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墉是几品官 刘墉简介_现代刘墉简介_宰相刘墉简介

火烧 2022-11-27 14:04:03 1042
刘墉简介_现代刘墉简介_宰相刘墉简介 刘墉小传:说他是画家,他有近三十多部中外广大读者所痴迷的文学作品问世;说他是作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国展出,受到世界的瞩目。这就是现任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

刘墉简介_现代刘墉简介_宰相刘墉简介  

刘墉小传:

说他是画家,他有近三十多部中外广大读者所痴迷的文学作品问世;说他是作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国展出,受到世界的瞩目。这就是现任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及副教授的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先生。

也许正是因为他广博的涉猎,使他的文章清新俊美,如诗如画,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尤其是在青年学生当中更是广为流传,他的文章或抒情、或议论,都能在平实之中显现出深刻的哲理,教人深省,教人奋进。有的文章语句成为学生日记本中的“人生箴

言,有的书被学校定为学生必读作品。

刘墉的文学作品自前年在大陆出版了《萤窗小语》四至七集之后,又陆续出版了《生死爱恨一念间》、《点一盏心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等部分作品。鉴于读者对刘墉作品的喜爱,便于读者对作品的全面了解和收藏,同时也降低图书的价格,我社编辑出版了《刘墉作品集》。收录了刘墉所著共30部作品,基本反映了他的文学创作风貌。

一九七三年,刘墉大学毕业后,应台北某电视公司的邀请,主持一个益知节目——“分秒必争”。为了使节目有变化,在每集节目一开始,他都说段开场白,内容包含很广,由文学、哲学、艺术乃至身边点滴小事引起的触动刘墉简介,都化为几十字、二三百字的短文。电视节目

播出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许多观众要求出版这些短文,这便是《萤窗小语》。

《萤窗小语》是刘墉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前后十年,共写了七集,《萤窗小语》开启了刘墉文学创作的大门,正如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拿出一本《萤窗小语《对记者们说“如果没有这本‘小东西’,可能就没有今天作家的我。”

《点一盏心灯》是《萤窗小语》的延续,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另一种题材的尝试。文章大部分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小故事,很亲切、很平易。那里面天真的小徒弟、健忘的老先生、作梦的少女、历经风霜的老兵和艰苦奋斗的商人,以及做为一般人代称的老张、小王,可以被替换为每一位读者,仿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当然,里面也夹杂了战争、灾祸的故事,因为那就是人生。除了喜剧的欢愉,我们也该接受悲剧的洗礼,在痛苦中领悟。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作者从近十年来海内外新闻中撷取的真人真事。此外,这本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寓言形式的童话故事,禅言趣味的对话,乃至令人莞尔的幽默小品,在那背面也都有它深一层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适于几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从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趣味和结论。它是一扇门,向读者敞开着,进门之后的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则请各位细细寻找、自己游历了。”

这本集子同时也是作者翰墨因缘近三十多年的感怀。此外,《田国随笔》集合了许多田园趣味的短篇,是作者在赏花莳草,以耕种作为放松所产生的感悟。

社会纷杂、世事艰险、老师教学问,谁来教处事,分良莠?

人生像一局棋,一生只能下一盘的棋,可是在这盘棋上有几人能运筹帷幄,最终是赢家。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这句话不乏道理,问题是等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们的生命还剩多少?《我不是教你诈》这部作品是作者“处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时世间百相的揭示,告诉你不吃亏的学问。这是一本针对社会现象所写的书,每个故事都可能切中时弊,每个分析都可能深入人心。它的目的不在立刻”改变”什么,而是希望慢慢“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

《超越自我》这集收录了作者的《攀上心中的巅峰》《超越自我》《创造自我》及《肯定自我》四部作品。《攀上心中的巅峰》是作者最新写的一本励志代表作,它是一本为青少年而写的作品。其中的文章有些在我国《中学生》、《中外少年》等杂志上刊出过。它对传统价值现和现代新伦理间矛盾的青年朋友,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每位读者在读究这本书之后,都能知道感恩、知道敬老、知道写作、知道怎样说话、知道怎样选择方向、怎样交异性朋友、怎样对待同性恋、怎样坚持自己的理想、怎样看出上一代隐藏的深情。及怎样忠于时间、忠于工作、忠于良知。都能把握年青的冲力,认定方向,勇往直前、无怨无悔,最终攀上心中的巅峰。

《超越自我》、《创造自我》、《肯定自我》这三部分也是写给青年人的刘墉简介,但也是身为父母阅读的好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长时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各种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书信的方式,殷切的叮咛,教导他那走向成年的孩子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如何对待纷杂的社会,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接受别认的爱。告诫年青的孩子如何战胜自己的惰性,克服依赖心理,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生存自保之道,并寻求进一步的突破,使自己走向成功。年青人可以从本书中学到生存进取的态度;父母们则可以从这本书中领悟一些育人的方法。使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共同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刘墉的另一部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的励志作品是《人生的真相》。此部作品共分三辑,包括《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和《冲破人生的冰河》。此外,我们也把《在灵魂居住的地方》一并收录于此集。

