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佛教和道教能一起拜吗 中国的佛教中一共有多少个佛?

火烧 2022-06-12 04:31:38 1252
中国的佛教中一共有多少个佛? 中国的佛教中一共有多少个佛?佛无处不在 ,这其实是让你把佛家和佛教区别开 , 佛教的祖尊是乔达摩悉达多 , 他创立了佛教 ,开悟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 ,度化众生的世界叫做

中国的佛教中一共有多少个佛?  

中国的佛教中一共有多少个佛?

佛无处不在 ,这其实是让你把佛家和佛教区别开 , 佛教的祖尊是乔达摩悉达多 , 他创立了佛教 ,开悟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 ,度化众生的世界叫做娑婆世界 。但佛教只是‘佛’这个世界或者这个概念的一小部分 。 佛家远远涵盖了佛教 ,并非佛教里的才叫佛 , 而是靠佛法修炼觉悟了的人都叫佛 。 就和道家道教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道教是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创立的 , 被称为道祖 , 其实就是道教的先祖 ,而道家远远涵盖了道教。 所以佛教也好道教也好 , 单说这个教 , 佛道肯定是有定数的 。 但说到佛家或者道家 , 那就没定数了。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千佛洞?

中国现有7个千佛洞:1、千佛洞位于拉稍寺西北约一公里的天然巖洞,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因壁画千佛而得名。 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故俗称七佛沟。巖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分为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洞内原有七窟,现残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清秀,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水帘洞石窟已架设了悬崖栈道,加固了河堤护坡,并对游人开放。 行佛洞高约20米,深约500米,主要有三厅(千佛聚会厅、万年国画厅、八仙醉乐厅)和五室(吉祥室、聚会室、仙壁室、宝剑室和醉仙室)组成。“千佛聚会厅”由千余尊形似小石佛的画面组成,“万年国画厅”由三大幅10米见方的壁画组成,一幅如江河奔腾,一幅如天马行空,另一幅则有山有水,有亭榭楼阁,色彩、层次均搭配得当,天工巧作,令人叫绝。千佛洞建筑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面有山门。正殿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南北两则建有配房,砖木建筑。正殿为一有斗拱的硬山顶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许高的释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阔三间,绘有佛说法图,18罗汉等塑像;后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寺院的西南搭有戏台,供庙会组织的戏班所用。2、西千佛洞 敦煌境内还有一石窟,它位于鸣沙山的西端,莫高窟的西端,敦煌城的西端,也开凿在党河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因此,被称之为西千佛洞。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逶迤蛇曲的沙山,西千佛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 西千佛洞规模虽小,但风光绮丽,环境幽雅。这里白杨参天,松柏苍翠,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如同世外桃源。洞窟前边的党河古道虽已干涸,但有一条晶莹清澈的涓涓小溪,叮叮咚咚,在窟前缠绵而去,好像为古老的石窟弹奏著美妙的乐曲。石窟内艳丽夺目的壁画、妙趣横生的故事、神态逼真的佛像,更给这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层神祕的面纱。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艺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存北魏至宋代17个洞窟。其中一至三窟为唐代窟,四至八窟为魏代窟,十六窟为晚唐窟,其他洞窟因风化模糊,时代难以辨认。其洞窟形制及壁画艺术风格与莫高窟同时作品相同。开凿年代因无纪年题记和确切记载,故无从考知。但从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卷所记佛龛之文中推断,西千佛洞的建立年代至少与莫高窟为同一时期。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眩子故事”和东段绘“牢度叉斗圣变”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体现出它的独特艺术价值。 3、 棋盘千佛洞 棋盘千佛洞位于叶城县西南棋盘河谷的砂崖上,当地有人称为“姑娘洞”。相传古代有个皇后生了个公主,算命先生说姑娘红颜薄命,必须到山洞里才能避灾,于是皇帝在棋盘河谷的砂崖上开凿了十来个洞子,让姑娘住在洞里生活,“姑娘洞”由此得名。 