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董鄂妃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火烧 2023-02-14 18:00:21 1082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

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却写道:“当时顺治皇帝疯狂地爱上了一名军人的妻子,不可抑制。这名军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与顺治起了争执,顺治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这名军人就死了,军人的妻子进了宫,册封为妃,后又立为贤妃。”显然,这名军人即是博果尔。当时,只有册封皇后时才立诏书,宣布普天同庆并大赦天下,但册封董鄂妃时全用上了这些礼节,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与珍爱了。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宫不久,就产下顺治第四子,和硕荣贝勒,然而,厄运也随之而来。顺治父亲皇太极的五名皇后和妃子都来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为顺治选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侄女,后来于顺治十年被贬为静妃。不久,孝庄的侄孙女入主东宫,但显然不得顺治欢心。董鄂妃当时地位仅次于皇后,却是满人,这触怒了孝庄。

董鄂妃分娩后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前去。谁知,又传来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从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于顺治十七年病逝。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出殡后,顺治就接受了剃度。

为顺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绑着送至孝庄面前,即将被烧死,忽然传来了顺治已蓄发的上谕。顺治被迫重登宝座,却于顺治十八年正月驾崩,死因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个月。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帝怎样与董鄂妃认识的

史书并未记载顺治帝如何与董鄂妃相识,只记载了她成为顺治帝妃子,并十分得顺治宠爱。

董鄂氏为八旗著姓(满语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清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军官,顺治二年以后,鄂硕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驻扎,这使得他的子女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对孩子们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娴静气质美,而且悟性极高。董鄂氏的才学在当时入关之初的满洲世家女中,可谓是寥若晨星,已经熟读经史子集的少年天子,又焉能寻觅到知音,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帝为什么那么爱董鄂妃

首先,顺治帝从小被多尔衮压制,叛逆心极强,而他的皇后是由于政治原因而由多尔衮挑选的蒙古格格。所以顺治从心里就排斥。

其次,由于少年的压抑,皇位和性命随时都有危险,还有对汉人文学素养的培养,使得顺治帝比较敏感,感情丰富。 再次,应该有其父皇太极的遗传,皇太极对顺治帝的姨妈一往情深,相当专情。 最重要的是,董鄂妃蕙质兰心,善解人意,对大多数男人来说都具有相当的杀伤力,情窦初开的顺治帝遇到这样尽善尽美的女人,自然是一见倾心。而董鄂妃的博学多识又为寂寞的皇帝增添了知己的乐趣。 亦情亦友亦亲人,应该是男人的最佳选择吧。

