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阳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信阳师范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10-20 13:33:28 1049
信阳师范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信阳师范学院(Xi ya g Normal U iver ity)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本科师范院校之一。信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75年,原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

信阳师范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信阳师范学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本科师范院校之一。

信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75年,原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学院,3个直属教学教研部,拥有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79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有教职工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硕士生、普通本专科学生2.3万余人。

信阳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信阳师范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学校部分专业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超过了50%;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10万多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王金安等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基本介绍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 主管部门:河南省学校官网::xytc.edu中文名:信阳师范学院外文名: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信阳师院 创办时间:1975年 类别:公立高校类型:师范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宋争辉 
校长:李俊 本科专业:75个 院系设定: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等 校训:厚德崇实、善学敏行 校歌:《信阳师范学院之歌》 校庆日:10月28日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院校代码:10477 主要奖项:全国文明单位  基本信息,校园风光,知名校友,校史发展,学校筹建,发展历史,办学条件,院系机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学术研究,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学术资源,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社团活动,现任领导,

校史发展

学校筹建

1974年10月10日,文化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家宽在光山县召开的全区普及国小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宣布了信阳地委准备建立师范专科学校的讯息。 1974年11月间,地区文教局派人到河南省教育厅,请示建立信阳师专问题。王锡璋厅长接见时表示:“省教育厅也打算在信阳办师专,地委若能将信阳西郊的信阳高中校址让出来,办一所省管师专,可以在信阳地区多招些学生,信阳受益更大。”信阳高中是信阳地区重点高中,属地区管,占用高中校址须经信阳地委同意。 1975年2月初,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听取地区文教局关于建立师专问题及省厅意见的汇报。 1975年3月,文教局领导第二次向地委常委会议汇报省厅意见及其他事宜。7月6日,地委宣传部部长、分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刘庭璋要求筹备组开会征求各方意见,搞一个分院筹建方案。7月18日,筹备组制订了分院筹建整体方案,并报经地委同意实施。

发展历史

1975年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正式创建。1978年暑假校址正式确定启用之前的3年多时间里,学校一直借用信阳师范学校校舍,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材图书仪器缺乏。 从1977年开始,学校由文革期间的边劳动、边学习,开门办学转为正规的课堂教育。 1978年暑假,学校由“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地区分院”正式更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并迁入长安路237号,兴建了教学楼。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次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2年9月,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正式提出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的目标。2003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信阳师范学院开办华锐学院。 2004年,获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学校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6年,学校获批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时获批法律硕士、艺术硕士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办学条件

