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出过皇帝吗 京味十足的山東孔廟:連皇帝都要給面子,卻是儒家的一場悲劇
京味十足的山東孔廟:連皇帝都要給面子,卻是儒家的一場悲劇
近幾年隨着中國地位日漸提高,西方許多國家民間熱衷學習孔子文化,很多人試圖通過這位偉大的思想家瞭解東方古國的文化,在這個大浪潮下,就連山東曲阜的孔廟也火了一把。
今天的曲阜在現代化上並沒有取得太多令人刮目細看的成績,但在曲阜的這片土地上卻誕生過多位影響中國歷史的偉人。較有重量級的比如皇帝軒轅,但後世影響最大的便是孔子。而在曲阜的文化產業裏,圍繞着以孔子爲主題的文化內容佔比最高,其中表現最搶眼的便是中國第一大孔廟。
孔廟有着濃濃的“京味”,金色的屋瓦,硃紅色的牆壁,泛着紫禁城相同的味道,這就要從孔廟的歷程說起。孔廟建於公元前478年,後歷經多個朝代擴建,才形成了今天佔地327畝的超大面積,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同列入爲中國乃至世界三大古建築羣。
明清兩代的朝廷,對孔廟擴建、修繕極爲大手筆。現在我們看到的孔廟整體建築風格,有很大一部分是當年皇帝允許仿建北京紫禁城。這一特殊待遇,也揭露了儒家在歷史上最風光也最悲哀的結果。
自漢代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成爲了最正統的學說。從積極意義上看,統一思想在某種程度上結束了紛爭,有利於統一。但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儒家成爲了帝皇家控制天下的思想武器。
事實上,儒家作爲中國文明最偉大的學說,其倡導的思想基本上都是積極的。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只把儒家一些有利於統治的學說放大,並與封建統治融合成爲一把鋒利的思想武器。所以從統治者集團利益上說,作爲儒家學說的聖地孔廟,是他們表演的舞臺。

除了大筆的金銀財寶用來拓建,建設精美的建築外,歷朝皇帝最喜歡在孔廟大作文章,並用石碑刻下銘文自己做過的事蹟。高級一點,有才學的皇帝,比如說最愛寫詩弄文的乾隆就在孔廟裏留下《故宅井贊》御書碑,被視爲珍貴的文物。
所以孔廟雖然影響甚大,歷史悠久,但這千年來帶着濃濃的統治者味道,其實是有違背儒家學說的初衷。以至於今天到孔廟,都有一種錯覺,這裏好像是一個“紫禁城”的下屬“學院”。但回望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皇朝統治,是儒家成就了皇權,還是皇權成就了儒家,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不過對於中國家長來說,這裏仍然是思想教育的殿堂,祈福牌上掛滿家長祈福孩子學業有成的希望,便是對孔子最大的認可和尊敬。
千年封建統治已成絕唱,祭孔也再度恢復過來,新時代的中國已走向世界前沿,也許對於今天的儒家才是最好的時代。【圖片爲攝影師Xiquinho Silva,獨家授權去驢行,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