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创建的清华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陈岱孙教授于1928年出任系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称“清华经管学院”, Sc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创建的清华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陈岱孙教授于1928年出任系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称“清华经管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Tsinghua SEM)成立于1984年,jr教授担任首任院长(任期:1984-2001)。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现任院长是经济学家白重恩教授。2013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名第一。
清华经管学院现有会计系、经济系、金融系、创新创业与战略系、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市场行销系等7个系,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套用经济学等4个一级学科均有博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量经济等3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点。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也设在清华经管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中国内地商学院。学院的使命是“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高端定位、强大师资、国际化"是清华经管的重要特色。

2014年4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师生校友重聚共叙活动举行。
基本介绍
中文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英文名: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经管学院(Tsinghua SEM)创办时间:1984年类别:公立学校类型:综合属性: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所属地区:中国北京主管部门:清华大学主要院系:经济系,会计系,金融系 学校地址:中国 北京主要奖项:AACSB、EQUIS、CEMS 首任院长:jr现任院长:白重恩 发展历史,学院发展,学院使命,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生源情况,培养体系,实验中心,学科建设,本科项目,海外学生交换,硕士生项目,博士生项目,MBA项目,EMBA项目,学院领导,历任院长,现代领导,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社团活动,交流合作,顾问委员会,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相关新闻,
发展历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源流可以追溯到1926年成立的经济学系。1928年陈岱孙教授担任经济学系系主任,直至1952年的院系调整,经济学系并入其他院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79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清华大学设立经济管理工程系。 198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前国家总理jr教授担任首任院长(任期:1984-2001),2006年—2018年学院院长是钱颖一教授,2018.8至今现任院长为白重恩教授。 2000年10月成立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由四十余位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以及国际著名学者等组成。jr教授担任荣誉主席,前高盛集团董事长兼执行长、美国前任财长帕尔森先生和BP集团执行长约翰·布朗勋爵先后担任主席。顾问委员会作为学院和世界联系的纽带,在推动学院跻身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同时,也推动了学院教育项目的国际化。 2014年4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师生校友重聚共叙活动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总理jr发来重要来信。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副校长谢维和、党委副书记史宗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David Schmittlein),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Dominic Barton)等与近4000名清华经管学院师生、校友共同参加了活动。学院发展
(1)源流: 1926年:清华大学经济系创建; 1928年:陈岱孙教授出任系主任; 1938年:二战期间并入西南联大,1946年恢复; 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经济系并入其它高校。 (2)前身:1979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建立,开始招收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0年:招收首届本科生。(3)历程: 1984年:经济管理工程系扩建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jr教授担任首任院长; 1985年:建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86年:获得"系统工程"和"技术经济"博士授予权; 1991年:全国首批试办MBA学位教育,招收首届MBA学生; 1994年:学院成立十周年,jr教授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经管学院; 1997年:学院迁往由利国伟夫妇捐资建成的伟伦楼;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国际MBA”招收首届学生。 1998年:获得“数量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博士授予权; 2000年: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jr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博士授予权;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合作培养的金融财务MBA项目正式创办,这是国内第一个被教育部批准的金融方向的专业硕士项目。 2001年:赵纯均教授接任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数量经济学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哈佛商学院合办的“清华-哈佛高层经理研修项目”正式开办。 2002年:成为国家首批正式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教育的学校之一;由伍舜德先生捐资的清华大学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中心教学大楼--舜德楼落成。 2003年: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隆重举办了建院二十周年庆祝活动; 2005年: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兼任院长。 2006年:钱颖一教授出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学院获得“理论经济学”和“套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获得管理教育国际顶级机构AACSB认证的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量经济学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成为唯一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中国内地大学商学院。学院使命
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正在发生迅速而深刻变化的中国呼唤著众多经济类、管理类英才。成立于1984年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而努力。Our Mission To advance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leader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基础设施
师资力量
