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回旋曲式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回旋曲式音乐内容特点

火烧 2023-02-18 01:08:40 1147
回旋曲式音乐内容特点 回旋曲具有活泼热烈的特性,适合表现欢乐的气氛,多用于做舞曲。也可以作为大型作品的其中一个乐章,一般协奏曲最末乐章多用回旋曲式。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个主题至少出现两次,在它的前后有与

回旋曲式音乐内容特点  

回旋曲具有活泼热烈的特性,适合表现欢乐的气氛,多用于做舞曲。

也可以作为大型作品的其中一个乐章,一般协奏曲最末乐章多用回旋曲式。

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个主题至少出现两次,在它的前后有与之形成对比的材料。

前面介绍的带再现单二部、三部以及带再现复二部、复三部曲式,都具有"循环"的特点,因为它们的第一主题都出现了不止一次,中间也都插有不同的材料。

但更加典型的循环结构是回旋曲式。

扩展资料

主要类型

1、单主题回旋曲式

单主题回旋曲式在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作曲家库普兰、拉莫、当德里厄、达坎等的作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种回旋曲大多是单一形象的标题性作品,它具有宫廷贵族优雅的艺术风格。

单主题回旋曲式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主题短小,段落较多,段落性比较强,没有连接部和尾声。

18世纪后半叶的回旋曲,多半以对比主题为基础,它适于表现形形色色的同性质的形象。

歌唱性主题和舞蹈性主题的对比,活跃的舞蹈形象和安静的舞蹈形象的对比,热情洋溢的形象和优美抒情的形象的对比,是这种回旋曲中常见的对比类型。

对比主题回旋曲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主题的规模大,段落少,通常包含5段 (ABACA),各个插部(B、C)和主部(A)形成对比,主部再现时可以运用变奏或变形的手法,插部和主部之间常有连接部,并往往扩大到展开部的规模,曲终用尾声作总结,有时主部及其再现之间,可以连续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插部,除了主部多次再现外,同一插部有时可以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

2、组曲性回旋曲

组曲性回旋曲,是19世纪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回旋曲。

其中主部和各个插部形象的对比更为鲜明,并在速度、节拍,织体写法和体裁特点上也形成对比。

回旋曲式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回旋曲式音乐内容特点

近代回旋曲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等套曲的终乐章或独立器乐曲。

声乐作品也常采用回旋曲的形式,特别是歌剧中的咏叹调,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姻》中费加罗的咏叹调,就是著名的回旋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也是小回旋曲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旋曲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