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昭和天皇 为何古代中国皇帝里没人像日本平成天皇那样提前退位,平稳交接?

火烧 2021-09-18 00:42:12 1074
为何古代中国皇帝里没人像日本平成天皇那样提前退位,平稳交接? 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大权在握时,诸事太平。一旦天子退位,新的继位者又根基不稳,难免会有居心叵测之人趁机兴风作浪。历代皇帝对此事可谓心知肚明

为何古代中国皇帝里没人像日本平成天皇那样提前退位,平稳交接?  

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大权在握时,诸事太平。一旦天子退位,新的继位者又根基不稳,难免会有居心叵测之人趁机兴风作浪。历代皇帝对此事可谓心知肚明,但是却少有帝王为了避免这场腥风血雨而提前退位以保新帝,这是为何呢?

首先,眷恋权势乃是人之本性。一旦人能成为九五之尊,就不想再放权。北宋靖康之变时,两代帝王被金掠走,大宋一时陷入混乱。仓促之间,将皇子赵构拉来做帝王,新建南宋政权。虽然此时金军气焰正盛,但是南宋有岳飞等名将坐镇,仍有一战之力。即使不能以武力手段将宋徽宗和宋钦宗夺回,也可以通过谈判等手段将二帝赎回。但是赵构却迟迟没有行动,以致两帝病死他乡。虽然有人为其辩解,这是局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但皇权的诱惑是巨大的,无论赵构怎么做,其实都合情合理。

无独有偶,对皇位百般贪恋的绝不止赵构一人。康熙晚年之时,膝下九子已然可以独当一面,但是他迟迟不让位,以致引发九子夺嫡之乱。由此可见,对权势的不舍绝对是帝王不愿提前退位的关键。

有的帝王没能提前退位是自身原因,有的帝王却是离世突然,来不及为子孙筹划。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之时,是在为其弟关羽报仇而东征吴国的途中。当时刘备虽然年事已高,却仍然要亲自报仇雪恨,没成想病重于此。刘备都不能撑到返回成都,自然也就无法替刘禅稳定政局,只能托孤于诸葛亮。世人称赞刘备托孤之举乃是“古今之盛轨”,其实刘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当时诸葛亮是最佳人选。

昭和天皇 为何古代中国皇帝里没人像日本平成天皇那样提前退位,平稳交接?

帝王不愿提前退位还与退位后的境况有关,帝王退位后被尊称为太上皇。看似尊荣无限,其实有名无实,真正的大权已经移交到新任帝王手中。帝王之家多薄情,血亲也未必真情实意。武则天的退位便是在病重之时被迫禅让,太子李显与宰相等人联合逼武则天退位,还将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杀死。武则天晚年之时,并无知心之人陪伴左右,太子虽然十日率群臣拜会一次武则天。但是也只是逢场作戏,碍于孝道而已。因此,武则天相较在位之时衰老许多,也不再热衷于梳洗打扮,经常在宫中枯坐一天。这种退位后无人过问的生活是许多帝王都不愿意经历的,在位虽然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楚,但比起退位后的人走茶凉还是可以容忍的。

其实帝王提前退位对稳定政局的作用并不大。帝王一旦衰老,群臣便会重新站队,寻找新的继位者。以便将来能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或者成为新帝依仗的重臣,年迈的皇帝对此事也无能为力。帝王看似掌控大局,但是内部已经是风起云涌,他也难以把控的。

朝堂之上,细枝末节往往牵动大局,并非一切都能在掌控之中。即使是帝王,也不能事事都能预料到。他们就算早退位,也不一定可以避免皇位更替带来的腥风血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