这仅仅是一种传说,其实,从洞窟的形制和洞内残存的壁画来看,这是一处古代留存下来的佛教遗址,开凿时间至迟在10世纪以前,距今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棋盘千佛共有10余个洞窟,大小不一。是分布于我国最西部的千佛洞之一。高低错落,洞窟均为单室,构造比较简单,呈方形或长方形,最大的洞窟,长4.4米,宽3.9米,最小的仅2平方米。洞内四壁平整,高3―3.5米。顶部为拱状或覆斗状。洞内遗蹟遗物已经不多,在有的洞内可以看到残缺不全的佛龛,佛座和用红、绿、蓝、黑、赭等色绘制的壁画。这处千佛洞对研究佛教东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附近曾出土镌有汉文和阿拉伯文的铜钱、单耳罐、双耳红陶罐和石磨盘等4、五台山千佛洞 千佛洞又称佛母洞,位于南台东南的山脉。从台怀寺庙丛集区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云寺,转向西入沟登山路五里,就到了千佛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顶处有一段巖壁,右侧有天然大山洞。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进里许,飘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后人又因石洞、石佛建殿堂,取名叫千佛洞。这个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分内洞与外洞,外洞阔大,洞口有石雕佛像,进深幽暗,洞后有扁圆五孔,与内洞相通。石孔刚刚穿一人通过,而且必须一条胳膊抬起紧贴头,另一条胳膊拖下去紧贴腰,使肩膀倾斜,才能钻进内洞,从内洞往外钻的姿势也是如此。内洞为葫芦形状,可容六、七人,有乳石及石笋多种,如五脏脊骨形状,所以入洞称为“投佛母胎”,出洞称为“佛母重生”。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母重生”能够洗掉以往所犯的“罪过”,获得“新生、千佛洞的这个“佛母洞”,是佛教信徒,特别是蒙藏佛教信徒和海外佛教信徒朝拜五台山的必到之地,不少游人也到此赏玩。 5、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 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现存洞窟有编号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根据洞窟的形制特点、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经放射性碳素断定时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纪的遗存,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十九世纪初,清代学者徐松在他的《西域水道记》中曾对克孜尔石窟做了一些记载。1903年,日本人渡边哲信和崛贤雄,到克孜尔石窟切割壁画,盗掘文物。1913年日本人野村荣三郎、吉川小一郎对石窟进行调查。1906年和1913年,德国人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又进行了长时间的测绘、记录、拍照,劫去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塑像和龟兹文文书等珍贵的文物。此外,俄国人奥尔登堡、法国人伯希和、英国人斯坦因等都先后到过这里。1928年,中国学者黄文弼对克孜尔石窟的140个洞窟进行了编号,并测绘、清理了部分洞窟。1953年西北区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测绘。1973年克孜尔石窟文物保管所又发现了一座洞窟。6、宁乡千佛洞位于宁乡县崔坪乡的“千佛洞”是距今3亿6千万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复杂,并有罕见的洞内峡谷,垂直高度近100米。 崔坪乡位于距宁乡县城62公里处的西部山区,境内山清水秀,奇峰峻岭,石龙洞、峡溪、猴公大山,少年水库四大景点黄同勾勒出崔坪的秀美和壮丽。石龙洞(原名十三洞)处于风景秀美的石龙山下。相传由十三个连环洞组成,故名十三洞。石龙洞是长沙地区景观最集中的石灰岩溶洞,据专家分析其全长达2300米,洞谷幽深,迂回曲折,神祕莫测。洞洞相连,洞内有洞,大的洞可容纳数千人,狭窄处仅容纳一人通过。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千姿百态,阴河、瀑布暗地横生,奇景迭出。洞内冬暖夏凉,是供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从神奇的石龙洞出来,乘车1公里便进入悬崖壁立的天然峡谷——峡溪,溪长5.6公里,两岸青山对峙,如刀削斧劈,瀑布飞流,似银链直挂;溪间怪石奇异,美不胜收;其溪曲折迭宕,深谷幽潭,是漂流的好去处。穿峡溪,登林荫石道,上猴公大山。其主峰海拔1100米,处宁乡、安化、桃江三县交界处,登上顶峰放目远眺,顿感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境由然而生。自猴公大山西下便可达国家小一型水库——少年水库,其蓄水量为165万立方米,库内水清如镜,鱼类繁多,四周苍松翠竹,倒映其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7、锡克沁千佛洞 锡克沁千佛洞,又称“七个星明屋”,在焉耆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明屋”维吾尔语是千间房的意思,现在这里只剩一处唐代寺院遗址,是当时的“伽蓝(佛寺)”之一。锡克沁千佛洞遗址包括南大寺、北大寺,以及离寺院不远的千佛洞石窟群三部分。

请问佛教一共有多少个法门?

总说八万四千法门,细说无量无尽。南无阿弥陀佛!

