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相处的烦恼作文 与朋有交往的小故事400字作文
与朋有交往的小故事400字作文
与朋有交往的小故事400字作文
我和孔希瑶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下课总是形影不离,一起做游戏,有好吃的也一起分享,我们在一起,总是很快乐!
有一天,我们一起玩丢手帕,论到我丢了,我悄悄地把手帕丢到了她的身后,可是她却一点也没有发现,我飞快地跑了一圈,把她给捉了个正着!没办法,她只能上台为大家表演节目。表演完,她一个劲的责怪我,而我也毫不示弱,和她吵了起来。因为这件事情,好几天,我们谁也不理谁。
看到我们这样,我们另外一个好朋友的张雨霏下课的时候把我们叫到了一起,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好朋友,因为闹了一点小别扭,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一个耳光,那个挨耳光的人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痛,可是他什么也没有说,在沙子上写了一行字: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一巴掌。过了好久,那个被打耳光的人在湖里洗澡,差点淹死了,他的朋友把他救上来,于是他在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朋友感觉很奇怪,问:“你上回为什么在沙子上写,而这次要在石头上刻呢?”那个人回答:“把朋友给我的伤害写在沙子上,让风将它抹去,而朋友对我的恩情,我要把它刻石头上永远铭记在心!”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两个的脸都红了,我们又和好如初了。
我们与父母交往的小故事
其实,有时候,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很多时候,都是抱着求胜心理去做事情。也许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分出胜负,亦或者输赢也并不十分重要,淡然处之就好。甚至,世上大多事如此,但固执的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只要有个好结果,不就什么都不重要了吗。重在参与只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冠冕堂皇的托词,社会可只看你的结果。
人际交往的小故事
有一个人作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了欢愉的笑声,他好奇的上楼一看, 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却吃得兴高彩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伸直,但是因为大家互相沟通提出方法让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吃得很尽兴
民族交往的小故事(50字左右)
鉴真远渡日本
文成公主远嫁藏族
金城公主与尺带丹珠和婚
张謇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回香都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
中国人民同印度人民的往来,史书上有记载的是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今阿富汗)看到蜀地出产的竹杖、布匹。大夏人说这是商人从身毒(yuán dú,其时中国对印度的称呼)买来的。这说明我国的产品当时已输入印度。唐朝时候,统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与天竺交往频繁,表现为:1?双方不断遣使通好。641年,天竺国王尸罗逸多(戒日王)“遣使入朝”。唐太宗也一再派梁怀开璥(jìng)、王玄策等出使天竺。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使臣往来不绝,经常互赠礼物。2?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献波罗树,树类白杨”。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7世纪末,我国的纸和造纸术通过尼泊尔传到印度。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语言学、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等,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孙思邈的《千金方》引用了天竺医学家的理论和天竺药物。天竺天文学家瞿昙罗曾担任唐朝太史,并编写《九执历》。僧一行改订历法,参考过《九执历》。唐朝十部乐中有天竺乐,唐《秦王破阵乐》在天竺也很受欢迎。敦煌、云冈及龙门石窟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天竺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再有就是玄奘西游了。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强固稳定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文化远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遣唐使和留学生
日本古称倭国,唐代始改称日本。日本自汉朝开始和我国发生正式交往。《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日本派使者来中国,光武帝赠以印绶。这枚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近代已在日本九州发现。唐朝时候,日本发生“大化改新”,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日本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出现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风暴,有一船遇难,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因此到达唐朝人数最多的一次是594人。遣唐使组织完备,设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翻译、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音乐长、玉生、锻生、铸生、船匠、舵师、水手长、水手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遣唐使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玛瑙、水织等贵重礼品。1970年西安发现的日本“和同开”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唐王朝也回送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宝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著名的是晁衡。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鉴真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立即造船备粮,准备第二年春动身。由于受到干扰,这次未能成行。鉴真并不灰心。