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太后是怎么死的 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
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
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
隆裕太后长期忧郁,以致积郁成疾。虽然慨然下诏逊位,但实际上仍是“让国仍存亡国恨”,以为愧对创业的列祖列宗。心中一直郁郁不乐。尝谓“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等语。年来,积成肝郁,尝患呕逆。延至民国2年(1913年)正月,胸腹更隆然高起,日渐肿胀,经御医佟质夫、张午樵二人诊治,稍微渐轻。正月初十日,适逢她的“万寿节”(生日),循例于御殿受贺,见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用着外国使臣觐见的礼节祝贺,不免悲从中来,且宗室王公大臣多半回避,不肯入贺,殿上不过寥寥数人,昔年权柄在握时的盛景全非。因此,愁病交加。再加上“万寿节”内,天气晴暖,殿中所用素炉热气过高,感受炭气,致使病情加剧。从此,卧床不起.
史书记载 “二月二十一日,隆裕后已是弥留,到了夜间,回光返照,开眼瞧见宣统帝在侧,不觉呜咽道:“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国已亡了,母又将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说至此,喉间又哽咽起来,好一歇复发最后的凄声道:“我与汝要永诀了。沟渎道涂,听你自为,我不能再顾你了。”言讫,已不能言。世续入省数次,但见隆裕后双目直视,口中很想说话,偏被痰塞住喉中,只用手指着宣统帝,眼眶间尚含泪莹莹,霎时间阴风惨栗,烛焰昏沉,有清末代的隆裕太后,竟两眼一翻,撒手归天去了”。1913年2月22日晨2时,终日忧愁、积郁成疾的隆裕太后病逝,仅享年46岁。参考资料: 百度
北宋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
元佑七年(1092),哲宗17岁时选年方16岁的孟婵为皇后。但因她长相平平,而不受哲宗喜爱。不久,孟婵生下福庆公主,这时的哲宗因另宠爱一个姓刘的美女,并封她为婕妤。刘婕恃宠成骄,经常冒犯皇后。
绍圣三年(1096)九月,福庆公主病重,多方医治不见好转,其孟后的姐姐懂医道,前来医治,用道家符水替公主治病。皇后见了立即禁止,因为她知道宫中禁令,是不允许的,并主动告知哲宗,哲宗也不介意。但刘婕妤却借此诬告孟皇后搞符咒厌魅,后又巧立名目诬陷皇后搬神弄鬼。哲宗大怒,派内侍押班梁从政等人审查。逮捕宦官、宫女30余人,严刑拷打,伪造供词。最后哲宗便以皇后“旁惑邪言,阴挟媚道”废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刘婕妤得以进升为贤妃。三年后生皇子,立为皇后。皇子和哲宗先后死去。 元符三年(1100)五月,徽宗即位后,向太后垂帘听政,迎回孟氏,尊为“元佑皇后”。 崇宁元年(1102)十月,向太后死后,刘氏逼徽宗下诏废去孟后。于是,孟皇后又重回瑶华宫。 靖康元年(1126),瑶华宫失火,她移居延宁宫,延宁宫又毁于火,她只得住进弟弟孟忠厚家。 靖福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将微、钦二帝和六宫有号位者尽被掳北上。孟皇后因住在民居,竟免于难。同年,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孟氏被尊为“元佑太后”。为了避其祖父孟元之讳,改称“隆佑太后”。 建炎三年(1129)三月,护卫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拥立三岁的皇太子赵敷为帝,孟太后垂帘听政。 绍兴元年(1131)春,孟太后患风疾死于越州行宫,终年59岁。谥号“昭慈圣献皇太后”,后又归葬于宋六陵。隆裕太后临死前和溥仪说什么
隆裕太后临死前和溥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意思是说:我们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眼看这皇宫里一片荒凉,我的魂魄却不知道要回归哪里……你出生在帝王之家,一事未懂,而国已亡,而且母亲也即将死去。我跟你告别的时刻也就到了,以后万事你只能靠自己了!