中国的周边一共有多少个邻国

陆地相邻的有14个国家,是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蒙古、朝鲜、越南、寮国、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隔海相望的有韩国、日本、菲律宾、汶莱、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等。

佛教有多少个佛/佛教有多少个佛

没有确切的数字是多少。有人告诉你,也是假的,只有佛知道。仅供参考。

中国的百家姓一共有多少个姓?

中国姓氏排行: 王Wang2 陈Chen2 李Li3 张Zhang1 刘Liu2 杨Yang2 黄Huang2 吴Wu2 林Lin2 周Zhou1 叶Ye4 赵Zhao4 Lu3 徐Xu2 孙Sun1 朱Zhu1 高Gao1 马Ma3 梁Liang2 郭Guo1 何He2 郑Zheng4 胡Hu2 蔡Cai4 曾Zeng1 佘She2 邓Deng4 沈Shen3 谢Xie4 唐Tang2 许Xu3 罗Luo2 袁Yuan2 冯Feng2 宋Song4 苏Su1 曹Cao2 陆Lu4 麦Mai4 董Dong3 于Yu2 韩Han2 任Ren2 蒋Jiang3 顾Gu4 钟Zhong1 方Fang1 杜Du4 丁Ding1 姚Yao2 潘Pa n1 姜Jiang1 谭Tan2 邱Qiu1 肖Xiao1 金Jin1 贾Jia3 田Tian2 崔Cui1 程Cheng2 余Yu2 魏Wei4 薛Xue1 戴Dai4 范Fan4 卢Lu2 洪Hong2 侯Hou2 夏Xia4 白Bai2 贺He4 钱Qian2 庄Zhuang1 邹Zou1 汪Wang1 史Shi3 路Lu4 石Shi2 彭Peng2 龚Gong1 秦Qin2 廖Liao4 黎Li2 施Shi1 付Fu4 赖Lai4 江Jiang1 邵Shao4 毛Mao2 邢Xing2 倪Ni2 阎Yan2 严Yan2 常Chang2 康Kang1 牛Niu2 万Wan4 陶Tao2 孟Meng4 葛Ge3 尹Yin3 雷Lei2 盛Sheng4 樊Fan2 齐Qi2傅Fu4 柯Ke1 龙Long2 曲Qu1 郝Hao3 关Guan1 纪Ji3 温Wen1 乔Qiao2 汤Tang1 殷Yin1 代Dai4 段Duan4 兰Lan2 韦Wei2 毕Bi4 裴Pei2 章Zhang1 颜Yan2 阮Ruan3 俞Yu2 翁Weng1 孔Kong3 凌Ling2 武Wu3 文Wen2 季Ji4 熊Xiong2 安An1 鲁Lu3 祝Zhu4 房Fang2 尤You2 伍Wu3 焦Jiao1 井Jing3 柳Liu3 米Mi3 向Xiang4 骆Luo4 莫Mo4 童Tong2 谈Tan2 芦Lu2 苗Miao2 耿Geng3 宫Gong1 虞Yu2 柴Chai2 易Yi4 奚Xi1 霍Huo 4 申Shen1 尚Shang4 佟Tong2 符Fu2 庞Pang2 岳Yue4 辛Xin1 聂Nie4 翟Zhai2 左Zuo3 单Shan4 蒲Pu2 包Bao1 牟Mou2 解Xie4 穆Mu4 漆Qi1 欧Ou1 游You2 景Jing3 闵Min3 谷Gu3 卞Bian4 东Dong1 费Fei4 屠Tu2 詹Zhan1 储Chu3 党Dang3 丛Cong2 鲍Bao4 隋Sui2 艾Ai4 车Che1 卫Wei4 覃Qin2 苻Fu2 华Hua4 宁Ning4 冉Ran3 萧Xiao1 戚Qi1 项Xiang4 中国姓氏起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 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 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 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 或者死后按照功绩, 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 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 没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 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 婚。 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 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 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 把民间的姓记录7, 写成一本书<<氏族志>>, 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 或搓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 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 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 复姓30个, 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 据说有4000 到6000个, 但是实际应用的, 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 Smythe, Jones, Williams; 美国是: Smith, Johnson, Carson; 法国是: Martin, Bernard, Dupont; 德国是: Schultz, Mueller, Shmidt; 苏联是: Ivanov, Vasiliev, 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 四个大姓, 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 单是姓张的, 就 有一亿人,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 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 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 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 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 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 徐, 朱, 林, 孙, 马, 高, 胡, 郑, 郭, 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 谢, 何, 许, 宋, 沈, 罗, 韩, 邓, 梁, 叶。 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十五个大姓是: 方, 崔, 程, 潘, 曹, 冯, 汪,蔡, 袁, 卢, 唐, 钱, 杜, 彭, 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句话说, 在中国十亿人口中, 有七亿人口姓了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 都是比较少见的, 象毛, 江, 白, 文, 关, 廖, 苗, 池等等。参考资料: :gamezb./sm/learnonline/learndisplay.jsp?id=11

佛教和道教能一起拜吗 中国的佛教中一共有多少个佛?