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率弟子、画师、工匠等一百多人,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漂流14天抵海南岛南部。这次东渡,荣睿、普照一直同行。荣睿病逝,鉴真双目失明,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第五次东渡中牺牲。天宝十二年(753年),鉴真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鉴真留居都城奈良最著名的东大寺。由他设计和指导,在奈良建筑了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他还传播了雕塑艺术干漆法(即夹法,在泥塑上敷麻布,反复涂漆,漆干后去掉泥土,成像,这叫脱活干漆。在木型上涂漆造像,叫木心干漆)。他用鼻子嗅辨药物,为日本鉴定了许多草药。他在日本居留10年,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很大贡献。广德元年(763年)逝世后安葬于奈良唐招提寺,相传他的弟子塑造的鉴真干漆坐像一直安放该寺,定为日本国宝,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肖像雕塑。鉴真像的塑造和长期保存,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日友好传统的珍视。鉴真被视为日本文化大恩人。1980年,鉴真干漆塑像被日本友人送回他的故乡扬州探亲,又到北京巡展,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不断发展。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在中国长期留学的高向玄理和僧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公元709年,日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长安建都城。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日本人的生活习尚、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新罗使节和留学生
唐初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百济和新罗与中国都有往来。675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后,直到唐末,始终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互遣使节,不断从陆海两路往来。“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的送出使新罗使节的诗句,表明中国人民对出使新罗的重视。新罗王不断派遣使臣带着珍贵礼物来到长安,唐朝也经常给新罗以名贵答赠。开元年间,一次就曾赠给新罗精美丝织品300段(唐制,凡赐杂彩十段,通常包括丝布二匹,绸二匹,绫二匹,缦四匹)。新罗派了大批留学生来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最多。837年旅唐的新罗学生多至216人。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一次就有105人。从821年至唐末,新罗留学生参加唐朝科举考试考取“宾贡”(意为外籍进士)的共58人。崔致远12岁来到唐朝,18岁中进士,29岁返新罗。他用汉文写的《桂苑笔耕》20卷,保存了不少当时中国的史料,至今还是我们研究唐朝历史的宝贵资料。它被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说明在当时它已受到重视。新罗留学生回国时带回许多我国的文化典籍,在吸收传播唐文化上起了很大作用。
崔致远
崔致远(857—?),字孤云、海云。新罗学者和诗人。少年时曾到唐朝留学,并考中进士。回国后,崔致远曾任侍读兼翰林学士,晚年因对朝政不满而隐居。他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促进了新罗的学术和文学的发展。著有诗文集《桂苑笔耕》20卷,受到中国文学界的重视。
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
唐朝同朝鲜半岛的贸易往来很繁盛,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北起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南到楚州(今江苏淮安)、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楚州有新罗馆,莱州等地有新罗坊,是新罗人集中侨居的地方。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苎麻布、纸、折扇、人参等,从唐朝贩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唐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新罗人广泛研究中国的政治、历史、哲学和天文、历法、医学等。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新罗的影响很大。8世纪中期,新罗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自己的行政组织,中央设执事省,相当于唐的尚书省,执事省下设三府三部,相当于唐的六部。8世纪晚期,新罗也采用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新罗都城平壤是仿长安、洛阳建成的,也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新罗医学博士用《本草经》等中国医书教授学生。朝鲜文化对唐朝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音乐很受我国人民的欢迎,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就是高丽乐。
玄奘西游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huī),洛州缑(gōu)氏人(今河南偃师缑氏镇),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藏是对佛教经典的三个部分——佛经、戒律、论述与注解的总称,通晓三藏的僧人被称为三藏法师)。唐初,他在四川、长安研究佛教理论,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令人无所适从,决心到天竺学习佛经,研究解决佛教教义的一些疑难问题。贞观元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关独自西行。经过八百里流沙(即玉门关外的莫贺延碛),由天山南路横穿新疆,越过葱岭,通过中亚,于贞观二年(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贞观五年(631年)末,到达摩揭陀国,来到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该寺住持戒贤是印度的佛学权威,他已90高龄,本已不再讲学,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情谊,特收玄奘为弟子,向他讲授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玄奘用5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接着他外出游学,环游印度半岛,一路多次参加佛学辩论会,誉满天竺。贞观十五年(641年),他返回那烂陀寺,主持寺内讲座。