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菩 佛陀解“菩”是什意思
佛陀解“菩”是什意思 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菩 【典介】《婆塞戒》,七卷。北・昙谶。又《善生》、《婆塞戒本》。系佛善生大乘婆塞戒 在家戒 ,此展,明布施等六度波蜜。全容分集、菩提心、悲、解等二十
佛陀解“菩”是什意思
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菩
【典介】《婆塞戒》,七卷。北・昙谶。又《善生》、《婆塞戒本》。系佛善生大乘婆塞戒(在家戒),此展,明布施等六度波蜜。全容分集、菩提心、悲、解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本的重心,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戒即出自此品。
【典原文】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欲知一切法真故,大故,心固故,多度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修行大乘。――《婆塞戒》

【文解】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菩,大智慧即大,亦即佛智。此明菩之。明菩之五:
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此菩求智的。
世人求事,都不外乎求安、免苦,及求知得智慧之二,世人的一切欲望不外此二。而菩宇宙有、法界法的求知,此即最高上的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言:“法相,唯佛佛乃能究了知”。
二、大,即福、智足尊之。
二、心固。心修行,不免遭遇困,要心志固,才能彼私欲,以志向固,才能定今後的趣向。
四、多度生,菩,皆度生。
五、不惜身命,菩度生而受身,生引而受身。菩度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施,既度生受身,如手足目等皆可施,悭惜心,乃至度生而施生命。
什能做到如此的布施,因菩真能照五皆空,即人我已,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我相布施自己的身命、等,不有任何的吝惜之心。
以上的次序:菩求智慧等而心,既心、更修行,如此方菩,能救度的生。
很赞哦!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