中国的筒体汉字一共有多少个?

筒体汉字?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询装置公司汉字字型档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蓋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目前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的“国家标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录可考证之繁简、日、韩语汉字共76,067个,但并不普及,只有在户政系统等少数环境使用。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而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充套件区,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目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

按佛教说法,一共有多少个世界

无量

中国的南海的岛屿一共有多少个?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巖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 南沙群岛 双子群礁 贡士礁 北子岛 北外沙洲 南子岛 奈罗礁 东南暗沙 东北暗沙 北子暗沙 永登暗沙 乐斯暗沙 中业群礁 铁峙礁 铁峙水道 梅九礁 中业岛 铁线礁 渚碧礁 道明群礁 双黄沙洲 南钥岛 杨信沙洲 库归礁 长滩 蒙自礁 郑和群礁 太平岛 敦谦沙洲 船兰礁 安达礁 鸿庥岛 南薰礁 小现礁 大现礁 福禄寺礁 康乐礁 九章群礁 景巨集岛 南门礁 西门礁 东门礁 安乐礁 长线礁 主权礁 牛轭礁 染青东礁 染青沙洲 龙虾礁 扁参礁 漳溪礁 屈原礁 琼礁 赤瓜礁 鬼喊礁 华礁 吉阳礁 泛爱暗沙 伏波礁 永暑礁 逍遥暗沙 火艾礁 西月岛 马欢岛 费信岛 和平暗沙 火星礁 大渊滩 五方礁 五方尾 五方南 五方西 五方北 五方头 浔江暗沙 半路礁 南方浅滩 东坡礁 棕滩 宝滩 东华礁 彬礁 安塘滩 安塘礁 鲎藤礁 巩珍礁 礼乐滩 雄南礁 阳明礁 礼乐南礁 紫滩 莪兰暗沙 红石暗沙 仙石滩 忠孝滩 勇士滩 神仙暗沙 海马滩 北恒礁 恒礁 孔明礁 三角礁 禄沙礁 美济礁 仙娥礁 信义礁 海口礁 半月礁 舰长礁 仁爱礁 仙宾礁 钟山礁 立新礁 牛车轮礁 片礁 蓬勃暗沙 指向礁 南乐暗沙 校尉暗沙 都护暗沙 保卫暗沙 司令礁 双礁 石龙巖 乙辛石 无乜礁 玉诺礁 南华礁 六门礁 石盘仔 毕生礁 榆亚暗沙 二角礁 浪口礁 线头礁 金吾暗沙 普宁暗沙 簸箕礁 安渡礁 破浪礁 光星礁 光星仔礁 息波礁 南海礁 柏礁 单柱石 鸟鱼锭石 安波沙洲 隐遁暗沙 尹庆群礁 华阳礁 东礁 中礁 西礁 南威岛 日积礁 康泰滩 朱应滩 奥援暗沙 碎浪暗沙 南薇滩 蓬勃堡 常骏暗沙 金盾暗沙 奥南暗沙 广雅滩 人骏滩 李准滩 西卫滩 万安滩 弹丸礁 皇路礁 南通礁 北康暗沙 盟谊暗沙 义净礁 海康暗沙 法显暗沙 康西暗沙 北安礁 南安礁 南屏礁 南康暗沙 隐波暗沙 海安礁 琼台礁 潭门礁 海宁礁 澄平礁 欢乐暗沙 曾母暗沙 中水道 南华水道 我国南沙群岛被侵占岛屿明细表! 越南24个: 岛名北纬东经 时间 南威岛 08度39‘00" 114度05‘40" 1973 鸿庥岛 10度11‘00" 114度21‘30" 1973 南子岛 11度25‘30" 114度19‘02" 1973 敦谦沙洲 10度22‘55" 114度28‘00" 1973 景巨集岛 09度54‘00" 114度20‘00" 1973 安波沙洲 07度54‘00" 112度54‘00" 1973 染青沙洲 09度52‘30" 114度30‘40" 1978 中礁08度56‘00" 112度22‘00" 1978 毕生礁 08度58‘00" 113度42‘00" 1978 伯礁08度10‘00" 112度14‘00" 1987 西礁08度52‘00" 112度14‘00" 1988 无礁08度52‘00" 114度39‘00" 1988 日积礁 08度30‘00" 114度40‘00" 1988 大现礁 10度04‘00" 114度52‘00" 1988 东礁08度49‘00" 112度36‘00" 1988 六门礁 08度49‘00" 114度00‘00" 1988 南华礁 08度45‘00" 114度13‘00" 1988 舶兰礁 10度24‘50" 114度30‘00" 1988 奈罗礁 11度23‘00" 114度18‘00" 1988 鬼喊礁 09度46‘00" 114度20‘00" 1988 蓬勃堡礁 07度56‘00" 111度42‘30" 1989 琼礁 不详不详 1989 广雅礁 08度08‘00" 110度02‘00" 1990 万安滩 07度32‘00" 109度00‘43" 1990 马来西亚3个: 岛名北纬东经 时间 弹丸岛 07度24‘00" 113度48‘00" 1977 兴星仔礁 07度37‘00" 113度56‘00" 1977 南海礁 07度58‘30" 113度56‘00" 1979 汶莱1个: 岛名北纬东经 时间 南通礁 06度20‘00" 113度14‘00" 1993 菲律宾8个: 岛名北纬东经 时间 费信岛 10度49‘00" 115度49‘30" 1970 马欢岛 10度44‘00" 115度48‘00" 1970 中业岛 11度02‘30" 112度16‘30" 1971 南钥岛 10度40‘50" 114度25‘00" 1971 北子岛 11度27‘03" 114度12‘00" 1971 西月岛 11度05‘00" 115度00‘00" 1971 双黄沙洲 10度44‘01" 114度21‘00" 1978 司令礁 08度22‘00" 115度13‘00" 1980

