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市场决定性 清朝入關之前的決定性戰役,明朝宏大工程被毀

火烧 2022-04-23 18:32:29 1053
清朝入關之前的決定性戰役,明朝宏大工程被毀 導語:朝代更替的發展,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因為中國的政治制度還沒有達到最優解,所以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即使是強大的明朝,也沒能逃脫中國歷史發展的規

清朝入關之前的決定性戰役,明朝宏大工程被毀  

導語:朝代更替的發展,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因為中國的政治制度還沒有達到最優解,所以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即使是強大的明朝,也沒能逃脫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可是到了明朝,中國的各項政治體制已經完善了不少,只是朱元璋開創的祖制以及傳統儒家思想禁錮了一定的發展,明朝的滅亡,其實是官員腐敗導致的。隨着明朝國家積弊過多,到了崇禎年間,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直接表現出的現象是西北流賊的禍亂、東北女真部落的崛起、朝廷黨爭的紛擾等等。在這些現象中,東北的女真部落確實是直接影響大明王朝統治的主要威脅。

因為女真部落占據了東北全境,而且具有一套與明朝政治體制相仿的制度,其軍事實力遠遠強於明軍。但是,女真政權卻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關寧錦防線。這道由孫承宗設計的鋼鐵防線,抵御了女真部落入侵中國的野心,就連後金開國皇帝也在關寧錦防線戰敗而亡。孫承宗被清軍殺害後,這條關寧錦防線依然矗立在明朝的東北邊境,使清朝政權只能望其項背。隨着歷史的發展,關寧錦防線出現了轉機,清朝的國力得到了長足發展,清軍下定決心要拔除關寧錦防線,一場大戰即將展開。明朝與清朝的較量,以及歷史的走向,將由一場大戰決定。

關寧錦防線的構建

女真部落本是東北地區的游牧民族,在明朝開國之後,分散的女真部落相繼投靠明朝,並與明朝進行邊市貿易。在貿易的促使下,明朝得以與北方民族和睦共處,北方邊境的威脅也就此解決。

但是由於官員的任用不當,以及貿易中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所以導致了東北邊境地區發生了混亂。再加上部分游牧民族的首領想追求更高的貿易額,所以東北邊境的戰爭時斷時續。

清軍士兵

到了萬歷年間,為了解決東北邊境的戰亂,明軍將領李成梁率領明軍四處征戰,打壓有實力的少數民族。李成梁精通兵法,善於練兵,其訓練出的遼東鐵騎,在東北邊境所向無敵,再加上李成梁用兵詭異,致使每戰必勝。

可是無敵的李成梁卻暗中培養了哈努爾赤的勢力,由此成為了明朝東北邊境的勁敵。哈努爾赤在李成梁那里學會了詭異的兵法和管理士兵的方法,沒過多久,滿洲八旗馳騁東北地區。先後統一了女真部落,並打敗了蒙古部落和明軍,占領了沈陽地區。

孫承宗像

到了天啟年間,後金政權時刻威脅着明朝京城的安危,為了維護東北邊境,孫承宗臨危受命,踏上了遼東的土地。在對地形進行分析後,孫承宗決定以錦州、寧遠、山海關為主要防御城池,構築關寧錦防線,來抵御滿洲八旗的進攻與威脅。

滿洲八旗無法逾越的鴻溝

"以遼土養遼人",是關寧錦防線的關鍵。第一,為了防御滿洲八旗的入侵,需要長期調集軍隊來與女真軍隊作戰,這是由明軍的軍事體制決定的。每當規模較大的戰事發生時,都由朝廷來統一調度地方軍隊參與作戰,其目的是遏制地方軍權過大以至於威脅中央權力。而遼東地處東北邊境,長期調度無異於勞民傷財。所以,以遼東本地人來守衛遼東,可以減免軍事調度的問題。