顺治皇帝真的是为了董鄂妃出家吗?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有福而又福薄的人。说他有福气是他6岁就即了皇帝位,说他福薄是他无福消受这至高无上皇位,24岁时便早早地消失了,那么,顺治皇帝到底是为爱出家当了和尚,独守青灯了此一生还是真的驾崩了呢?后世人称他为少年天子。可是,他短短的一生却充满传奇色彩。  清崇德八年(1643)清太宗皇太极溘然病逝。由于太宗死得太突然了,后世还没能预作安排。一时间,八旗内剑拔弩张。一方以睿亲王多尔衮为首,另一方以肃亲王豪格为首,双方所掌握的力量差不多,而且各不相让。太宗还未入葬,八旗将士就要互相残杀,血溅宫庭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的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暗中活动,使多尔衮出人意外地宣布退出竞争,表示拥立庄妃所生的福临为皇帝,从而使两黄旗将士必立先帝皇子的意愿得了到满足,作为长子的豪格也无可奈何,因为那时清朝还没有确立立长之制。  福临被立为帝时才6岁,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充任辅政王,实权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后来多尔衮又排斥了济尔哈朗,自任摄政王,大权独揽,成为不戴皇冠的皇帝。但多尔衮也短命,顺治八年他也突然死去,时年39岁。这时,14岁的福临得以亲政了。  可以这么说,福临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自他亲政近十年间,不但真正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任务,而且采取了宽厚的与民生息政策,使数以百万的流离失所的明朝遗民复归农桑,为清朝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这位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的顺治皇帝在个人生活问题上,却不像处理军国大事那样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而是举止失措,进退维谷。顺治八年,他举行大礼,将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立为皇后,仅过两年,就把这位聪慧乖巧、天生丽质的皇后给废了。顺治十一年,他又和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之女举行了大婚礼,并立为新皇后。一生之中举行两次大婚,在清朝历史上也只有顺治一个人。到了顺治十五人,又借故把第二个皇后也给废了。在顺治在位的不到二十年中,一共娶了十九个妻妾,几乎一年一个,妻妾就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那么,到底什么人才能合乎他的心意呢,只有一人,谁呢?就是董鄂妃。  福临和董鄂妃的爱情十分感人,他的死也也和这个情字脱不了干系。对于董鄂妃,顺治帝是真心相爱,不管他心情如何不好,只要一见到董鄂妃,立刻云开日出,眉开眼笑。他们相敬如宾,互相理解和尊重的至情至爱和平常百姓人家一样。董鄂妃是以妾的身份进入皇宫的,但是,顺治却郑重其事,仿佛娶皇后,竟然诏告天下,被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晋封皇贵妃。然而,他们的甜蜜爱情却没有长久,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皇贵妃董鄂妃不幸病故,顺治帝痛不欲生,仿佛天崩地裂,一时不敢面对现实,为止,顺治帝为董鄂妃停止理朝五天。不久,他又亲自给礼部下了一道圣旨:奉圣母皇太后之懿旨:‘皇贵妃协助我处理后宫,有几年之久,她有才德应该给予表彰,让天下人都知道。在她的管理下,皇宫次序走向规范化。可是,天不佑人,让她英年早逝。她的突然西行,我的心疼痛难忍,哀悼不已。应该追加皇后的封号。用来表示我对她的表彰和遵崇。’朕秉承圣母皇太后的旨意,特地采用追封办法,并加封谥号,谥号是: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至于加封皇后应举行什么样的典礼,你们礼部要认真、详细、从速商议并交给朕审核。这道圣旨一颁布,立刻引起朝野哗然,人们不经要问:这个董鄂妃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得到这样天高地厚之恩?  据文人笔记和民间传说讲,洪承畴南下时,江南一片混乱,投降清廷的高杰手下在乱中闯入冒辟疆家,劫走了董小宛,高杰为了讨好清朝,他们把董小宛献给洪承畴,洪承畴见董小宛花容月貌,不敢自用,献给皇帝顺治,从此,顺治的皇宫中便六宫粉黛无颜色。可是,清朝宫廷中,从来不允许汉族妇女入宫,顺治帝为了既能占有董小宛,又不会引起朝廷内外的议论,就给董小宛赐姓为董鄂氏。  董鄂妃通情达理,顺治对她用心太专一,以至于在他的眼中只有董鄂妃,而没有其它人。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的心也随之而去,整天以泪洗面,茶饭不思,眼神呆滞,陷入悲痛之中,三个月后,顺治帝在不满二十四岁的有为之年,毅然削发为僧,到五台山出家。    顺治的离家出走,置大清江山于不顾,使清宫上下议论纷纷,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庄妃只得匆匆对外宣布:顺治皇帝驾崩。但是,不久,人间还是流传了这样的说法,堂堂大清皇帝为了一个女人削发为僧的故事。  据说康熙亲政后,曾经以进香为由,多次到五台山探望顺治,希望顺治帝能回到宫中,但是,顺治帝不为所动,对着佛像,敲着木鱼,在香烟缭绕中思念着远在天国的董鄂妃

清朝初期,董小宛和顺治帝的董鄂妃是同一个人吗

董小宛与董鄂妃不是一个人。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董鄂氏为八旗著姓(满语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清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军官,顺治二年以后,鄂硕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驻扎。