清华经管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全职教师120多人,绝大多数教师有在国外学习研究的经历和企业实践经验。自2002年起,学院聘任了20多位海外特聘教授,他们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世界一流水平的课程,并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学院每年开设的经济与管理课程有340多门,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政府高官、企业领袖为学生举办的各类课外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150余场。名誉教授(按姓氏首字母为序) 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保罗·华伯格讲席教授 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芝加哥大学大卫˙洛克菲勒杰出服务讲席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刘遵义(Lawrence J. Lau):中信资本副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第六任校长(2004-2010) 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Adams University讲席教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闵建蜀(MUN Kin Chok):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81-1984,1987-1993)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麦维克政治经济学讲席教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丹尼尔·瑞奇(Daniel L. Ritchie):丹佛Temple Hoyne Buell基金会总裁;美国丹佛大学第十六任校长(1989-2005) 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袁宝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1985-1991)生源情况
在招揽全国至少半数状元的清华大学,录取的四五十名文理科高考状元中,有18人投到经济管理学院门下。为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点,在本科招生中学院多年坚持文理兼收的原则,吸引了全国高素质的学生,每年都有十多名各省市高考第一名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的状元至少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又有1/3至1/2选择清华经管。2008年,清华经管学院统招的188名本科新生中,有23名状元。2009年的182名新生中有状元18人。两年间,选择清华经管的各省份前10名分别是83人和77人。在2010年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招收23名各省文理科状元 。培养体系
学院具有完整的学科设定和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06年10月,清华经管学院在校学生3716人,其中大学本科生835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10人,博士研究生293人,工商管理硕士(MBA)学生1600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600人,约占清华大学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国内最大的MBA和EMBA培养基地。清华经管学院的毕业生是国内外咨询、会计、金融、信息等专业机构以及各类企业青睐的对象。高层管理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经济管理学院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院积极借鉴并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教学方法,开创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培训教学体系,先后举办各类高级管理培训项目500多期,3万多名学员从清华经管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实验中心
清华经管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院设有现代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基地、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零售研究中心等多个重要的研究中心。其中,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院还拥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套用经济学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清华经管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172项,国家各部委项目400多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达一千多万元。每年获得的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数在全国同类学院中连续多年位居第一。学科建设
清华经管学院的教学项目分为:本科、硕士、博士、MBA项目、EMBA项目以及高级管理培训项目。 清华经管学院学科水平国内领先。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金融系、经济系、会计系、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市场行销系、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技术经济与管理系等8个系,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套用经济学等4个一级学科均有博士点,其中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学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点的数目在全国管理学院中是最多的。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排名第二,工商管理学科整体水平排名第一。清华大学MBA教育项目在全国MBA教学合格评估中排名第一。本科项目
简介 培养目标 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生项目遵循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原则,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一流经济管理人才为办学目标。 办学特色 2009年秋季,学院开始实施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这个方案的理念是既要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又要为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充分条件。新方案引入三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作为本科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把因材施教落实为具体的优秀人才培养计画;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想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并贯穿与整个本科生的培养过程。这个方案延续了清华百年办学中的优良传统,结合了经管学院的特点,又吸收了国际上优秀大学的经验。 与此同时,学院大力推进本科教育的国际化,50%以上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授课,有60%的学生大三秋季学期有机会会被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学习。毕业生中近50%在国内或者出国深造,就业学生人均获得至少3个录用通知,就业单位包括国内外著名金融服务机构、咨询机构、跨国公司、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等。海外学生交换
经管学院长期以来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在课程设定、师资力量、交换学习等各方面都在快速地发展。学院有87所交换合作院校,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中。 北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加拿大毅伟商学院…… 欧洲:苏黎世大学、维也纳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圣加伦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 亚太: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硕士生项目
硕士生项目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套用经济学
金融学
国际贸易学
数量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会计学
技术经济学
企业管理
博士生项目
博士生项目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套用经济学
金融学
国际贸易学
数量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会计学
技术经济学
企业管理
MBA项目
2012福布斯中国最具价值在职MBA项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三; 2012福布斯中国最具价值全日制MBA项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四。EMBA项目
清华经管EMBA项目目前设定了三个教育项目,分别是综合EMBA项目、未来科技项目以及清华-INSEAD EMBA双学位项目(TIEMBA)。 清华经管EMBA自2002年开办至今,2005年,清华经管EMBA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EMBA教育的首次评估中成绩突出。2007年以来,清华经管EMBA连续六次蝉联《经理人》杂志“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榜首。学院领导
