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苏州拙政园的历史简介和文化 苏州虎丘塔的历史

火烧 2022-10-26 14:13:06 1106
苏州虎丘塔的历史 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1956年

苏州虎丘塔的历史  

虎丘塔

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后毁。

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

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

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

1956年重修时,在第三层夹层内发现石函、经箱、铜佛、铜镜、越窑青瓷莲花碗等大批珍贵文物。

虎丘塔现高47.5米,塔身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

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亩塔。

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扩展资料:

苏州拙政园的历史简介和文化 苏州虎丘塔的历史

建筑结构

虎丘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

塔高47.7米,塔身全砖砌,重6000多吨。

塔系平面八角形,每个面上都有一扇门,七级。

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

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

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

虎丘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该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

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丘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