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声称无人能驳倒其中一字。戒日王把论文转给戒贤,并决定在国都曲女城举行学术大会。玄奘和一千多僧人代表那烂陀寺参加大会。戒日王会见玄奘,问起唐太宗和中国音乐。玄奘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唐太宗的功业,戒日王极感兴趣,随即遣使至长安通好。贞观十六年(642年)十二月,曲女城的辩论大会开始,天竺18国国王和佛教徒三千多人、婆罗门等教徒两千多人参加大会。玄奘担任大会论主(主讲人),他用梵文写了一篇反驳那个人的论文,作为辩论的主题在会上宣读。同时誊写一份悬挂在会场门口,并依照惯例声明:如有人能据理驳倒一个字,就斩下论主的头以谢罪。可是五天过去了,仍无人前来辩论。大会连续举行18天,大家都为玄奘的精辟议论所折服。大会结束那天,戒日王和18国国王各以厚礼相赠,均被玄奘谢绝。最后,戒日王恳请玄奘骑上一头用精美的华幢(chuáng)装饰的大象,绕场一周,同与会的众教徒见面。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谢绝戒日王的一再挽留,决心回国。戒日王及当地人民将他送出几十里路,才洒泪而别。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出城迎接,长安城成千上万老百姓走出坊门欢迎他。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召见了他,他向太宗介绍了西域及天竺见闻。他随即回长安开始翻译佛经。19年间共译出佛经75部1 335卷。他由于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又精通梵文,所以译文流畅优美,有些专用名词如“印度”、表示时间的词“刹那”就是他确定下来的。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失传,中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
玄奘还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方位、道里、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译成数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学术动态
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在世界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形成世界历史的光辉一页。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隋唐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目前正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已有不少论著问世。众多的学者认为:(一)隋唐时代中国的制度,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在当时所有先进国家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早进入封建社会。当隋朝建立的时候,西欧封建制度才有一个世纪。作为欧洲封建制中心的法国,就封建制度开端这一点说,要晚于中国700年之久。(二)就社会经济繁荣的程度说,隋唐在当时世界上是第一流的。当时世界的大城市有长安、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长安有百万人口,君士坦丁堡80万,巴格达更少。长安人口最多,这既反映了其工商业的发达,同时也说明它的农业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高水平的隋唐文化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四)隋唐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中国丝织品、造纸术在隋唐时传入东西方各国以及汉式佛教、诗文、科技大量传到东方各国的史实,证明隋唐时期的中国起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因此,隋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当时的世界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图画说明
《职贡图》
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来到中国,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这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径。《职贡图》就反映了边远各族和外国使节携贡品,来唐朝贡的生动情景。图中贡使骑着高头大马,前后卫士们为其张盖护拥。贡使后面的许多人,有的提着鸟笼,有的背着象牙,有的拿着孔雀掌扇,还有人用头顶着宝物,兴高采烈地边走边谈。此画的作者是唐朝的画家阎立德,画高61.3厘米,宽191.5厘米。
唐朝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也叫开元钱,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始铸造的,流通了三百多年。这种钱币直径2.46厘米,重3.6克。钱币中的隶书“开元”二字,是开辟一个新纪元的意思;“通宝”二字的意思是流通的宝货。“开元通宝”四字字体庄重挺拔,相传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修的书法。
日本的和同开
1970年西安南郊出土了两瓮唐代文物,其中有5枚日本银币。郭沫若考证,此币铸于708年(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然后由遣唐使团作为礼物带到中国。
玄奘
这幅玄奘画像现保存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兴教寺内的殿堂里,是根据宋人所绘的《玄奘西游像》而刻在一块石碑上的。因为战乱,寺院与石碑曾遭破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玄奘像,是根据原石碑的拓片重新凿刻的。以后又根据石刻像作成画像,着色后供奉在兴教寺内。
这幅图描绘的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玄奘身穿和尚服,胸前挂着念珠,脚穿草鞋,腰前系小包袱。他左手拿经书,右手执拂尘(用来驱赶蚊蝇),背上背着用竹子做的书箱。书箱顶上是遮阳避雨的伞,伞前垂下的线挂着一盏小油灯。
张骞与天竺国使臣交往的小故事
古代中印关系史实:(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曾经身毒,(2).西汉末年.印度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3).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4).东汉明帝派使臣出使西域.带回印度高僧.并修洛阳白马寺,(5).东晋法显西行.13年后回国.著有一书.是研究中印交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6).唐朝高僧玄奘和义净先后前往天竺取经.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唐贞观年间.天竺的熬糖法.郁金香.菩提树等传入中国.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天竺,(8).明朝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印度半岛.
