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避瘟经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简介

火烧 2021-06-21 14:56:09 1065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简介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 作者:姜守诚 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书号:9787010170121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
避瘟经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简介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简介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

作者:姜守诚 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书号:9787010170121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是姜守诚有关宋元时期至到当代道教送瘟仪式的研究,尤其是闽台地区送瘟船的仪式。

内容

本书正文部分共计12章,按时代顺序和内容主题划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讨论宋元时期「送瘟」习俗的缘起及流传地域,旨在从宏观角度考察道教瘟疫醮的各种细节,着重分析宋元神霄派的两种送瘟仪式 —— 遣瘟送船仪和遣瘟治病诀法。中篇主要谈论明清时期闽台地区「送王船」习俗的历史渊源及影响,介绍南方沿海地区盛传的两种禳灾祭海活动——「祠沙」和「放彩船」,分析《武陵竞渡略》所描述的武陵地区端午泛舟的场景流程及禁忌风俗,指出明清以来闽台地区「送王船」信仰中尚且保留了上述习俗之遗存,梳理了明清闽台方志中涉及「出海」、「王醮」的记载并对二地的差异及特点进行比较。下篇主要讨论现代台湾的王船信仰及曾文溪沿岸的王醮仪式,详细分析南台湾灵宝道派演行王醮仪式的三项核心内容 —— 关祝五雷神灯仪、禳灾和瘟三献仪、打船醮的节次流程及宗教内涵,通过文献比对指出当今台湾道士的道法传承大抵源自大陆,与古老的中国文化及道教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

序 绪论 一、学术回顾 二、概念诠释 三、研究方法 四、学术价值 五、内容框架 上篇 宋元时期 第一章 「祀瘟神」与「送瘟船」 —— 中国古代瘟疫醮之缘起 一、北宋以降「祀瘟神」习俗的流行 二、两宋「送瘟船」习俗的勃兴 三、明清「送瘟」习俗的传播及衍变 四、「打醮」与「现枷」 第二章 宋元道书所见瘟疫醮考源 一、瘟疫醮的起源 二、瘟疫醮的流程 三、瘟疫醮的神位 四、瘟疫醮的法信 五、瘟疫醮的疏文 第三章 宋元神霄派遣瘟送船仪研究 一、《神霄遣瘟送船仪》的文献学研究 二、送船仪文本的释读与分析 附录:《神霄遣瘟送船仪》(收入《道法会元》卷二二〇) 第四章 宋元神霄派遣瘟治病诀法考述 一、遣瘟送神盘法 二、入房退病法 三、两种诀法文本的比对分析 附录:《神霄遣瘟治病诀法》(收入《道法会元》卷二二一) 中篇 明清时期 第五章 「祠沙」 —— 兼论对明清闽台王醮仪式的影响 一、「祠沙」:北宋浙江沿海一带船员的祭海习俗 二、「放彩船」:明代越南及广东等地民众的禳灾传统 三、明清之季「王醮」仪式的理论来源 第六章 明代《武陵竞渡略》检视闽台「送王船」习俗的历史传统 一、基本流程和仪式择期 二、「送标」与「送王」 三、「兵罐」释义 四、「请巫作法」与「设醮送瘟」 五、神霄雷法与「和瘟押煞」 六、王醮科仪文本中的竞渡遣俗 第七章 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 一、闽地文献中的「出海」习俗 二、台湾志书中的「王醮」仪式 三、闽台王醮仪式的比较分析 附录:台湾方志文献中的王醮史料 下篇 现代台湾 第八章 台湾王船信仰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一、曾文溪流域 二、八掌溪流域 三、朴子溪流域 四、二仁溪流域 五、东港溪流域 六、金门、澎湖、马祖等离岛 第九章 请王‧宴王,送王 —— 台南曾文溪沿岸的王船祭习俗 一、请王 二、「宴王」与「添载」 三、送王船 四、王船的质地及构造 五、科仪文检 附录一:台湾南部「送王船」习俗之科期一览表 附录二:台南地区王醮仪式的调查案例 附录三:苏厝长兴宫王船添载明细表(王船舱口簿) 第十章 关祝五雷神灯仪 一、《五雷神灯仪》文本的考源与分析 二、今本《五雷神灯仪》与道藏本《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的文献比较 三、关祝五雷神灯仪的科介流程、文检格式及法信名目 附录一:《金箓禳灾和瘟五雷神灯仪》(又称《灵宝禳灾瘟司部五雷灯科仪》) 附录二:《正一砚司辟毒神灯仪》 第十一章 禳灾和瘟三献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