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打仗举白旗 明明举旗会占据人手,为何古代打仗的时候,还会举那么多旗帜

火烧 2021-12-08 18:10:50 1052
明明举旗会占据人手,为何古代打仗的时候,还会举那么多旗帜 我们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时代,人手就是战斗力。人手越多,越容易打胜仗。但是,古代打仗却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军队里会有很多旗帜。军旗猎猎,随风

明明举旗会占据人手,为何古代打仗的时候,还会举那么多旗帜  

打仗举白旗 明明举旗会占据人手,为何古代打仗的时候,还会举那么多旗帜
我们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时代,人手就是战斗力。人手越多,越容易打胜仗。但是,古代打仗却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军队里会有很多旗帜。军旗猎猎,随风招展,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片旗帜的海洋。这么多的旗帜,显然是需要人来扛的。士兵要是有很多人扛旗帜,打仗的人就少了,手也少了。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代军队里,还会有那么多旗帜呢?旗帜在古代军队中,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古代战役) 一、信息传递作用。 古代的信息传递很不通畅,在战场上,要想和自己的友军取得联系,打击敌人,就得有一个识别标志。没有识别标志,就容易误打,自己人就和自己人杀起来了。杀了半天,才发现杀错了。那样的话,可就麻烦了。 有人说,没有关系啊,可以通过穿不同的战袍来区别啊。 诚然,穿不同的战袍,不同的铠甲,确实可以把军队区别开来。但是,古代打仗的地方,多是平原地区,如果站得远的话,就很不容易看清楚了。 再说了,如果全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士兵们自然会有统一的战袍。如果经济条件限制,装备不好,就无法使用统一的战袍了。同时,士兵们穿的铠甲,很有可能是从敌人那里夺过来的。夺过来了,就穿在自己身上。总不可能还要对铠甲进行一番改装吧?或者说,在铠甲外面再涂一些什么颜色。也没有合适的颜色用来涂啊。 所以,用战袍铠甲在战场上起信号作用,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还是用旗帜。旗帜又高又多,远远地就能看见。而且旗帜只是一块布,做起来也很方便。 (挥舞战旗的士兵) 二、精神鼓舞作用。 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是这么说的:工具是长长的手。 当我们的手不够长的时候,我们就会使用工具,用以增加手的长度。当我们的手不够结实,不够锋利,不够有力的时候,我们也使用工具,让我们的手结实、锋利、有力。 旗帜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士兵不够高,不够威猛,但是旗帜举起来以后,这支军队的士兵,就显得特别高,特别威猛。同时,旗帜很宽阔,又有很多飘带。被风吹起来,旗帜一下就占据了整个天空。同时飘带的飞舞,让旗帜动感十足。布匹在吹拂的时候,还会发出猎猎的声响。 因此,当旗帜举起来的时候,人的精神也会被鼓荡起来,显得特别激情澎湃,豪情万丈。 我们知道,在战场上打仗,除了身体素质很重要以外,精神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精神状态好,就算是疲弱之兵,依然能够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战胜强大的对手。所以,很多军队在上战场之前,将军都会做战前动员。在打仗的时候,也会想办法激励士兵。 我们知道,击鼓向前,鸣金收兵。为什么要用击鼓的方法让士兵向前呢?因为密集的鼓点,会让人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极好地激发士兵们的精神力量。 当铺天盖地整齐有力的旗帜举起来的时候,随着旗帜的飞扬和凛冽的声响,将士们的精神头,自然就起来了。 要起到这样的作用,显然只有旗帜很多,效果才会明显。 (韩信剧照) ​三、排兵布阵作用。 由于最早的战争,都是选择开阔的地方捉对厮杀。因此,就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打仗阵图。什么一字长蛇阵、九宫八卦阵、北斗七星阵等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排兵布阵”。 排兵布阵,并不是把阵型摆好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在打的过程中,要产生阵型的变化。只有产生了阵型的变化,阵图动起来,才能把敌人卷进阵图的包围中,有效地消灭敌人。 要让阵型产生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指挥。但是,当阵型动起来的时候,士兵该往哪个地方走,该怎么打,在一片昏天黑地之中,如果没有参照物,士兵们是根本没办法行动的。而如果有大片的不同颜色的旗帜,士兵们望着旗帜,自然就知道往哪个方向去,怎么打了。只要忠实地执行变阵安排,最终必然会打败敌人。 事实上,聪明的将军,还会充分利用旗帜,来打心理战,最终战胜敌人。韩信一生所打的仗中,有两次采用了「 ”拔旗易帜”的方法。一次是和赵国打仗,一次是和项羽决战。这两次,韩信把旗帜在战场上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资料:《史记》《武经总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