写你的小故事400字作文
有一天,一个教室的学生都出去上体育课了。于是教室里的橡皮都出来开会了。
有一个粉红色的橡皮说:“你看我多漂亮呀!在工厂的时候,工厂的叔叔阿姨都对我特好,他们都给我涂上漂亮的颜料,现在小主人也对我特别好,每天用完我都给我洗一洗澡,看我多干净!”又有一个蓝色的橡皮说:“看我酷吗在工厂的时候工厂的叔叔阿姨也对我特好,他们给我涂上蓝色的颜料,现在小主人也是对我很好,用完后也给我洗澡。”“你们真好我就不一样了,我以前也是很漂亮的,可是小主人把我买走后我就过上了痛苦的日子。每天用完后都用铅笔朝我身上戳眼,唉我好痛呀!”一个粉色橡皮说。又有一个蓝色的橡皮说:“我也是,我以前也很酷的,但我为小主人服务后小主人每天用完我也是往我身上戳眼,我也很痛。”
“太可恶了!我要离家出走,一起吧!"大家一致同意。他们一起请铅笔在纸上写:小主人我们走了,因我们实在受不了你往我身上戳眼!”小主人们回来后看见了纸条喊道:橡皮呀回来吧,我舍不得你。橡皮们听见了又回到了小主人的身边。
橡皮们又得到了小主人的宠爱,橡皮们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关于交往的有趣小故事(短篇幅)
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
说明: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是沟通成功的保障。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向消费者讲解产品的好处,我想效果一定不会好。
小故事祖国作文400字
爱我中华这一首歌曲,体现了中华人民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一直是维系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曾经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险和灾难,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总能从困境和挫折中一次又一次地昂起头来,正如鲁迅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如果爱迪生习惯于黑暗,那么我们今天也许还点着蜡烛。
如果赵武灵王习惯于宽大的袍子,沉重的战车,也许赵国早就灭亡,毫不客气地说:如果老祖宗猿人习惯爬着走,那恐怕我们今天的境况就不可想象了。
是的,只有冲破习惯才会使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才会有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前进。
因此,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不报酬地上好自己的每堂课,种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田,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扫好自己承担的每条道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厦就是由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砖一瓦,所有,我们青少年要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从我们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大旗永远高高飘起!
从漫漫五千年的文明中辉煌中走来,祖国——向世界展示华夏的神圣风采,每一个音符都荡漾着赤子最真挚的情,每首旋律都饱含着儿女最深沉的爱。
把我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美好的国家!
作文:我的小故事1550字
幸福,是什么?是快乐茁壮成长,还是成绩优异。你们的幸福是什么呢?我的幸福,是怎样的呢,一起往下看吧!
我很幸福,因为我拥有一个美满快乐的家庭。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起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快乐的时候,我们一起分享;悲伤的时候,我们一起分担。
我很幸福,因为我拥有一个可爱的班级。有许多的好老师、好同学,我们一起奋发向上,一起快乐的茁壮成长。我们团结,才会取得成功;我们友爱,才会一天天向上。
我很幸福,因为我拥有很多的好朋友。他们有的学习好,有的人缘好;有的很搞笑,有的很优雅……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生活中的左膀右臂……
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关爱着我,我,就生活在这幸福的世界里……
如果要我为我的幸福打分,我一定会打满分100分。如果要问我为什么,我会对她说:“我的生活幸福,我的家庭幸福,我所在的班级幸福,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很幸福!我这一辈子都很幸福!”
