠说“:两人都是唐公的门下客,若把他们治罪,岂不叫唐公对我们生嫌?”王威等人才心有疑不敢告发。那时,司兵参军田德平想劝王威检举募兵的事,武士彠威胁说:“讨捕兵全都隶属唐公。王威、高君雅没有兵权,只不过寄身于留守之位罢了,能有什么作为?”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李渊兵起,武士彠没有参与商议。后来以大将军府(李渊为大将军)铠曹参军随从平定京师,受官光禄大夫、义原郡公。追随李渊
隋朝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命李渊为并州刺史、河东抚慰大使,让他屯驻在守汾、晋之地镇压叛军。李渊初来之时,暂时起居在武士彠的家里,于是和武士彠增进了感情,遂任他为行军司铠参军。 大业十三年(617年)初,李渊、李世民父子,见隋朝大势已去,决定乘乱起兵,夺取天下。其中武士彠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力劝李渊起事,别再犹豫,并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还说自己曾经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俱以手扪日月,并将自己所撰的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李渊大欢,意以自负。随即广招兵士,全由亲将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统领。这番举动引起了客将王威、高君雅的怀疑,他们私下对武士彠说:“唐公所募兵壮,尽付刘宏基、长孙顺德统管,我等不能干预,为什么?” 武士彠为掩护,便说:“所募新兵,素乏训练,今委以专人,乃治兵之常法!且唐公为今之勋威,受委重责,恐无暧昧之情。”王威半信半疑,又说:“刘宏基、长孙顺德都是征高丽时的逃兵,论罪当死,怎么还交兵给他们?我准备报批朝廷把他捕起来。”武士彠则回答:“他们如今是唐公(李渊)的客卿,如果这么做,会损害唐公的声誉。”因此王威和高君雅虽有疑但未行动。当时司兵参军田德平欲劝王威向朝廷报告李渊募兵的情况,武士彠警告说:“你想清楚,兵将全是唐公的部下,王威跟高君雅只寄坐在这里而已,又不会听他们的,他们能怎么样?”田德平于是就不再说什么了。建功立业
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建立大将军府为行政中枢,武士彠积极参与起兵,并以大将军府铠曹参军,同大军一同攻平长安。李渊称帝后,升任他为库部郎中,将他列入“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被迫禅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贞观元年(627)十二月,利州都督李孝常借进京朝见之机,竟和近卫军官刘德裕、长孙安业等“互说符命,谋以宿卫兵作乱”。阴谋败露,被唐太宗以“谋反”罪杀死。唐太宗遂调升武士彠去利州担任都督。武士彠去利州上任,最早也是贞观二年初。鉴于李孝常的残余势力仍然猖狂活动,武士彠上任利州都督后,“招辑亡叛,抚循老弱,赈其匮乏,开其降首”,时间不长“郡境又安”。受到唐太宗的表扬和奖励。 贞观六年(632),李世民改任武士彠为荆州都督。他在荆州打击豪强,“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使荆州生产发展,“奸吏豪右,畏威怀惠”,唐太宗手敕称誉他的“善政”。在这段时期,武士彠因有卓著功勋,以二等开国功臣得授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不久升工部尚书,晋爵为应国公,并且世代沿袭。晚年病死
贞观九年(635)五月,唐高祖李渊驾崩。武士彠得知讯息,十分悲痛,“因以成疾”。唐太宗屡遣名医诊治,武士彠仍因医治无效而死去,终年59岁。武士彠去世后,唐太宗命并州大都督李世勣主办丧事,棺木及丧葬费用都由政府支给。遵死者遗嘱,把武士彠的灵枢运回并州老家安葬。追赠礼部尚书,谥曰定。 武士彠死后,次女武则天入宫。唐高宗李治,因为武则天为皇后的缘故,朝廷追赠他为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咸亨年间,加赠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配享唐高祖庙廷,列功臣上。武则天监朝,又尊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属,追王五世。武则天称帝后,东都洛阳立武氏七庙,追册为帝,为 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葬在文水的坟墓称昊陵,诸妣皆随帝号曰皇后。先天年间(712年―713年),唐玄宗下诏削去武士彠的帝号,复降为太原郡王,其庙廷也随之而废除。家庭情况
起初,他娶相里氏为妻,生子武元庆、武元爽。第一任妻子死后,在唐高祖李渊的劝说下,又娶杨氏为妻,生有三女,长女武顺,次女即女皇武则天以及三女郭孝慎夫人武氏。由于两个儿子在他死后对后母杨氏无礼,武则天便贬谪两位兄长,并以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之子贺兰敏之为武士彠的后嗣。然而贺兰敏之也行为不检,引起武则天反感,流放而死,之后遂召回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彠的爵位继承人。家族成员
先祖
七世祖:武念,北魏时官至洛阳刺史,封归义候。 六世祖:武洽,北魏时官至平北将军、五兵尚书,封晋阳公。 五世祖:武神龟,北魏时官至祭酒。 高祖父:武克已,北魏时官至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曾祖父:武居常,北齐时官至镇远将军。 祖父:武俭,北周时官至永昌王洛议参将。 父亲:武华,隋朝时官至东都丞。兄弟
大哥:武士棱,唐朝时官至司农少卿,封宣城县公。 二哥:武士逸,唐朝时益州行台左丞,封安陆县公。 三哥:武士让,武则天称帝时,追封为楚王。妻子
荣国夫人 相里氏子女
儿子 武元庆 武元爽 女儿 长女:武顺(623-665)字明则,嫁贺兰安石,封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次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 三女:武氏,名失考,嫁郭孝慎。史籍记载
《新唐书·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册府元龟·卷七·帝王部·创业》艺术形象
任希鸿饰 武士彠《武则天秘史》2011年 房勉饰武士彠《一代女皇武则天》1985年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