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单一制的利弊 中国历史上单一制

火烧 2023-02-15 07:30:10 1086
中国历史上单一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联邦制是在哪个朝代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联邦制产生于中国的秦朝以前现代国家有两种国体,一种是单一制国体,中国、日本等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国体,在该种国家中,中央

中国历史上单一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联邦制是在哪个朝代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联邦制产生于中国的秦朝以前

现代国家有两种国体,一种是单一制国体,中国、日本等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国体,在该种国家中,中央政府有绝对的权力,下设省市县等建制;另一种是联邦制,他是由一些有国家性质的行政区域(州和邦)统一组成的国家(国中有国),各行政区有自己的宪法,有自己的立法权,国际交往归联邦政府,如美国等少数国家就是这种国体。

其实,这两种国体在古代早已有之,只要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秦朝前后的历史和国家的演变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秦朝以前讲究分封,由此形成了由中央(王权)控制的诸侯列国制,这种国体是国中有国,这与现代的前苏联和美国等国家的联邦制国体是雷同的,比如,诸侯们拥有很大的权利(权力),他们世袭占有封地及其居民,在其封疆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且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军队,这要比现代联邦制那些国家中的子国(如州或加盟国)的权力还要大得多;对应的王权相当于联邦政府,各诸侯国按礼制要服从王命,定期朝供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因此,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联邦制应当产生于中国的秦朝以前。

各诸侯国们所拥有的很大的权利(权力)构成了这种古代联邦制的不安全隐患,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这种古代的联邦制只维持到春秋时代,之后的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就是中国古代的联邦制走向解体的时期。

中国那位著名的圣人孔子就生在春秋末期,他正好赶上中国古代联邦制的瓦解,也就遭际了诸侯列国纷争带来的苦难和痛楚,孔子周游列国到处游说的目的,就是要恢复周代的那套体例,也就是要恢复周朝的联邦制那种制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克己复礼”,他向列国游说的主张,用这里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要纷争,要按照周朝的联邦制度来重建社会。这其中的“礼”就是周朝联邦制那套规矩和制度。

历史地看,孔子的这种想法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不和当时的时宜的,所以在周游列国时才到处碰壁,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孔子是错的。所以孔子这个人的思想非常自相矛盾,一方面他是人道主义(仁者爱人)的先觉者,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大同和天下为公)的先知,另一方面他又要维护旧时代的礼制,把那些过时的东西奉为圭臬。孔子当时虽身处战国时代,其思想却游历于过去和遥远的未来,所以他老人家一定是与当时最格格不入的人,也必然是最苦恼的人。

相比之下,秦始皇要比孔子更具历史进步性,他不自觉地顺应了历史的辨证法,对旧时代的联邦制进行了否定,建立了中央及郡县结构的单一制的国体,这就是中国目前仍在沿用的中央政府具有高度集权和绝对权威的单一制国体。

秦始皇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准确地认识到了要恢复秩序和实现统治非得采取这种单一制国体不可,为了作到这一点他颁布了一系列令人胆寒的酷刑严法。历史证明了秦始皇是对的,之后中国的历朝历代无不采取单一制国体。

2.我国为什么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

我国现行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规定表明,单一制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决定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1.历史原因.我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建立的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尽管也曾有过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时间较短,而国家统一的局面则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2.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状况和民族关系决定了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不适宜采取联邦制,而应该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表现在:一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决定了建立单一制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二是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状况,决定了建立单一制有利于民族团结;三是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建立单一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四是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形势,决定了建立单一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中国中央集权单一制的原因和表现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

如果说政体或者说政体组织形式是从横向角度表现国家政权体系,那么国家结构形式则是从纵向角度表现国家政权体系。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

单一制是指国害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单一制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一个最高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

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于中央授予,每个公民只有一个统一的国籍。联邦制是指国家由两个或者多个成员国(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在联邦制下,除了有联邦的宪法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宪法,除设有联邦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系统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系统;公民既有联邦的国籍,又有成员国的国籍。尽管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取决于很多因素。

主要却决定于历史的因素和民族的因素。即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组成、分布状况、民族关系、民族经济的发展等要素。

决定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1.历史原因,我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建立的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尽管也曾有过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时间非常短,而国家统一的局面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状况和民族关系,决定了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不适宜采取联邦制,而应该采取单一制。

单一制的利弊 中国历史上单一制

4.我国为什么实行单一制

1、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原则上主张单一制反对联邦制,因为单一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地产阶级的团结和联合,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觉悟。这是实行单一制的理论基础。

2、实行单一制的历史原因:我国自秦汉以来,一直实行中央集体的制度,各民族各地区属于统一的国家以内。历史证明,只有统一才能带来各民族的团结繁荣和发展。

3、实行单一制文化原因:

(1)我国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和各民族的人口状况决定了只有实行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才能保证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2)我国各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造就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才能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3)各民族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实行单一制的助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

4.实行单一制经济原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少数民族的资源优势和汉族的科技人力优势,需要缩小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差距,而这只有在单一制下才能有效实现。

实行单一制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