《人生的真相》是这部书的第一篇,也可以称之为“导读篇”。内容乍看各不相干,但实际却是相关故事的结合,使读者一篇篇看下来,能自然融会。这种不必言传,冷暖自知的表达方式,有较大的思索空间。第二篇是“反思篇”,第三篇称之为“辩证篇”。由此读者可以了解,这部作品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而最终目的则是要说出“人生的真实面目”。

这部作品作者之所以定名为《人生的真相》,是因为在今天的学校里,听到的圣人、伟人多,知道人生真相少,造成许多年青人,对现实社会太没戒心,对各种人生怪现象更缺乏免疫力,结果真正进入社会之后,还没起跑,就已经摔倒。正因此,韦中谈到了行善,却也强调在行善的同时,要小心被利用。甚至说“善果”未必全出于“善心”。书里也谈到“化敌为友”,但同时指出敌人终究是敌人,不能一厢情愿地先放松戒备。更强调通权达变,在紧要关头采取非常手段的重要。三于金钱如何造成污染,使好人变成势力眼;使正义者染上邪恶的色彩,也在许多例证中做了分析。无可否认,书中暴露了许多人生的丑恶面。问题是: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有黑暗与光明,而且几乎对着光明的东西,后面都有着黑影,甚至光越亮,影越黑。既然是《人生的真相》,当然有好有坏,而且好中见坏,坏中见好。

《人生的真相》虽然揭露了真相的一角,但都是较温和的,适于每个年龄层的人阅读,而后两篇相对来说辛辣一点。

刘墉生于台湾,在台大学毕业后定居于美国。曾多次到祖国大陆参观考察。在一生的漂泊之中,有了太多的爱,爱台北、爱纽约、更爱北京。有爱就有牵挂,让人放不下,有爱就有了追寻,有了漂泊。正象他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从被爱所创造,到这个世界来漂泊,乃至为心爱的事业、心爱的人、而不断追寻。”“有多少父母年轻时为了爱子女使其进好学校、交到好朋友、吸到好空气,而不停迁移!年老时又为了舍不得子女,千里迢迢漂泊到地球的另一边#“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爱,爱就注定了漂泊”。作者正是在追寻爱的过程中不断的漂泊,在漂泊中使爱沉淀、使爱升华。这些就是我们在《爱的漂泊》中所要告诉你们的内容。

另外《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是作者之子刘轩所写的一篇文章,叙述了年青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趣事。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性格。虽是刘轩所著,但也凝聚着作者的大量心血与汗水。字里行间都显露出作者的笔迹与文风。所以我们也把它一并收录到这本书当中。

“人生是用聚散的因缘堆砌而成。何必问今生与来世,仅仅在今天就有多少前世与来生?就有多少定了的约,等我们履行,多少断了的缘等我们重读?就有多少空白的心版,等我们用明天去写一个缘的故事。多美啊!生生世世来了缘。”

《世间未了缘》这部书,共收录了刘墉先生四部作品。在这本书里,作者用深情的笔触,写夫妻、亲子、天地、及生生世世未了的情缘,为我们讲了一个“缘”的故事。文章涉及的题材广泛,是比较有“人间性”和“人情味”的作品。

《在生命中追逐爱》从内容上讲是和《世间来了缘》属于同一类的作品,都是写世间的“聚散因缘”“生死爱恨”,但在这本书中,作者更积极地鼓励世人用真实的行动去追寻爱,正象作者所说的那样:爱是生活,是生命,如果真要付出爱,请伸手去做,别空口去说,因为,没有行动的爱不是真爱。我们来到世间,不是来恨,而是来爱;生命是为了学习爱,爱能包容一切!

部分作品:

文艺理论:

《中国绘画的符号》(《幼狮文艺》·1972)

《诗朗诵团体的建立与演出》(联合报1981)

《花卉写生法The Manner of Chinese Flower 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3)

《山水写生法The Thousand Mountains(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4)

《翎毛花卉写生书The Manner of Chinese Bird and Flower 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5)

《唐诗句典(暨分析)》(纽约水云斋·1986)

《白云堂画论书法Inside The White Cloud studio(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林玉山画论书法The Real Spirit of Nature(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8)

刘墉是几品官 刘墉简介_现代刘墉简介_宰相刘墉简介

(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中国绘画的省思》(专栏系列)(中国时报·1990)

《艺林瑰宝(专栏系列)》(《财富人生杂志》·1990)

《内在的真实与感动》(联合报·1991)

《中国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万字)》(广电基金·1992)

《属于这个大时代的丽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专刊(1995)

画册及录影:

《欧洲艺术巡礼》(中国电视公司播出·1977)

《芍药画谱》(水云斋·1980)

《Th ReaI Tranquility(英文版录影带)》(纽约圣若望大学·1981)

《春之颁(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真正的宁静(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The Manner of Chinese Flower Painting(英文版录影带)》(纽约海外电视25台

播出·1987)

《刘墉画集(中英文版)》(纽约台北水云斋·1989)

《刘墉画卡(全套三十四张))(水云斋·1993·1994·1995·1996·199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