院系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继续教学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马列部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网路信息与计算中心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6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近6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河南省优秀专家9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8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和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5个): 生物数学、 新型功能材料、大别山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低维材料与清洁能源、微波通信与智慧型测控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1个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有7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带头人所属单位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带头人所属单位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俊 政法学院 0703 化学 刘彦明 化学化工学院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井强山 化学化工学院 0710 生物学 袁红雨 生命科学学院 0701 数学 李学志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201 理论经济学 郑云 经济学院 0702 物理学 余本海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带头人所属单位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带头人所属单位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许远理 教育科学学院 081203 计算机套用技术 刘宏兵 计算机科学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刘世理 外国语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所属门类所属学院 0201 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院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 政法学院 0401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科学学院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 文学院 0602 中国史 文学 文学院 0701 数学 理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702 物理学 理学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0703 化学 理学 化学化工学院 0710 生物学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0711 系统科学 理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所覆蓋二级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所属一级学科所属学院 020207 劳动经济学 套用经济学 政法学院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政治学 政法学院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学院 081704 套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领域所属学院 0351 法律硕士 法律(法学) 政法学院 法律(非法学) 0451 教育硕士 教育管理 教育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 政法学院 学科教学(语文) 文学院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物理)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学科教学(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学科教学(生物) 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 外国语学院 学科教学(历史) 历史文化学院 学科教学(地理)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音乐) 音乐学院 学科教学(体育) 体育学院 学科教学(美术) 美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教育科学学院 0551 翻译硕士 英语笔译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口译 1351 艺术硕士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3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主要负责人课程名称课程主要负责人课程名称课程主要负责人 公共教育学 朱桂琴 高等代数 胡余旺 高级语言程式设计 邬长安 政治经济学 王文臣 有机化学 化学学院 常微分方程 数学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杨有山 英语语言学 外语学院 植物学 卢东升 数学分析 郝涌、李学志 现代汉语 陈伟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衡彩霞 分子生物学 袁红雨 体育教学论 王小美 内容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数学与套用数学(第三批)、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批)、汉语言文学(第六批)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思想政治教育省级特色专业(13个):化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生物科学、英语、教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心理学、经济学、套用化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校体育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人文地理学、拓扑学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音乐教育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技能训练示范中心、数学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数学与套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交流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纽西兰、日本、韩国、义大利、以色列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开展合作办学。选派学生到韩国、纽西兰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和马达加斯加等国留学生。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07-2016年间,学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权威资料库收录1600余篇;出版著作360余部,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200余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4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厅级社科研究机构;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1个河南省科学技术企业孵化器、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共建“绿色建材协同创新中心”等。。 人文社科研究机构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淮河文明研究中心、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音乐学院前的彩虹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河南省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 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 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河南省建材设备节能与智慧型化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节能矿物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物节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实验室、低维材料与制备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非金属矿物加工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先进微纳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共建研究机构学校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校与信阳市溮河区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学校与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共建:非金属矿研发中心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政府共建: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校级研究机构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古代文学研究所、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遗传研究所、文献信息研究所、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套用化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南北过渡带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环境与规划研究所、“豫南岩矿、宝玉石鉴定及加工中心”、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研究院、跨文化语言研究中心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矿物节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材料与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身心健康预测、防控与训练协同创新中心”、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当代河南文学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大别山农业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原书画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3月,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有图书资源200余万册。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资料库,各类中文资源资料库平台,各类外文资料库平台和资源统一检索和泛在化服务平台。学校刊物《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自然科学版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厚德崇实,善学敏行 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与大学精神一致。《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做人根本,厚德是成才的前提,也是为师的职业操守,同时惟有厚德才能包载万物,兼容并蓄,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崇实:语出《论衡·定贤》:“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崇实本意为崇尚实际、崇尚朴实。崇,有尊重、推重之意。崇实体现了“以真为本、以实为基、以乾为荣”的理念,也与我校“四实”(诚实、扎实、踏实、朴实)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学既符合传统为学精神,又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不仅要博学、勤学,更要善学,惟有善学,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对从教者而言,理应“善学乐教”,惟有善学才能善教,善学是近知之道、立教之本。 敏行: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行,既符合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更重行的精神,又能体现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强调行动,要求行应主动、行应勇敢、行应进取、行应创新、行应有效。敏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徽 1.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标志的主形采取三个奋发向上的大学生,三个人物相互衬托,互为托举,携手共进,拥抱未来,彰显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 2.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标志的主形采用直线为基本造型手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方正感,而整体造型又是一个上升的箭头,寓意学校的发展态势;而标志外形采用圆形轮廓,这种方圆相融,方形与圆形的结合塑造出天地之间沟通自由的意境,富有广阔的内涵。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标志的整体是一棵参天大树,枝与枝相簇拥,体现了师范院校的育人特色。

社团活动

1988年4月29日,信阳师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有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分项活动。 1993年10月,信阳师院人突发奇想,决定开展“雅室设计”活动,着力建设宿舍文化,为自己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到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原局和杨靖宇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开展“重走长征路”、“寻访红色文化”活动。 每年3至4月间,学校都会举办风筝文化节。风筝文化节并不单纯是放风筝,主办单位还开展有绘画制作大比拼、放风筝比赛、“看到风筝我想说”主题征文比赛以及“放飞梦想、我心飞翔”演讲比赛等。 每年5月都会由该校经管学院牵头举办旅游文化节,包括校园旅游景点导游词征集、校园旅游摄影作品大赛、旅游消费问卷调查、“十佳校园导游大赛”、旅游会刊发放、旅游文化节闭幕颁奖晚会暨首届“旅游之星”评选等内容。 诗歌节由校学生处、团委共同主办,大学生通讯社、远方文学社、方舟文学社以及各学院文通社承办,是一个文人聚集、吟诗作赋的节日。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宋争辉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俊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余作斌副校长:王文臣、刘彦明、陈登报、余本海、王金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