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盐城市中考各科总分 2013江苏盐城中考历史

火烧 2023-04-04 07:33:03 1064
2013江苏盐城中考历史 关于盐城的历史故事 1、“盐城”名字的由来 盐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海盐产区,“淮盐出,天下咸。”淮盐属天下之珍、一国之粹,为世人所公认。盐城本不叫盐城,西汉年代,叫盐渎。先民

2013江苏盐城中考历史  

关于盐城的历史故事

1、“盐城”名字的由来 盐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海盐产区,“淮盐出,天下咸。”

淮盐属天下之珍、一国之粹,为世人所公认。盐城本不叫盐城,西汉年代,叫盐渎。

先民们在苏北这块海边滩涂上“煮海为盐”,为了把晒出的盐运出去,陆续开凿运盐河道,于是便有了“煮海兴利、穿渠通运”的海盐文化。 到了东晋年间这里才改名为盐城,但那时候的盐城其实没有城,只不过就是一个个产盐卖盐的集散地。

2、抗战时期盐城沦陷 1938年3月30日,盐城首次遭日机轰炸;4月24日,日军由东台北犯;26日,盐城沦陷。侵华日军荻岛静夫在日记中记录:“昭和十三年4月26日,阴,大团——盐城南方2000米……我们终于到达了盐城,大火中的盐城令人恐怖。”

盐城原有58700多间房屋,被烧毁80%以上。26日下午,盐城沦陷,日军进入盐城,贪婪地抢劫财物,残暴地屠杀平民,仅红十字会收敛的尸体就有480多具。

一座拥有13万人口的千年古城沦为人间地狱。 3、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 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1年1月20日的命令,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代军长,lq为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并于25日在盐城正式成立新的军部,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军工部。

同年7月11日,为便于指挥反击日伪军的夏季大“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盐城;1943年1月供给部、卫生部合并为供卫部。1944年10月供卫部重新分为供给部、卫生部。

抗战中的盐城,曾先后四次被日军及伪军占领。八年抗战,新四军数易军部,但日伪军却始终没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八年里,新四军对日伪作战2.46万余次,毙伤29.37万人。新四军也由初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21万多人,8万多名将士、300多名团以上干部壮烈牺牲。

扩展资料: 盐城市是江苏省的省辖市,下辖城区、东台市、大丰市和响水、滨海、阜宁、建湖、射阳、盐都6县,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795.6万。盐城是一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从西汉因盐置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1988年3月,盐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 盐城市海岸线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

盐城的滩涂资源得天独厚,滩涂面积680多万亩,占全省的75%,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40万亩,是江苏省后备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滩涂盛产海盐、对虾、贝类等海产品以及芦苇、中草药、牧草等500多种植物。

盐城市水域广阔,内河水面200多万亩,盛产鱼、虾、蟹、鳖、菱角、河藕等。是江苏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盐与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四军军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江苏盐城书友重温抗战历史 追寻“红色记忆”。

江苏盐城市的人文历史有哪些?江苏盐城市的人文历史有哪些? 爱问

盐城市位於江苏沿海中部,濒临黄海,与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接壤,境内分为3个平原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

黄淮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其地势大致以废黄河为中轴,向东北、东南逐步低落。里下河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本平原区四周高、中间低。

滨海平原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东,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盐城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大致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沐泗水系。

前者流域面积137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1。4%。

主要河流有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通榆运河、串场河、灌河等。 盐城历史久远。

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时期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东晋改名为盐城,康熙年间划归江苏省。盐城历史上盐、渔、农业较为发达,尤以产淮盐着名。

先秦到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盐城的手工业也颇为发达,明清时期的建湖周氏冶铁、李氏花炮,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滨海的泥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和东台安丰的木芙蓉织品等,在江淮之间是负有盛名的。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盐城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在盐城的历史上,出现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北朝名医徐道度、清代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诗人吴嘉纪、孙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名人。

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三个半杂技发源地之一。 明代中叶以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在全国颇有影响。

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今建湖县建阳镇)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御敌,背负幼帝赵(吴)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抗日战争年代,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lq、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盐城还是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着名外交家乔冠华、着名翻译家戈宝权的故乡。

