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明朝有名的太监,明朝和清朝有哪些著名太监?

火烧 2022-07-08 11:58:22 1114
明朝有名的太监,明朝和清朝有哪些著名太监? 明朝和清朝有哪些著名太监? 郑和: 1371年-1435年 :明朝成祖三宝太监, 航海探险家。 王振: 明朝第一名当权宦官,引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 刘瑾
明朝有名的太监,明朝和清朝有哪些著名太监?

明朝有名的太监,明朝和清朝有哪些著名太监?  

明朝和清朝有哪些著名太监?

郑和:(1371年-1435年):明朝成祖三宝太监, 航海探险家。

王振: 明朝第一名当权宦官,引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 刘瑾:明朝时当权宦官,后被处凌迟处死。 魏忠贤: 明朝时宦官,以败坏朝政著名。 安德海: 清朝慈禧的最爱。后来出京办货,到山东被巡抚丁宝桢以祖训逮捕处斩。 李莲英:清朝后继安德海另一当权太监。

明朝名声较好的宦官有哪些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请列举明朝几个最出名的太监

11 王振:文人太监 谋略制胜

苦心经营,获得宠信 大权在握,排除异己 昏君佞臣,惑乱天下 罪恶滔天,死有余辜 12 刘瑾:恶贯满盈 危害大明 费尽心机,夺得大权 为除异己,费尽心机 专横跋扈,无以复加 贪得无厌,中饱私囊 擅权天下,恣意妄为 奸宦伏诛,死有余辜 13 魏忠贤:市井之徒 拜九千岁 出身贫贱,不甘平庸 野心勃勃,刻意钻营 阴险狡诈,作威作福 擅权乱政,残害忠良 权势熏天,无恶不作 罪有应得,畏罪自杀

明朝的好太监

最伟大的太监(不是它想当太监的)及航海家“郑和”(以前叫马三保,朱棣叛乱时他当过左掖军将军(不重要))。张敏,纪贵妃的儿子朱佑木堂就是他保护的,朱见深梳头时感叹他没有儿子,他说:“陛下,偶知道偶说了一定会死,但偶还是要说,你有儿子了!”之后朱见深有了皇子,但他却吞金自尽。冯宝(与张居正和李太后合作的),王承恩(陪崇祯而死的那个)。

后面的有些简练。O(∩_∩)O哈哈~,我一个学生能说成这样不错了。

明朝有哪些大太监?

有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

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扩展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皇帝受到来自外朝文官集团(包括带兵武将)的威胁,另一个是皇帝个人权力与文官集团权力的对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王振汪直 刘瑾魏忠贤

明朝大太监都有谁 全一点

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有名的宦官有汪直、尚铭、梁芳、钱能、韦兴、陈喜、王敬等人。

明朝太监的阉割过程是怎么样的 明朝有哪些有名的太监

明朝太监如下:

一、郑和 二、王彦 三、昌盛 四、兴安 五、金英 六、覃昌 七、萧敬 八、高凤 九、刘瑾 十、孙洪 十一、毕真 十二、毕云 十三、张诚 十四、张永 十五、杜甫 十六、王玉 十七、孙彬 十八、萧平 十九、陈奉 二十、陈矩 二十一、魏忠贤 二十二、刘若愚 二十三、侯显 二十四、王景弘 二十五、尹凤 二十六、黄俨 二十七、海寿 二十八、亦失哈 二十九、王瑾 三十、范弘 三十一、阮浪 三十二、阮安 三十三、王振 三十四、成敬 三十五、郑同 三十六、曹吉祥 三十七、怀恩 三十八、汪直 三十九、钱能 四十、梁芳 四十一、阿丑

明朝太监权利道都有多大

刘瑾 刘瑾是明朝第一大宦官,生于1451年,死于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当时有“立的皇帝”之称。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正德五年被凌迟处死。

魏忠贤 魏忠贤也是明朝著名的宦官之一。魏忠贤,原名李进忠,生于1568年,死于1627年,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zs 汪直 汪直是明代权宦之一。广西大藤峡瑶族人,入宫后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 王振 王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字美旭,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后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锤杀。 冯保 冯保是明朝太监,明朝著名改革家,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驾崩时通过篡改遗诏成为顾命大臣。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清朝(423)明朝(3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