历任院长
前总理jr 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任期:1984-2001) 赵纯均教授 赵纯均教授 清华经管学院第二任院长(任期:2001-2005) 何建坤教授 何建坤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第三任院长(任期:2005-2006)现代领导
院长 钱颖一 钱颖一教授 常务副院长 陈国青 陈国青 党委书记 杨斌 杨斌 党委副书记 陈章武 陈章武 副院长 廖理 副院长仝允桓 党委副书记朱岩 院长助理 毛波 院长助理 曲庆 院长助理 钱小军 院长助理 朱恒源学位评定委员会
清华经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经济、管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16人) 委员:李子奈、仝允桓、钱小军、钱颖一、陈国青、杨斌、宋逢明、蓝伯雄、陈小悦、夏冬林、金占明、陈国权、王高、廖理、蔡继明、张阿玲 主席:李子奈 副主席:仝允桓、钱小军 秘书:朱玉杰学术委员会
清华经管学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陈国青、陈剑、陈晓、姜彦福、李子奈、宋逢明、仝允桓、魏杰、吴贵生、赵平、赵纯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任:陈国青 副主任:吴贵生 秘书:孙荣玲社团活动
经管学院本科生现设有经济协会、信管协会、金融协会和会计协会等四大协会,组织日常的学术交流活动。 “冬情”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生节。每年12月中下旬,都会在大礼堂举行“冬情”汇演,届时,大一以上的各个班级都将有节目演出,如DV、歌舞、舞台剧等节目形式。2009年12月26日晚7点至12点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大礼堂因百年校庆维修)成功举办了第13届冬情晚会,大一新生第一次参与演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交流合作
交流合作是清华经管学院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与一批世界一流商学院在管理教育方面建立了合作,汲取一流商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来加强自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学院还同国际上知名顶尖的公司和非盈利机构在研究和教学支持方面进行了极为广泛的合作,为学院培养面向国际的优秀管理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众多跨国企业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支持建设了若干国际水准的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提供了大量专业性讲座以及学生实践的机会。学院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法国HEC、史丹福大学商学院等50所世界各国最好的商学院建立了管理教育合作和学生交换伙伴关系。这些合作为学院借鉴国际最先进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际合作伙伴与合作项目清华经管学院长期以来和国外一流的商学院保持广泛的高水平的合作,合作伙伴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国际MBA培养、中国金融中心建设、师资交流)、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层经理管理培训、师资交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师资交流、保险专业课程合作)、巴黎HEC商学院(高层管理培训、师资交流)、美国史丹福大学商学院(合作研究、师资交流、学生交流STEP项目)美国华盛顿奥林商学院(师资交流)、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伟毅商学院(师资交流、案例培训)、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和风险投资方面的高层培训项目)、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硕士项目、传播管理项目)、世界银行(澳大利亚董事学院合作的上市公司董事培训项目),以及欧亚美其他国家的知名院校的广泛合作。一些国际知名公司为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供支持: 加拿大CIDA项目支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德国的SAP公司联合西门子公司支持的企业资源规划(ERP)实验室; 美国英特尔公司支持的电子商务实验室; 英国路透集团为金融工程实验室捐赠“市场2000金融信息服务系统”; 皇家飞利浦电子集团捐赠了计算机显示器设备。 合作与发展办公室为适应与外部的合作需要,学院成立了合作发展办公室,作为将外部资源引进到学院,并将学院的资源介绍到外部的重要渠道,使学院在建立研究中心、设立讲席教授、资助学生交换项目和设立学生奖、助学金等方面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使学院与外部社会互惠合作、共同发展的纽带与桥梁。中国建设银行清华讲席教授基金为支持经管学院培养高素质的经济、金融和管理人才,中国建设银行于2007年7月在经管学院设定“中国建设银行讲席教授基金”。顾问委员会
2000年10月,在学院首任院长jr教授的积极推进下,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成员包括国际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或执行长,世界知名商学院院长,以及中国政府及财经部门的领导人。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jr担任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lk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高盛公司前执行长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任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2000年-2002年),英国BP集团前执行长约翰·布朗勋爵(Lord Browne of Madingley)任第二任主席(2003年-2007年),沃尔玛百货公司执行长李斯阁(H. Lee Scott)任第三任主席(2007年—2009年)。 现任主席为清华经管学院全球领导力项目负责人兼教授、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院理事会主席、高盛集团前联席总裁约翰·桑顿(John L.Thornton)。 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以来,努力践行其使命,为把清华经管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出谋划策。委员会提出学院发展的战略规划建议,帮助学院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并帮助学院建立了若干研究机构,对学院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由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以及国际著名学者等近五十人组成。顾问委员会由经管学院首任院长jr教授担任荣誉主席,高盛集团董事长兼执行长汉克·帕尔森(2000年-2002年)、英国石油公司集团前执行长约翰·布朗(2002年-2007年)先后担任主席,现任主席为沃尔玛百货公司总裁兼执行长李斯阁。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担任副主席。顾问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召开过八次会议: 2000年10月6-7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 2001年4月27-28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第二次会议; 2002年6月7-8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第三次会议; 2003年10月30-31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第四次会议。 2004年11月3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第五次会议。 2005年11月2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第六次会议。 2006年10月31日,顾问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第七次会议。 