作文:照片里的小故事400
1、
翻开那本相册,一张照片映入我的眼帘。乘上记忆的快车回到云南玉龙雪山森林公园。登上“玉龙雪山”那天,照片背后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妈妈,还有很多老师一起乘坐着大巴车来到了云南玉龙雪山森林公园。今天我们要攀登一座大山,世界上纬度最低的海洋性冰川-------玉龙雪山。因为山很高,导游给我们买了坐缆车的票。 坐缆车的人真多呀,等了大约半小时才轮到我们上车。我们坐上了缆车,一开始我还有点害怕。缆车开始徐徐上升了,风在我耳边呼呼作响,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和我坐同一辆缆车的哥哥却好像很兴奋,一点也不害怕。看到他这个样子,我也镇定了下来。往下一看,哇!眼及之处都是绿树,这郁郁葱葱的树木连成一大片就象是绿色的海洋。我和哥哥高兴地大声呼唤起来。转眼间我们就来到了山顶,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雪山山顶的观景处观看山下的风景。啊!这里看到的景色真壮观呀!站在这里,山下的美景尽收眼底了。你看,那一片片翠绿的树木在薄雾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在晨光的照射下,还折射出不同的色彩,真象童话里看到的一样,太美了!真如看到了人间仙境啊!我不禁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正当我看的出神的时候,我听到了“咔嚓”一声,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叔叔趁我看得入迷之际,为我留下了这永恒的美好回忆。
现在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就会陷入美好的回忆中。。。。。。
2、
一张照片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张照片,那是我们六年级毕业是的全体同学的毕业照,至今仍在我书桌的那个最显眼的地方。
回味我们六年的生活,酸,有过;甜,有过;苦,有过;辣,有过;咸,也有过。
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谁也不认识谁,可谁知最后,我们却在分开时那样的不依,那样的不舍。
当我们成为了一班的同学时,同学们都个个自我介绍,那情景,我现在还依稀记得,有搞笑的,有肉麻的,也有故做严肃的,那样子真叫人喊牙酸。我们班的同学十分团结,特别是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那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出来,当我们在获得了奖项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甭提多高兴了,都乐呵呵的比划出一个“V”字形,大声的喊叫着:“耶!”那气势可真是壮观,比吃了蜜还甜。有甜必有哭,我们在集体考试中全集排名都是名列前茅,可谁知,就在我们都胸有成竹的等着这一次的冠军排名,天知道,我们全集排名居然落后了一名,得了个亚军,我们都十分沮丧,在我们失望之余,老师语重心长的来安慰我们,给我们打气,鼓励我们奋发向上,她并没有责怪我们,知是用她那张灵巧的嘴诉说着那能令我们重拾信心的话语,于是,我们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这次排名下降的暴风雨的洗礼之后,我们变得更加热爱学习,更加刻苦,在这段时间,同学们都非常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有夺回了那专属我们的第一名。这使过程中的苦意渐渐消褪。
我们班的同学可能都使急性子转世,做什么事情都想马上行动,只要是决定了的或使商量好的,绝对使立即执行,这让我不经意想到有些辣辣的性格。有笑必有泪,在相处的这六年的光阴里,我们已经互相了解彼此,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班上如果有同学被欺负了,我们绝对是义不容辞的去替她讨回公道,所以,这更使那一行行咸咸的泪水变得很甜,渗进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张照片,足足可以勾起我们美好童年里的种种趣事。
每当看到桌上的这张照片,我的心不由得像是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具全,每一味都是那样的意味深长,每一味都包含着我们的美好回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美味的童年。
希望能帮到你(*^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