盐城有始建于唐代的永宁禅寺、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着名书法家宋曹故居、《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和现代名人胡乔木、乔冠华的故里;境内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郊有独居一格的卞仓枯枝牡丹园,大纵湖和九龙口风景区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沿海丹顶鹤、麋鹿两个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界关注的综合生态旅游区。 盐城是江苏省的省辖市,下辖城区、东台市、大丰市、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建湖县、射阳县、盐都县计9个县(市 、区),总面积1。

5万平方公里,人口800万。 铁柱潮声:是坐落在北门新洋港和串场河汇流处的天妃闸(建於清乾隆年间)外的铁柱与潮水的撞击声。

这些铁柱,传说中是神禹铸以镇压蛟龙,又传说是秦始皇巡游时的系马桩。每当海潮上涨,水急潮涌,风浪冲击铁柱,声响大作,铿锵之声甚为悦耳。

范堤烟雨:范堤即范公堤。宋天圣年间范仲淹率领数万民工筑成,堤长180多公里。

人们为了纪念范仲淹的业绩,起名范公堤。 又在东门外立范公祠,祠前建"景范亭"。

晴日登堤东望,堤外无数烟墩和潮墩,星罗棋布,绵延入海。雨中登景范亭遥望范公堤风光,只见堤上垂柳行行,堤外烟雨苍茫,海雾沉沉,启人幽思。

瓜井仙踪:相传东汉末年孙坚到盐渎县当县丞,其父孙钟随之来此,以种瓜为业,凿井浇灌,得名“瓜井”,又称“孙仲井”。 据陈沂《南畿志》称:"瓜井去县治东北半里,不旱不竭"。

龙祠胜概:在东门外头墩以北,即龙王庙,俗称龙王墩。建于明万历九年(1582年),四周遍植杂树,故称“祠树色”。

庙前林荫夹道,四旁古柏参天,清雅幽静,景色优美。每逢佳日,游人多喜结伴前往漫步。

登眺墩上,东望泡溟茫茫之中,气象万千。龙祠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已成为数十家的居民点。

石桥春涨:在郊区大纵湖西5公里,与兴化市沙沟交界的石梁溪上。原石桥今已不存。

春天,来自高邮、宝应、兴化等地的春水汇於石梁溪,河面碧波荡漾,两岸绿柳红桃拥到湖口,放入湖荡,湖面云蒸霞蔚,渺漫无际,别有一番风味。 杨楼晚翠:杨楼即盐城南门城楼。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始筑砖城,仅辟东、西、北三处城门。万历七年(1579年)增开南门,新建此城楼。

楼宽约16米,三开间,高约8米,题额“淮扬一览”。门内有青云桥,门外为跃龙池。

池南为迎恩亭。城楼四面接水,壮丽炫耀。

更兼沿河遍植杨柳,绿影迷离,形成烟水苍茫的气象。在杨楼远眺,浮云烟霭,境界幽遐,故有“杨楼翠霭”,由於历代沧桑,杨楼今已无迹可寻。

登瀛晚眺:在盐城西门外,有一桥横跨串场河湍流之上,原名永丰桥,为西去必经之道。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六年(1867年)有一名沈登瀛者出资重修,改为今名。

昔时,夜晚登桥临水,凭栏四望,落日余晖,晚霞飞舞,绿杨芳草倒影水中,“无山似有山”。此桥於。

盐城有哪些历史

盐城历史悠久,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东晋改盐渎为盐城,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盐城的城墙原为土墙,始建于唐朝开国以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为防倭寇侵扰,改建砖城,其城池南宽北狭,形如葫瓢,故古有“瓢城”之称。

自公元1128年黄河夺淮以后,这一带历尽水患。明清之初,治水造田,随着沿海棉垦及盐业的兴起,客商云集,市井繁华,盐城逐步兴旺发达,一度成为里下河地区中心和粮、棉、盐的集散地。元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盐城人口发展到近十万人,其时建设亦很壮观,祠堂寺庙、塔亭牌坊甚多,儒学、校场均有设置。城郊四处有许多名胜古迹,民间称盐城有“瓜井仙踪”、“平湖秋月”、“杨楼翠霭”等八景之胜。

求一段江苏盐城的介绍,急!!!!要一些盐城历史的介绍,所有盐城

历史: 盐城市,位于北纬32。

85°~34。2°、东经119。

57°~120。45°,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接壤,西南与扬州市,泰州市为邻,西与淮安市相连,北隔灌河和连云港市相望。

