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 小历史与大历史赵世瑜理论和实践从哪儿划分

火烧 2022-05-09 11:30:09 1036
小历史与大历史赵世瑜理论和实践从哪儿划分 如今,社会史研究可以说是仍是历史研究领域中最具活力的领域,而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可以说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各地之间差异显著,

小历史与大历史赵世瑜理论和实践从哪儿划分  

如今,社会史研究可以说是仍是历史研究领域中最具活力的领域,

而区域社会史的研究

可以说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

各地之间差异显著,

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

“把中国从空间上分解为较小的、较易掌握的单位”

“以区域、

省份或是地方为中心”

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是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而赵世瑜的

《小

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年版,以下简称《小历史与大历史》

)就是这么一部专门以区域社会史的切身实践探讨

区域社会史的理念与方法的专著,本文试就该书的内容及相关理念进行初步的评述和探讨。

《小历史与大历史》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 小历史与大历史赵世瑜理论和实践从哪儿划分

一书是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

所共同主编的《历史·田野丛书》中的一部。

全书共分为“学术史·理念·前瞻”

“传说与

区域历史”

‘国家’所在的地方”

“小历史与大历史”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均为作者按某

种形式和逻辑编排起来的论文集,全书最后还附录有以“政治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为

题的作者的访谈录。

事实上,

从这四部分的名称上我们对作者的区域社会史的理念可见一斑:

作者通过关注大众信仰和民间传说等进行区域社会史的实践,而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国家”

角色的存在,试图通过对“小历史”

(即局部的、常态的历史:如个人性的、地方的历史,

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大历史”

(即全局性的历史:如改朝

换代、治乱兴衰的历史,重要的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等)

20

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是一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与一

般综述性文章不同的是,

该文

“试图以研究者的自身认同或从其作品中传达出来的研究视野

和问题意识,作为梳理百年社会史发展的分类基础”

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社

会史著作的“研究视野和问题意识”的分析,厘出了社会史研究由“眼光向下”到“自下而

上”

这样一种研究思路的转变。

同一般综述性文章单纯地综述研究状况不同的是,

作者在该

文中还有着自己的意识倾向:

即对于区域社会史这一研究方法或者说研究理念的推崇。

作者

在对社会史的研究状况、社会史的理念和方法思考的同时,着力反思了区域社会史的理论。

同样的倾向我们在第一部分的另外两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