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元璋燕王 朱元璋驾崩前,为何三次发问“燕王来否”?

火烧 2023-02-25 02:49:09 1070
朱元璋驾崩前,为何三次发问“燕王来否”? 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历史上最具有血性的皇帝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无疑让汉人从元朝的“黑暗”中走了出来。在元朝时期,汉人是受到压迫的。不过在明朝建立

朱元璋驾崩前,为何三次发问“燕王来否”?  

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历史上最具有血性的皇帝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无疑让汉人从元朝的“黑暗”中走了出来。在元朝时期,汉人是受到压迫的。不过在明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地位得到了上升,同时朱元璋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举的整治吏治,让百姓走上了富裕的生活。这就出现了历史上的洪武之治。朱元璋作为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一员皇帝,在各个方面都是拥有功绩的。不过朱元璋虽然完美,但是也有缺点,就是朱元璋发动了洪武四大案。

洪武四大案的出现,让当时明朝的官员人人自危,要知道当时的洪武四大案,让朱元璋杀掉了上万人。这样规模的杀戮,也是受到了后人的诟病。虽然杀戮太多,可是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的吏治是非常好的。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宰相制。

取而代之的则是内阁首辅制。话说回来,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无疑是众多皇子中最为优秀的。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担忧就出现了。古代的时候,为了皇位大打出手的情况是数不胜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不得不担心皇位的接班人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皇位争夺,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皇位的传承不能够有丝毫马虎。举个例子来说,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可是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将太子杨勇废除,这直接导致了晋王杨广登基。后面的事情就是众所周知的了。

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将隋朝推向了灭亡。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史上,杨广也是有功绩的,但是杨广的功过只能够让后人去评说了。话说回来,朱元璋为了避免皇位争夺,是想了很多办法的。最终的办法就是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朱允炆。

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奏效了,但是朱元璋仍然是有担心的。众所周知的是,明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藩王,明朝的朝廷是需要养着这些藩王的。藩王制度看似没什么,可是藩王众多之后,问题就出现了。藩王人口太多,加剧了明朝的财政支出。

这也成为了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朱元璋为了防止皇位争夺,将皇位传给孙子是没错的。可是朱元璋万万想不到,朱允炆即位后,就开启了削藩。这无疑让各个藩王有了忌惮之心,此时的燕王朱棣开始不安。于是就发起了清君侧。最终朱棣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可是在朱元璋驾崩之前,朱元璋就有了这样的担忧,就是燕王朱棣的势力过大。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将兵权笼络在自己的手中,朱元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结果朱元璋将兵权交给了自己的皇子,这就有了类似历史上的“分封制”,也就是各个藩王。

朱元璋燕王 朱元璋驾崩前,为何三次发问“燕王来否”?

朱元璋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朱允炆将来会面对皇位的威胁。于是朱元璋生前就授意了朱允炆可以削藩。不过朱元璋万万想不到,朱允炆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这样的表现无疑是操之过急了。

朱元璋驾崩的时候,曾经连说三句:“燕王来否?”此时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位回答的,这是为何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朝分封的藩王,没有朱元璋的圣旨,是不可以进宫的。同时朱元璋下旨,死后藩王不可以进京吊唁。为的就是防止这些藩王,以吊唁为名,趁机争夺皇位。

这时候朱元璋最放不下的就是燕王朱棣。之所以当时没有人回答朱元璋,根本原因就是朱元璋知道朱棣在南京城之外,可是朱元璋没有改诏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武百官要说回答了,恐怕朱允炆登基之后,这些人就是第一个被处死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