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二要素阶段是什么 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阶段,其特点有哪些
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阶段,其特点有哪些
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阶段,其特点有哪些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工资经历了哪些改革阶段,其特点有哪些?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以来,公务员共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分别在一九五六,一九八五,一九九三和二00六年,纵观历次改革,其特点是:从固化到灵活,从粗放到精细规范,以及从人人平均主义到注重绩效。祝好运!
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阶段
您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九次大的变革。
1956年,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后,我国全面取消配给制和物价津贴,直接以货币形式规定工资标准,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确定职务等级和工资标准。这一工资体制持续了近30年。
1985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国家废除了30年的等级工资制,建立了以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此外,建立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同时,改革明确了职务工资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责任和业务技术水平确定。而基础工资按所处省份工资区划分,人人一样。
1993年,国家推行公务员制度,决定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即按照公务员职务、级别和年限确定标准的工资制度。为此,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公务员工资改革的五项原则,即按劳分配原则、正常增资原则、比较平衡原则、物价补偿原则和因地津贴原则。
国家干部变成“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
从2006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以上五项原则作了进一步完善,从制度上规范了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分配行为。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同时,公务员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这也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制度。
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工资9年未涨。
改革开放后历次公务员工资调整
公务员工资在改革开放后调整了多次。其中在1993年到1997年没有调整,1999年到2001年期间则连续3次调整,且调整幅度较大。
第一次
1985年6月
由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转到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
第二次
1989年
国务院决定给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调一级工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中的一些突出矛盾。
第三次
1993年10月1日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按不同职能,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
第四次
1997年7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机关新录用人员的试用工资相应提高:大学本科生由每月70元提高到225元;硕士生由每月97元提高到260元;博士生由每月105元提高到290元。
第五次
1999年7月
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10级至1级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
第六次
2001年1月
每人每月180元的基础工资提高到230元;15级至1级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的级别工资,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
第七次
2001年10月
原来50元至480元的职务工资标准提高到100元至850元。
第八次
2003年7月
职务工资由100元至850元提高到130元至1150元。
第九次
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公务员工资的构成有哪些变化
我国公务员共设级别27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从26级起步,比另两类公务员起点高一级;专业技术类一级总监最高能到8级(相当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巡视员),而行政执法类督办才到10级。分类改革后,行政执法类的通用职务名称为督办、高级主办、主办、行政执法员。而行政执法类的职务层级更是由原来的2个层级增加到11个层级,这就大大增加了基层民警职级上的晋升空间,解决了晋升难的问题。
深化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绪论怎么写
楼主,你好,我空间!:hi.baidu./new/gwyks
公务员报名流程
发布公告(下载职位表,选择可报职位)——网上报名——审核通过——上传照片和缴费——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拟录用人员的公示——正式录用
公务员报名条件
1)年龄:18-35周岁
2)学历:自考、党校、等国家承认的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都可以的,除非是职位特殊说明只要全日制高等教育学历。民办的只要是国家承认也可以。
3)户口:国家公考不限户口;地方性考试一般要求是当地户口,但是深圳、广州等少数几个地方除外。
4)专业:也有不限制专业的职位,不限制专业的职位竞争会比较激烈。具体哪个专业能报考哪些职位,请看职位表。某个专业可以报考哪些职位:每个专业基本都有一个职位与之对应,但是那个职位不是每年都找人你,所以具体还得看职位表。
5)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少数职业要进行专业考试,少数地方还要考“公共基础知识”。行测、申论各一百分。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一般是各占50%。
如何深入了解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意义
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定位,一是整个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必须与事业单位、企业薪酬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统筹规划,不能割裂开来;三是要与公务员制度等其他方面改 革相配套。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公务员工资改革必须全国统一,因此要由国务院统一发布具体政策;而在我国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今天,企业薪 酬制度改革则只能采取分散决策的方式,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根据《意见》精神分别制定并发布具体政策,由各企业结合实际贯彻实施。为 此,一方面,研究制定公务员工资改革政策者需要按中央一贯精神把握好此定位,注重此项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另一方面,社会上人们则不 要误认为国家提出研究公务员工资改革是单议此项不议其他,应减少误解和片面认识。

家人事部谏良就如何深入了解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意义,澄清一些在此问题上的片面认识,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他说,首先称“公务员加薪”或“公务员涨工资”不准确。2001年两次加薪涉及的人数是40010多万人,而其中在职公务员只有500多万,加上其他党政机关人员也只有700万左右,不到加薪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正确的说法应叫“机关、事业单位增加工资”。
2015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有哪些特点
恐怕要到16年工资套改,吉林省已经试点了
公务员工资改革:具体工资分配制度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 3100元;正科级 3300元;副处级 3600元;正处级 4000元;副厅级 4400元;正厅级 5000元;副部级 5500元;正部
级 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初次套改
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二、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三、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四、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
五、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