關寧錦防線

第二,女真軍隊對於東北地區的入侵,導致大部分遼東人無家可歸,只能同災民一起,流入華中境內。以土地為生的遼東人進入華中,再加上貧富差距過大,地主豪強所占土地遠遠大於地方農民,所以遼東人進入內地,無異於走向另一個深淵。通過孫承宗的挽留,大部分遼東在關寧錦防線內幫助屯田,由此解決了遼東地方軍隊的軍糧供給。

第三,遼東人民風彪悍,再加上故地被侵,有很強的戰斗實力與戰斗熱情。相比於朝廷調度的地方軍隊,由於是受命征調,所以戰斗積極性不高,在他鄉作戰,也不願拼盡全力。以及軍隊的腐敗,朝廷調度的地方軍的戰斗力很成問題。在孫承宗的建議下,選拔優秀將領,來訓練遼東人,可以大幅度提高遼東地方的軍事實力。再通過對滿洲八旗戰斗力的分析,與滿洲八旗相抗衡的最好戰斗方法,就是訓練一支同樣強大的騎兵與之抗衡。在袁崇煥的努力下,關寧鐵騎就此誕生,在戰場中與滿洲八旗幾乎勢均力敵。

市场决定性 清朝入關之前的決定性戰役,明朝宏大工程被毀

關寧鐵騎

第四,將遼土作為賞賜將士的財物。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下,農民無疑成為了最終的稅收對象。再加上中國文化以農田為基本,所以農田成為了中國人眼中最值錢的東西。為了使軍隊增強戰斗力,豐厚的賞賜是軍士為之賣命的直接動力。而此時沈陽失陷,大部分國土被女真部落占據,以此重新進行田地分配,無疑加強了戰斗賞賜的高額度,由此直接提高了明軍的戰斗力。

在孫承宗聰慧的調度下,遼東邊境面貌一新,往日頹廢的明軍,使滿洲八旗也開始膽寒。但是由於朝廷內部黨爭的原因,孫承宗並沒能見證關寧錦防線最光輝的時刻。反而是當時一位不起眼的小將,使關寧錦防線走向了輝煌。

袁崇煥像

孫承宗因為黨爭下台,後金軍隊緊接而來。大部明軍望而生畏,立即逃竄,只有袁崇煥率領明軍固守寧遠城池。袁崇煥憑借城牆的優勢,以新式大炮來打擊後金軍隊。從未見過大炮威力的後金軍隊由此吃了很大教訓,哈努爾赤也因此負傷而死,在城牆與大炮的結合下,滿洲八旗從此不敢隨意入犯明朝邊境。

繞道蒙古入侵京城

哈努爾赤之後,皇太極開始負責後金政權。在歷史之中,皇太極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天才,他的智謀與野心,使他不安於東北之地。奪取中國之地,是皇太極一生的夢想與野心,雖然他生前沒能實現,但是清朝確實入了主中國,統一了天下。在清朝入主中國之前,也離不開皇太極的努力。

皇太極像

通過各方調度,皇太極也意識到了關寧錦防線的強大。在地圖上苦苦思索之後,皇太極決定繞道蒙古,從而攻取明朝京城,以達到滅亡明朝的目的。可是明朝的國力此時還在,繞道蒙古,後金軍隊還要面臨高大的京城城牆,城牆之後,還有威力強大的大炮。

關寧錦地區

繞道蒙古,確實是後金軍隊的壯舉,但是卻無法消滅明朝的統治。因為繞道蒙古,所率領的軍隊戰斗力畢竟有限,對防務周到的京城難以做到有效打擊。雖然在軍事上沒有取得成果,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住了明朝的實力。使明朝不僅要面對隨時來自東北方的威脅,還要時刻警惕西北地方的流賊。疲於奔命的明朝朝廷,因此加速了明朝國本的流失。

進攻戰術的改變

在崇禎年間,清朝軍隊先後三次繞道蒙古入犯明朝京城,但是都沒能取得有效進展。在繞道蒙古的戰略上出了問題,皇太極意識到,只有打破關寧錦防線,清軍才能長驅直入,從而推翻明朝的統治。