是江苏省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市。市辖区面积1779平方公里;市辖区158。

65万人(亭湖区83。90万,盐都区74。

75万)。全市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素有"渔米之乡"的美称。

盐城大多数人口是历朝江南移民后裔,因而传统文化和民众的心理状态都属于传统的江南文化范畴。盐阜大地人杰地灵,名人数不胜数,有过南宋丞相陆秀夫,也是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故乡盐城从西汉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

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

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

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 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

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从西汉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 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

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

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

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10景: 金滩珍鹿--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董情动天--东台市董永与七仙女文化园 枯枝奇艳--盐城枯枝牡丹园 纵湖秋色--盐都区大纵湖风景区 九龙戏珠--建湖县九龙口 铁军丰碑--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施公遗踪--施耐庵纪念馆 西溪古韵--东台市泰山寺 迎宾集贤--盐城市迎宾公园 湿地公园--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永丰林生态园、盐渎公园 盐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麋鹿园(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盐城串场河海盐文化风貌区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历史遗迹 郝柏村故里与郑板桥读书处(盐城历史遗迹) 革命遗址(盐城历史遗迹) 华中工委旧址(盐城历史遗迹) 西溪泰山护国禅寺(盐城历史遗迹) 荷叶亭(盐城历史遗迹) 开庄遗址(盐城历史遗迹) 地方特产: 东台鱼汤面原系宫廷食品,其汤浓稠如乳,点滴成珠,面白细匀,鲜而不腻,为传统名点。 1924年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建湖藕粉圆子已有百年历史。以上等藕粉为原料,用白糖、枣泥、芝麻粉拌以荤素油脂及桂花为馅丸,在开水中多次氽制而成。

形如弹丸,呈淡紫色,娇嫩肥泽,柔软丰满,甜而不腻,桂香满口,享誉中外。 生炝条虾条虾是盐城沿海地区的特产。

制法独特:将生虾先加盐、曲酒杀菌去腥后,再加入腐乳汁、白酱油、白糖等辅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

白炖鲻鱼鲻鱼是盐城名特海产,肉肥味美,配以猪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笋片等,上笼以旺火蒸熟。炖熟的鲻鱼肉呈蒜瓣状,汤清味浓,色泽美观,鲜嫩可口。

烩素鱼皮相传为清初盐城兜率寺厨师首创。将山芋粉放入沸水锅中凝成粉皮,切成长方块,呈鱼皮状,辅以鸡汤、火腿、鸡脯肉等下锅烧沸,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盐城奇园蟹黄包已有300多年历史,以个大膘肥黄多的活母蟹和精面为原料制作,味道极鲜美,尤以奇园菜馆的蟹黄包为佳,故名。 首乌糕用滨海县特产何首乌粉制成,味道鲜美,色质透明,可养生,可治白发,已成宴席佳品。

四鳃鲈鱼产于响水县的灌河。嘴大、鳞细、体侧扁。

菜花时节鱼体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又称“菜花鲈鱼”。鱼头部有重叠的鳃纹,看似四鳃。

肉质细嫩,鱼汤味鲜,可与鸡汁媲美,旧时曾为贡品。 盐城糖麻花又名油绳,相传已有2000多年历史。

特点是:香、甜、酥、脆,油而不腻,美味可口。被载入《中国风味特产指南》。

杨五香肠生产历史悠久,最早为东台台城杨五熏烧店制作经营,故名。 杨五香肠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被列入《中国名食指南》。

阜宁大糕已有2000多年历史,糕片白如雪,柔如云,上口香甜、滋润。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

盐城市中考各科总分 2013江苏盐城中考历史

伍佑醉螺又名糖泥螺,始于清乾隆年间,其特点是:香、甜、脆、嫩,为助餐佐酒的佳肴。 大纵湖醉蟹大纵湖蟹个大黄多。

洗净后,配以盐城曲酒、米酒、淮盐、花椒等原料醉制。该品具有外观似活、肉质细嫩、味醇浓郁、醉气惹人、佐酒品鲜、营养丰富、不需烹调、携带方便八大特色,为宴席、旅游、馈赠的佳品。

龙冈茌梨产于盐都县龙冈镇北的沙岗地带,该梨形似纺锤,味似嫩菱,平均单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