六、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生活费=退休前工资×80%。三年一调。
2015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有哪些特点?公务员工资能涨多少
据新华社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在京举行201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会上回应了近期社会关注的公务员涨工资有关问题。
●目前网上传的部分地方和部门已经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增加了工资的消息都不属实。
●目前正在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的集中治理,没有完成这项治理的不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
●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将通过调整机关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
部分公务员工资已涨消息不实
李忠首先回应了媒体关于有些部委的公务员工资已经开始上涨的报道。他表示,消息并不属实。
李忠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配套完善工资制度,也就是说,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同步推进,同步实施。
“目前我们部里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各地也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来拟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李忠说,“所以,关于完善工资制度的实施,应该说还有一个过程。”
此外,李忠表示,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要在严格编制和人事管理纪律的基础上进行,各地各部门按照统一的部署,目前正在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的集中治理,没有完成这项治理的不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
“就我了解的信息,‘吃空饷’这项工作集中治理都还在进行之中,所以目前网上传的部分地方和部门已经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增加了工资的消息都不属实。”李忠说。
针对有媒体关于这次公务员涨薪幅度能够达到60%的报道,李忠也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报道并不准确。
此次工资制度改革要提高基本工资比重
李忠介绍了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李忠表示,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实行退休费制度,个人不用缴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要实行个人缴费,但是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没有考虑个人缴费的因素,而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已经多年没有调整,在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国家决定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以尽可能使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费后的当期收入不降低,为顺利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个特点是重在优化工资结构。李忠说,按照现行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三部分组成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按照工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李忠说,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工资没有调整标准,在工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形成不尽合理的工资结构,不利于充分发挥基本工资的作用,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工资分配关系的调控。
李忠介绍,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有两个途径:一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资的标准;二是将部分津贴补贴或者绩效工资纳入到基本工资里面。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将通过调整机关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能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今后要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李忠说。
第三个特点是进一步体现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李忠表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他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
他表示,为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推荐阅读】
2015公务员涨工资最新消息:部分津贴补贴将纳入基本工资
公务员将设职级晋升通道 可通过晋升级别提高待遇
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2011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吗,什么时间改革?
哈哈 .......
你愿意把自己的工资改的少一点吗?
md说:(人)要斗私批修,要很斗私字一闪念。
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
难道是今天才发现公务员的工资、福利远高于一般工人、农民、士兵及其他市民吗?
不是!
你觉得公务爷愿意改吗? ......
我国金融改革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与设立(1979-1984)。中国农业银行历经数次起伏,1979年3月13日重新得以恢复成立,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紧接着,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分别从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离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承担了原有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金融经营业务。至此,新的金融体系有了雏形,四大专业银行业务严格划分,分别在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农村、外汇和基本建设四大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此时,由于这一体系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行业管理思路进行的,各银行还不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第二阶段: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阶段(1985-1993)。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为以后确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改革目标提供了依据,也为这种转变做了准备。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机关式管理方式向企业化管理方式过渡,目的是全面推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化管理改革,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增强金融系统的活力。二是打破资金分配上的“大锅饭”,逐步强化银行的资金约束,并打破银行间的业务限制,使专业银行由“准企业”向真正的企业过渡。
第三阶段: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1994-今)。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至此,专业银行的发展正式定位于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承担了四大专业银行的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专业银行开始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真正从事商业性金融业务。与此同时,按照把银行办成真正商业银行的要求,国家从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一级法人体制、建立商业银行经营机制、银行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改进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正式颁布,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立即着手四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工作,这对四大商业银行的长远商业化发展更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