到了崇禎十三年(1640),皇太極通過積極准備,率領大軍包圍了錦州,只求啃下塊"硬骨頭"。駐守此地的,是明軍悍將祖大壽,他曾隨袁崇煥數次打敗清軍的入侵,在軍事上完全不遜色於袁崇煥。

明朝軍隊

面對清軍的重圍,祖大壽立即向朝廷稟報,請求大軍支援。而皇太極所等待的,就是明朝的援軍。既然城池打不下來,就只能以消耗戰來消滅明軍的戰斗力,而此時清朝的國力在皇太極的積極治理下,也直線提升,圍困錦州的戰役,持續了兩年之久。

通過歷次戰斗經驗教訓,皇太極發現清軍在野戰中有着明軍難以匹敵的優勢。雖然明軍的關寧鐵騎可以與滿洲八旗相抗衡,但是關寧鐵騎畢竟是少數,而滿洲八旗的人數遠遠大於關寧鐵騎,所以在野戰中,明軍沒有優勢。其次,清軍不善於攻城作戰,因為明軍的大炮過於強大,進攻城牆,沒有太大辦法,只能硬着頭皮上,所以清軍攻城時往往損失巨大,而且還起不到實際作用。

錦州古城

通過戰斗的反思,皇太極意識到,圍點打援無疑是最好的戰略方式。以此來慢慢蠶食關寧錦防線,明軍也無計可施。可是明朝朝廷並沒有意識到清軍設計的陷阱,明朝朝廷只想到如何保住關寧錦防線。由此,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向錦州進發,明軍在東北最後一支精銳大軍踏上征途。

明軍將領的相繼投降

洪承疇畢竟是一員悍將,對於兵法,其也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清楚,明軍的十三萬大軍,只是一個虛數,真正具有戰斗力的軍隊人數,不到一半,而此時圍困錦州的清軍,也有十二萬之多。所以直接與清軍相抗衡,明軍必敗無疑。

在兩方實力相差無幾的情況,戰場上的廝殺已經解決不了問題,戰火開始以錢糧為資本,在火速燃燒。兩軍相持不下,比的,便是兩國國力。在這場戰爭較量下,明朝就已經注定了失敗,關於原因,有以下兩點。

《大明劫》劇照

第一,西北、東北兩地同時用兵,以至於財政消耗極大,往往是入不敷出,明朝財政早已出現財政赤字。為了提高稅收,對全國上下加稅,無疑加劇了農民的不滿情緒,明朝的政治根基由此動搖。

第二,官員體制的腐敗。導致明朝財政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便是官員的腐敗,為了提高官員的黑色收入,壓榨百姓,謊報財務,以公謀私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中央也難以有效制止官員的腐敗,由此國家的財政收入成為了大問題。

祖大壽石像

在明朝朝廷的多次催促下,洪承疇無奈率先出擊,由此兵敗被俘。祖大壽與洪承疇相繼投降於清朝,關寧錦防線就此瓦解。京城與清朝之間,從此只有一道山海關相隔,大明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

結語: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國家興亡的奧秘在於人才的選用以及人才所能發揮的能力。明朝朝廷雖然擁有不少強悍的武將,可是朝廷並沒有給予其足夠的發揮空間,由此導致了明朝的滅亡。而清朝遇到了能文能武的皇太極,以及其偉大的夢想,所以清軍在最後戰勝了明軍,攻陷了關寧錦防線。當兩軍實力相差無幾,相持不下時,軍事戰爭變成了財政戰爭,誰的綜合國力更加雄厚,誰便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再講深奧一些,明朝的滅亡或許便是天時已盡,但是對於這種天時的考究,又難以確立。所以,關於明朝的滅亡之因,有諸多因素。相反,清朝的統治更加清明,所以其最後統一了中國。

參考文獻:

張廷玉《明史 卷二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孫承宗)

趙爾巽《清史稿 卷二百三十七 列傳二十四》(洪承疇)

《清史稿 卷二 本紀二》(皇太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