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泰山简介30字 泰山简介

火烧 2021-12-11 13:08:13 1055
泰山简介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名山 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千山 武夷山 武当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终南山 合皂山 齐云山 崂山 龙虎山 庐山罗浮山泰山又名

泰山简介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名山 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千山 武夷山 武当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终南山 合皂山
齐云山 崂山 龙虎山 庐山
罗浮山

泰山简介30字 泰山简介

泰山又名岱宗、岱山,为五岳之首 ── 东岳。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横亘济南、长清、历城、泰安等县市,方圆400多平方公里。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中,泰山被视为第二洞天。

道教何时进入泰山,已难确考。《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记载晋代道士张忠隐于泰山,这是目前所知居泰山最早的道士。泰山上的庙宇,以岱岳庙肇建最早,时在北魏。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岱岳庙分为下、中、上三庙。唐代重修,中庙称为岱岳观,俗称老君堂,为唐代皇帝派遣道士醮祀泰山神之处所。唐宋以来,泰山上陆续修建有青帝观、王母池、升元观、碧霞元君祠、玉帝观、会真宫等。明清时期,泰山道教仍较兴盛。现在,泰山上较大规模的建筑主要有岱岳庙、王母池、碧霞元君祠等。

泰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1主要宫观2参考资料

主要宫观

岱岳庙

简称岱庙,坐落在泰安城内西北角,总面积9.6万平方米,历代帝王的封禅大典和对东岳大帝的祭祀均在此举行。岱庙的整个建筑布局以南北为中轴,北高南低,北倚泰山,南向平原,山庙一体,气势恢宏,红墙黄瓦,庄严至尊。四周围筑城堞,长约1.5公里,高10米。

玉母池

王母池位于岳宗坊北,中溪谷口,古名群玉庵,是泰山较古老的道观。观内供奉西王母。

碧霞祠

位于岱顶天街和大观峰之间,西有观星台,东通仙人桥,南为狮子峰,上达玉皇顶。碧霞祠兴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始称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面积3900余平方米,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大殿内供奉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西配殿祀送子娘娘。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时代,大殿轻易不开,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

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1985年,这座千年古观重新交由道教组织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145至148页。 顾军、朱耀庭:《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至36页。 《中国道教》编辑部编:《洞天胜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1987年),第77至79页。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道教圣地 复合遗产 泰山(1987年) 武夷山(1999年) 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 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 青城山与都江堰(2000年)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中岳庙.2010年) 自然遗产 三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 中国丹霞(包括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201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