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欧阳修生平详细讲解 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幼时而孤,有贤母荻杆画地育教。宋仁宗天圣八
欧阳修的生平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幼时而孤,有贤母荻杆画地育教。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以诗唱和。
后入朝任馆阁校勘,范仲淹因事遭贬,他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后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
在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前,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文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
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反对“太学体”。
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
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
此外,他还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柳开等人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欧阳修
很赞哦!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