董鄂氏的才学在当时入关之初的满洲世家女中,可谓是寥若晨星,已经熟读经史子集的少年天子,又焉能寻觅到知音,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扩展资料:

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

女主人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满腹经纶传给了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闺女不但模样儿俊秀,脑子还十分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

董鄂妃

董鄂氏身为八旗名门闺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据史料记载,她从小颖慧过人, 有一个特别的天赋就是读史书过目不忘,董鄂氏天性慈爱,有见识,识大体,她的作为好像只能用佛教信仰才能解释,每次顺治看奏折时,有重要的内容,草草看过后,就随手扔在一边了。

董鄂妃提醒他应该仔细看,不能忽视;每当顺治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又连忙拜谢,并解释说:后宫不能干政。每当顺治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每当顺治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毫无例外地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

顺治每次听翰林院的官员们讲课结束后,回到寝宫时,她一定会打听讲课的内容,他也会再给她讲一遍,顺治每次讲给她听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她她的小夫妻,而在于理性的相互促进。

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董鄂妃也往往为他们说情。临终时还惦念秋决囚犯的生命,董鄂妃向来不信佛教,顺治有时用一些禅宗经典来告诉她,而且为她解释《心经》的深层含义。

因此成了她推崇尊敬的至宝。专心研习禅学。参悟探究“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董鄂氏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每次遇见顺治,就总举出这句话:顺治每次都笑而不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小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献皇后

顺治为什么喜欢董鄂妃

因为顺治和董鄂妃之间有爱情啊。顺治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天子,相貌堂堂,喜欢汉文化,举手投足之间温文尔雅,董鄂妃喜好读史书,擅长书法,因此,董鄂氏像汉女一样温文尔雅,有股知性美,俩人互相吸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所以顺治喜欢董鄂妃。

说到皇帝对女人的宠爱,一般人就会想到这女人定是美若天仙,而在野史笔记的描述中,董鄂氏也确实是美丽动人。只是,董鄂氏究竟长得什么样,已不得而知,但考虑到旗人家的女孩,都得先参加选秀,落选后才能嫁人,那么,顺治和董鄂氏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选秀中。

而董鄂氏的落选,说明她的相貌并不是特别出众,毕竟那时的顺治还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天子,与其他年轻的满洲贵族一样,美色才是他对异性关注的重点。当然,人都会变,比如顺治。作为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身在北京的顺治,慢慢对汉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学汉语,读汉学的经史子集。

书读多了,也就慢慢有了精神上的追求,顺治对他身边那些满蒙出身、又不读书的女人,也就愈发看不上眼。尤其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女人虽然已美艳著称,但在顺治眼中,她自私、善妒又爱慕虚荣,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而博尔济吉特氏虽然是孝庄的亲侄女,但眼见着顺治心意已决,而这个侄女也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孝庄最终同意废后。只是,孝庄给顺治选的第二个皇后,是她的侄孙女,又是一个从来不读书的女人,顺治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这一切根源在孝庄。大草原出身的孝庄对汉文化并无好感,对顺治读各种经典本就是反对的,在此影响下,能入孝庄法眼的女人,大体上是什么样子,大家也就能想象的到了。也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渴望红颜知己的顺治,在命妇更番入侍后妃时,偶然撞见了董鄂氏。

具体情节虽已不得而知,但董鄂氏从小就随父亲驻在苏杭一带,还喜好读史书,擅长书法,因此,董鄂氏像汉女一样温文尔雅,这股知性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顺治。而读过书的顺治,谈吐必定不凡,很可能也一下子吸引住了董鄂氏。

毕竟据汤若望记载,董鄂氏的丈夫是个武夫,夫妻之间怕是没什么共同语言,而读过书的董鄂氏也会有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两个渴望知己的人擦出了火花,精神上的追求,让两人成为了情投意合的有情人。而董鄂氏入宫后,也没让顺治失望,她的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成为顺治最好的精神慰藉,顺治对董鄂氏也就愈发的宠爱。