2007年10月31日,顾问委员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第八次会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6-2017) 名誉主席 jr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1984-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98-2003) 名誉委员 约翰·布朗勋爵 L1 Energy(英国)公司主席/华为技术(英国)有限公司主席/英国BP集团前执行长 亨利·保尔森 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 高盛集团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李斯阁 BDT Capital商业顾问委员会主席/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前总裁兼执行长 王岐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主席 吉姆·布雷耶 Breyer Capital创始人兼执行长 副主席 邱勇 清华大学校长 委员 玛丽·博拉 通用汽车公司执行长 鲍达民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 劳埃德·布莱克费恩 高盛集团董事会主席兼执行长 庞约翰爵士 沃达丰集团前董事长/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长 薄睿拓 百威英博全球执行长 常振明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吉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 清华大学前校长 陈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 蒂姆·库克 苹果公司执行长 杰米·戴蒙 摩根大通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戴德立 英国BP集团执行长 德尼·杜威 安盛集团董事长 马克·菲尔兹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威廉·福特 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执行长 冯国经 冯氏集团主席/ 利丰有限公司荣誉主席 克里斯多夫·高尔文 哈里森街资本公司主席、执行长兼联合创始人/ 摩托罗拉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吉尔菲·盖瑞特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 卡洛斯·戈恩 雷诺-日产联盟总裁兼执行长 郭台铭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兼总裁 诸葛睿 苏黎世保险集团执行长 莫里斯·格林伯格 美国史带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AIG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顾秉林 北京市科协主席/ 清华大学原校长 郭树清 山东省省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 何晶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执行长 出井伸之 Quantum Leaps公司创始人兼执行长/ 索尼集团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艾文·雅各布 高通公司创始人兼荣退执行长 穆泰康 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亨利·克拉维斯 KKR投资集团联席董事长兼联席执行长 乔纳森·莱文 史丹福大学商学院院长、菲利普·奈特讲席教授 理察·莱文 Coursera执行长/ 耶鲁大学前校长 李泽楷 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长 李荣融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任 柳传志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想集团(Lenovo)创始人 刘鹤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 刘士余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楼继伟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安东尼克·卢克希奇 智利卢克希奇集团董事长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 马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马化腾 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长 埃里克·马斯金 哈佛大学亚当斯大学讲席教授/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董明伦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麦可·迈克纳曼 伟创力集团执行长 塞勒斯·密斯特里 塔塔集团董事长 埃隆·马斯克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执行长兼产品架构师/ SpaceX执行长兼首席设计师 SolarCity董事长 萨提亚 · 纳德拉 微软公司执行长 尼廷·诺里亚 哈佛商学院院长 卢英徳 百事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布莱恩·罗伯兹 康卡斯特NBC环球集团董事长兼执行长 罗睿兰 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执行长 大卫·鲁宾斯坦 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联席执行长 大卫·施密特雷恩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 苏世民 黑石集团董事长、执行长兼联合创始人 李思拓 诺基亚公司董事长/ 芬安全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 麦可·斯宾塞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约翰·桑顿 巴理克黄金公司董事长/ 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 范伯登 壳牌集团执行长 雅各布·瓦伦堡 瑞典银瑞达集团董事长 王大中 清华大学原校长 杨敏德 溢达集团董事长 赵纯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 周小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马克·扎克伯格 Facebook公司创始人、主席兼执行长中国企业研究中心
根据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2000年7月成立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作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理论阵地,通过开放式的研究,汇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关注中国企业管理问题,传播理论研究成果和企业的成功经验,以便促进中国企业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加强国际国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企业改革和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为把清华大学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研究中心设立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并实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 研究中心下设由中心主任领导的学术部和行政部。研究中心学术部具体负责研究项目的筛选和申报,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研究经费的估算及申报,学术交流活动的筛选和申报,学术会议的申报、组织与安排,研究中心期刊的组稿、编辑及发行等学术活动。研究中心行政部具体负责研究中心人事和档案管理以及研究中心的各种文秘工作等日常行政事务。研究中心下设若干按专业和学科划分的研究室。研究室在各自专业和学科领域组织研究人员从事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接受企业的委托研究。研究中心欢迎海内外热心于中国企业研究的各界有识之士以及企业向研究中心捐赠研究经费。相关新闻
lk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0年年度会议隆重举行,这也是该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十一次年度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lk在中南海会见了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的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顾问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大中与其他顾问委员一同参加了会见。 2013年10月2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3年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这是该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14次年度会议。本次会议共有31位委员参加。会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新任主席、凯雷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David M. Rubenstein)主持。 钱颖一院长从学院三年战略规划的进展、学院治理与制度建设以及三十年院庆三个方面向委员们报告了学院的工作进展。钱颖一院长说,清华经管学院要在三年战略规划(2013年-2015年)中更好地践行学院“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的使命,做到拥有一流的教师、学生和校友。随后,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三年战略规划中的六项重点工作以及取得的进展,包括建楼、资深教授、博士项目、经济学科、与大学融合和全球战略。顾问委员们一致肯定了学院在过 去 一 年来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将会给予学院更多的支持。 很赞哦!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