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操起兵時的六員大將:生前功勛卓著,死後全部配享曹操

火烧 2022-12-12 01:31:22 1048
曹操起兵時的六員大將:生前功勛卓著,死後全部配享曹操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曹操在洛陽行刺董卓失敗,歷盡艱險逃回家鄉陳留之後,向四方州郡發布矯詔,豎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號召天下諸侯共同出兵勤王,拯救

曹操起兵時的六員大將:生前功勛卓著,死後全部配享曹操  

曹操起兵時的六員大將:生前功勛卓著,死後全部配享曹操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曹操在洛陽行刺董卓失敗,歷盡艱險逃回家鄉陳留之後,向四方州郡發布矯詔,豎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號召天下諸侯共同出兵勤王,拯救朝廷社稷。作為發起人,曹操也在家鄉陳留正式舉義起兵,招兵買馬,以實際行動為討伐董卓聚集力量,在同鄉衛孝廉的資助下,拉起了一支五千餘人的隊伍,形成了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並憑此成為了關東十八路諸侯之一。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相比於士兵來說,將領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支隊伍能發揮多大的能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將領的能力,一隻老虎帶領一群羊那麼這就是一群老虎,一隻羊帶領一群老虎那麼這就是一群羊。曹操的這支隊伍,毫無疑問是一群老虎,在後來討伐董卓的軍事行動中,曹操這支兵馬發揮了重要作用,就是最好的證明。
具體到曹操最初的這支五千餘人的隊伍裡面,除了領導人曹操智勇兼備外,其實還有六員大將,當時他們都不起眼也不出名,因為當時的曹操也只是初露鋒芒而已。然而,這最初投奔曹操的六員大將,不管是在正史還是野史中,無一不是戰績赫赫,名垂青史,為魏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身後榮光無限。
《三國演義》中記載的最初投奔曹操的六員大將,分別是: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與正史差別不大。原文如下:
一日,有一個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又有一個山陽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操皆留為帳前吏。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於外方;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數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餘來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
樂進
樂進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是曹操麾下的著名戰將,從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近30年,先後從征或領軍針對呂布、劉備、袁紹、關羽的軍事行動,並屢立戰功,在影響深遠的官渡之戰、逍遙津之戰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曹操最為信賴的將領之一,後於218年逝世,243年配享曹操廟庭。
李典
李典是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儒將,正史中其跟隨曹操是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期間,最初也不是武將而是文官,後來逐漸轉為了武將,先後在曹操平定河北、荊州等地的過程中多次立下戰功。《三國演義》中的博望坡之戰是諸葛亮出山之後的首戰,劉備聽從安排大敗夏侯惇、于禁、李典,而在正史中卻並非如此,此戰和諸葛亮沒有關係,是劉備大破夏侯惇、于禁,而李典因為識別了劉備的計謀而沒有中計,並在戰鬥開始後出兵救出了夏侯惇及于禁。在後來的合肥之戰中,李典更是主要參與者之一,是大敗孫權的重要功臣。李典為人淡泊名利,尊重讀書人,很有有長者風範,可惜的是在三十六時即英年早逝,可以算是曹操的一大損失,243年配享曹操廟庭。
夏侯惇
夏侯惇是最早追隨曹操的將領之一,勇武過人,在征討呂布時被射瞎了左眼。其雖然身為武將,但為人謙虛,喜歡學習,經常向人請教學問,日常生活儉樸,不置辦產業,死後家無餘財。在曹操陣營中,夏侯惇更多的時候是為曹操鎮守後方,讓曹操得以安心在外領兵征戰,其在地方當政期間多有政績,民間多有好評,220年魏國建立後不久病逝,233年配享曹操廟庭。
夏侯淵
夏侯淵是最初追隨曹操的將領之一,也是曹操陣營中最擅長征戰的將領之一,一生征戰四方,早年參與過官渡之戰立有戰功;後來四處為曹操平定各地叛亂,是掃平關中與西涼割據勢力的主要將領,戰將無數戰功彪炳;晚年為曹操鎮守漢中與劉備對峙,在219年的定軍山之戰中被黃忠所殺,243年配享曹操廟庭。
曹仁
曹仁在曹操舉義起兵時就跟隨曹操,先後跟隨曹操征討袁術、陶謙、呂布、劉備、袁紹、馬超等人,期間立功無數,是曹操最為信賴的將領之一。在關鍵的襄樊之戰中,曹仁率軍死守樊城,抵擋住了關羽的猛烈攻擊,對日後的三國鼎立產生了巨大影響。曹丕代漢建魏後,任命曹仁為大將軍、大司馬,將全國的軍事大權交給了曹仁,可見信任之深。可惜的是,在223年的濡須口之戰中,曹仁不聽勸阻最終導致魏軍慘敗,曹仁在戰敗後不久便去世了,233年配享曹操廟庭。
曹洪
曹洪在曹操起兵時就跟隨曹操,在討伐董卓的滎陽之戰中曹操慘敗遭遇生命危險,在危難時刻曹洪讓曹操騎自己的馬先走,是曹操的救命恩人。在關鍵的官渡之戰、漢中之戰中,曹洪均為守勢,均擊退了來犯之敵,在漢中之戰中更是斬殺了劉備兩名將領,軍事能力卓著。不過,曹洪為人十分吝嗇,曹丕沒當皇帝前曾向曹洪借錢,曹洪拒絕了曹丕,曹丕當了皇帝後找了個由頭要把曹洪殺了,多虧太后及皇后求情,曹洪得免於一死,曹丕的兒子即位後曹洪又得到重用,曹洪與232年逝世,是曹操陣營中比較年長的人之一,243年配享曹操廟庭。
綜上,此六人中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與曹操是親戚關係,可見曹操最初的軍事構成中宗親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也符合古代的宗族和家族特色,此四人也多為曹操陣營中的後方鎮守大將,屬於曹操比較親近和信任的軍事力量,其鎮守的地方多為軍事重鎮,比如夏侯淵、曹洪鎮守的漢中,曹仁鎮守的襄樊等。而樂進、李典則是憑本事吃飯,在曹操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下,其憑藉著自身的硬實力屢立戰功,獲得了相對應的地位和待遇,雖然在信任程度上比不上前述四人,但是在成就上卻一點不遜色,不愧於名將之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