不过,天不遂人愿,这段感情最终以董鄂氏早逝、顺治得天花而死告终,成为让后人扼腕的爱情故事。

扩展资料: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

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清代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参考资料:董鄂妃-百度百科

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

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董鄂妃所出、仅三个多月的儿子夭折了。顺治帝很明显的爱屋及乌,伤心欲绝。

朱元璋从“重八和尚”走向“明太祖”之路倾注多少心血与艰险?而顺治却是一位想做和尚的天子!他那句“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入帝王家?”一出,个性十足也! 他信奉佛教取法名“行痴“,法号”痴道人“(这个时候他最心爱的皇子还未夭折,最钟爱的董鄂妃也活得好好的),行痴行痴,玉林秀(高僧)为他准备了十几个字,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痴字”?也源于他多愁与羸弱的性格。 顺治帝与多尔衮:童年时期,忍受摄政王多尔衮的长期压迫。这其中多尔衮和顺治母亲孝庄太后的关系到底如何,众说纷纭,虽然史料鱼龙混杂,野史尤为不可信,但谁都不能否认的是,孝庄的确下嫁给了皇父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死后,顺治对其大肆起底报复追诉罪状的行为都证明他对多尔衮不是一般的恨。而这些又决定了他与母亲的关系不可能亲近。政治上推行满汉一家却遭到满臣的反对,满朝汉臣与满臣矛盾重重。总之一切不如意使忧郁的顺治对做皇帝这件事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而董鄂妃的存在,是他活着的唯一依靠。 四阿哥和董鄂妃相继去世,这世上唯一懂他的人去了。既然尘缘已尽,何不出家? 顺治皇帝简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顺治皇帝无疑是个异端。他的另类,他出生、死亡、爱情、功过,短暂的一生,却都带着传奇的色彩。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顺治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审时度势,更张成法祖制,且倚重汉官,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清代初期从他亲政开始逐渐鼎盛起来。 顺治皇帝还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痴情的皇帝。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学,深爱董鄂妃一样。因为痴迷佛学,他甚至要放弃皇位,皈依佛门。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传说,几百年下来经久不衰。 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历史学家们否决。还有一个版本则真实性比较高,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但限制是13岁到16岁,而董鄂氏18岁才进宫。所以可以断定,董鄂氏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皇宫的。 董鄂妃简介: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因为这个,便注定了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悲剧。顺治皇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 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皇帝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史可查,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天下人分享,给予董鄂妃他所能给予的极致。顺治真正视为国色天香、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少年天子对董鄂妃的恩爱逾常。 一是晋升之速和典礼之隆。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即九月二十八日再晋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恩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二是尽改恶习、专宠一人。 董鄂妃宛宁怎么死的? 董鄂妃宛宁怎么死的?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后,更是一病不起,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当时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为了表达他的悲痛,顺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 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命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去哭陵。并亲手撰写了饱含深情,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回忆了董鄂妃的种种往事,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欢喜与哀痛,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表达。