隆裕死亡当天,掌礼司太监用鹅黄吉祥轿将隆裕遗体移送到皇极殿。申初二刻,在溥仪所遣总管谦和及瑜皇贵妃、珣皇贵妃、瑨贵妃、瑾贵妃的敬视下,隆裕皇后的遗体殓入了棺内。
扩展资料:
隆裕太后,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因为她的退位诏书,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画出了举足轻重的一笔。她是光绪的皇后,但与光绪却未生有一儿一女,溥仪是她的唯一养子。
宣统帝监国摄政王载沣即位后,孝定成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故称隆裕皇太后,简称隆裕。

隆裕长期忧闷,积郁成疾,于1913年2月22日凌晨撒手人寰,病逝于长春宫,终年46岁。据载,隆裕死时,身边只有宣统帝溥仪、总管内袁世凯、内务府大臣世续和二三个宫女。对世续、溥仪交代遗言后,撒手人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宣布清帝退位,忧居故宫内廷
晚清末代皇后隆裕太后究竟怎么死的
据历史档案记载,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死于紫禁城内的长春宫,死因为长期抑郁,积劳成疾,享年四十六岁。隆裕太后病逝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为其办理后事,将隆裕遗体安葬于崇陵,与光绪帝合葬。
隆裕太后为何在退位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这是因为她觉得这样愧对于皇室,导致了她自己的郁闷,从而生病并且一蹶不振。可以说她的一生是很可悲的虽然她是大清的皇后,但是大清皇后这个位置重来没有给过她幸福。
一、没有爱,悲剧和遗憾。
隆裕是慈禧的侄女,她符合亲上加亲的原则,也因此她内定为光绪皇后。然而,也正是这样,让光绪认为隆裕是慈禧的耳目,所以对她很敌视,不理她,更不用说她有夫妻之情了。隆裕忧心忡忡,每天早晚都打着皇室的标签迎接慈禧,为慈禧服侍时惶恐不安,怕走错一步,就会被慈禧指责。她也没有宠爱就没有钱财,光绪的父亲死。她没有钱奖励葬礼上的仆人,所以只好“装病不去”。没有爱和感情,隆裕只是一个没有荣誉和财富可言的皇后。
二、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掌权。
突然之间皇帝和太后都死去了,长期生活在后院的隆裕,前朝无亲无据,在朝廷上她没有威望只有照顾好溥仪。后来为了保护清朝不知从何下手的隆裕再次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然而,袁世凯为了利益,多次与革命军秘密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只要他能让清朝退位,他就会接任总统。有利的条件使袁世凯心花怒放,考虑到隆裕和溥仪的孤寡,不值得动武,于是,他跑到隆裕,打了一张苦情的牌,大哭起来,逼隆裕宣布退位。
第三,诏书退位,大萧条而结束。
看完诏书的第二天,隆裕还是衣冠楚楚,等着大臣们来看她,可是等了半天,还是没人来,她觉得情况不好,就问怎么了?今天不用上朝吗?太监说,正如袁先生所说,以后不必上朝了,隆裕心烦意乱,只好关上门消失,也因此觉得自己是清朝的罪人,越来越焦虑,逐渐积郁,病倒。也就因此郁郁而终。
隆裕太后是正宫娘娘,为什么死在长春宫
长春宫就是后宫娘娘居住的地方,隆裕太后死在这里有什么奇怪?
请看资料长春宫,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后殿太极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辛酉政变后,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居于此宫。清朝隆欲皇后怎么死的
隆裕皇后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都统桂祥的女儿,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不漂亮,既瘦弱,又驼背。这门亲事是慈禧皇太后懿旨给定的,光绪虽不满意,却也无奈。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光绪皇帝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慈禧将自己侄女嫁给自己外甥,目的就是在宫闱椒房,探悉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并为尔后母族秉政、太后垂帘听政做铺垫瑾妃像。光绪皇帝同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婚后,情不投,意不合,始终是一门不美满的婚姻。光绪死后,宣统继位,上光绪皇后徽号为“隆裕”,是为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在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十七日,死于太极殿。 郁郁寡欢而死……希望你满意…… 太后(74)是怎么(177)相关文章
- 陪伴成长的幸福的句子 隆裕太后逝世时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寥寥几人
- 隆裕太后和珍妃 隆裕太后为何会下旨退位?隆裕太后是被逼的吗?
- 隆裕太后墓 隆裕太后:为大清朝谢幕的弱女子
- 隆裕太后和珍妃 被孙中山赞为“女中尧舜”的隆裕太后如何成为“帝制收场人”?
- 隆裕太后和珍妃 隆裕太后被世人误解了一百多年,孙中山却赞其为女中尧舜
-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为何对光绪痛下杀手
- 光绪皇帝后面是哪个皇帝 大清朝光绪皇帝其实是个生不逢“母”的好皇帝
- 光绪到最后怎么死的 揭秘光绪与慈禧为何二十小时内相继去世?
- 光绪到最后怎么死的 清宫档案揭秘:光绪死前每天被迫向慈禧下跪
-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皇帝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 光绪是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