中国的佛教里真正可以称为大师的有多少个

净空法师---大师是对佛的尊称。历代祖师,唯有净土宗的祖师可以称为大师,为什么?
第四尊“达磨佛”。这个意思就非常的重要,他是表师承。这个大法,师承自佛,从佛那边来的。特别是指净土宗,诸位要晓得,净土宗是直接由阿弥陀佛传下来的,阿弥陀佛等于说传给一切诸佛,这一切诸佛是直接传给我们的,这是比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来得尊重。在中国净宗祖师当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个现象。各宗的祖师都是一代一代承传的,老师传给底下徒弟,徒弟再传徒孙,这样一代一代承传的,有这个关系。唯独净土宗没有,净土宗历代祖师怎么产生的?是这一位大德,当然都是出家的,出家大德一生当中专修专弘,底下一代的人推崇他,尊称他,某人是净土宗这一代的祖师。净土宗祖师是这么来的,不是一个老师传一个老师的,不是的;换句话说,他师承自佛。所以,他确实是不一样的,确实是不同的。净宗从慧远大师最初提倡专修专弘以来,到民国年间,在历史上被大家公认专修专弘的十三个人,末后是印光大师,近代人尊称他为第十三代祖,他不是一个老师一个老师接传的。
因此,净土宗的祖师,被人尊称为大师。诸位要晓得,大师是对佛的尊称,大士是对菩萨的尊称。称呼人,赞叹人,不能太过分,过分那等于骂人,名实不相符。所以历代祖师,唯有净土宗的祖师可以称为大师。什么原因?大师是佛。佛有能力教一切众生成佛,菩萨都没有能力教一切众生成佛。佛有能力教一切众生成佛,所以佛是大师。佛教一切众生成佛,用什么方法?信愿持名。净土宗这些法师,师承自佛,教导一切众生也用信愿持名,教他往生不退成佛。所以这个教法,跟阿弥陀佛、跟一切诸佛的教法没有两样,因同果也同。所以称他为大师,这个一点都不过分。菩萨称大士,没有称大师。我没有听说观音大师、普贤大师,没有听过,听过大士,观音大士、文殊大士、普贤大士、地藏大士,称大士,菩萨的敬称。今天,在家同修对出家人很尊敬,都称某某大师,这实在是错误的。我们学佛知道这些常识,不应该称大师,称大士就很尊敬了。菩萨里面,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称大士、开士、正士。《无量寿经》里面称菩萨为正士,都是指等觉菩萨。这些是尊称,无论在家、出家都可以,这是尊敬到极处;但是称大师,那就太过分一点,这个要知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