顺治死后,陵墓旁葬着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顺治为什么出家?顺治出家之谜:董鄂妃一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是消极厌世。在董鄂妃去世的当月,他就为自己举行了剃度仪式,据说还取了个法号叫“行痴”,一心想遁入空门。这遭到当时他母亲孝庄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顺治皇帝无奈只好让自己的身边的太监替自己出家。最后,心爱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 董鄂妃真实画像,董鄂妃到底有多美?能让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见,董鄂妃绝非一般女子。那么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顺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妩媚”这个词来形容。也正是这个形容词,让文人墨客们臆想,满洲女子很少有称得上“妩媚”的。董鄂妃的母亲应该汉族的江南人,否则怎么可能生出这般绝尘的女子。可惜,清代存有许多嫔妃的画像,却唯独没有董鄂妃的。更奇怪的是,顺治皇帝本人非常擅长绘画。他的山水画,以及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都堪称一绝。还尤其擅长人物速写,据说有一次,他看见一大臣,忽然命令其跪下,这位大臣吓出一身冷汗。顺治对他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当即画了一幅画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这位大臣转惊为喜,请顺治将画像赐给自己,顺治却笑而不答,随手将画像付之一炬。可见,顺治皇帝的画画甚为不凡。可是,也许是经久失传,或者是其它原因,偏偏没有董鄂妃的画像流传下来,因此,董鄂妃的容颜自然也成了个千古之谜。 董鄂妃与顺治帝滴纯爱情故事:顺治皇帝一生,有很多无奈,他壮志难酬,治国理念得不到支持;他无力自主的婚姻,不能把自己最爱的人封为皇后,这些都给予了他无限的伤感。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顺治皇帝在没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纵情于声色,董鄂妃进宫后,少年天子忽然转了性子,专情起来。正所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想知道,在几百年前,顺治皇帝和董鄂妃那该是怎样惊世骇俗的相遇,谱写了这样刻骨悲壮的爱情故事。两个如此相爱的人,虽然不能活着白头偕老,死后能葬在一起,终也算美满了。 虽然董鄂妃的容颜是个迷,但我想,也许她不一定是倾国倾城,顺治所爱的,并不是她的外貌。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蒙古知名的美人。却在最后因为性情刁蛮、奢侈无度而落得个被废的下场。顺治皇帝之所以这般宠爱董鄂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据顺治在《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我想,这些就是董鄂妃能得到天子爱情的真正原因。顺治皇帝如此深情的回忆董鄂妃的往日种种,可见,董鄂妃的离世,确实给予这个少年天子致命的打击。一个女子若是太受皇帝宠爱,在历史上则容易留下骂名。董鄂妃却是个例外,在她陪伴顺治皇帝身边的时候,顺治皇帝从未怠慢国事。他励精图治,安邦定国。反而是在董鄂妃死后,他才万念俱灰。可见,董鄂妃不但是他的红颜知己,还是他精神的支柱,董鄂妃一离世,顺治皇帝所有意志、所有在尘世中的留恋都跟着消散了。 顺治与董鄂妃:在《少年天子顺治篇》也是近年来电视剧中难得的佳作。剧中痴情的天子,温婉娴雅的董鄂妃,仿佛真是其人一般。对其中一场戏尤其记忆深刻,顺治皇帝问重病弥留之即的董鄂妃“冷吗?”,董鄂妃回答“冷”。顺治连忙给董鄂妃盖上一层被子,又问“还冷吗?”,董鄂妃又回答“冷”,顺治又盖上一层被子,问“还冷吗”,董鄂妃回答还是“冷”,顺治只好把董鄂妃抱在怀里,可是董鄂妃仍是不断的说“冷”。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几乎崩溃,手足无措,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喊“我没办法了啊”。身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始终挽留不住心爱之人的生命。

顺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是怎么死的(即董鄂妃之子)?

顺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是夭折而死的。

顺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没有名字,只有封号,他的母亲是孝献端敬皇后也就是董鄂妃,在他刚出生的时候顺治皇帝很是高兴。

并且举办了盛大的典礼来迎接这个孩子的到来,但是在四皇子出生的几个月以后就很不幸的夭折了。

扩展资料:

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欢喜至极,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对这个孩子出生后的待遇甚至超越嫡出,之后更是大赦天下。

皇四子出生时顺治颁行天下的大赦诏书但是这位皇子出生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这个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的爱子为和硕荣亲王,在清朝宗室十二等封爵中为头等爵位。不仅如此,还在京东蓟县的黄花山下,专为这位爱子修建了一处荣亲王园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荣亲王

董鄂妃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故事(57)顺治帝(1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