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做过宰相的作家 古代一神童,3岁考中进士,与皇帝关系很铁,却一生未得重用,原因令人震惊!

火烧 2021-07-13 16:31:53 1089
古代一神童,3岁考中进士,与皇帝关系很铁,却一生未得重用,原因令人震惊! 中华大地,自古人才辈出,其中不乏那些才智过人的神童。虽然神童可遇而不可求,但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如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五岁就

古代一神童,3岁考中进士,与皇帝关系很铁,却一生未得重用,原因令人震惊!  

中华大地,自古人才辈出,其中不乏那些才智过人的神童。虽然神童可遇而不可求,但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如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五岁就能称象的曹冲及六岁能辨弦音的女神童蔡文姬等。但要说到做官最早的神童,当属北宋年间的绝世神童蔡伯俙,他3岁的时候就考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正字职务。

唐朝时期,朝廷为了选拔民间的神童,就在科举考试中增加了童子科,有点像心在顶级大学的少年班。宋朝建立后,继续沿用了唐朝时期童子科制度,而且相当重视,由皇帝亲自出题面试,并授予官职,蔡伯俙就是在这期间被发掘的。

蔡伯俙,字景蕃,福清南隅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两岁的时候,父亲在家里诵读文章,蔡伯俙只听了一遍,就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被左邻右舍赞为神童。不到三岁的时候,蔡伯俙不仅具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且能出口成章。

做过宰相的作家 古代一神童,3岁考中进士,与皇帝关系很铁,却一生未得重用,原因令人震惊!

之后,在父亲的带领下,蔡伯俙到京城参加了童子科考试。别看此时他仅有三周岁,嫣然一副大人的模样,即使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丝毫不怯场。对于宋真宗所出的考题,蔡伯俙也是对答如流,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并当场赐诗一首。

蔡伯俙成功通过了童子科考试的选拔,宋真宗赐他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职务。当时的太子赵祯(之后的宋仁宗)刚好6岁,宋真宗大笔一挥,就让神童蔡伯俙去东宫陪太子读书。而同时被派到东宫的还有一名叫晏殊的神童,也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

此时的太子年纪小,一心只想着玩耍,不喜欢读书。蔡伯俙就经常陪着太子玩耍,而晏殊则经常劝说太子要好好读书,这样以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慢慢长大后,蔡伯俙依然一味地迎合太子,而晏殊则相反,经常批评太子的不是。久而久之,蔡伯俙成为了太子的“心腹”,两人的关系很铁。

有一天,皇帝让太子写一篇文章,看看他最近读书用不用功。结果,太子无从下笔,就求晏殊替自己写文章,被晏殊果断拒绝,并劈头盖脸地把太子骂了一顿。而蔡伯俙就非常圆滑,二话不说及替太子写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把它呈递给皇帝。

宋真宗去世后,太子赵祯继承了皇位,史称宋仁宗。蔡伯俙认为,自己与太子关系那么铁,肯定会被重用,即使做不了宰相,也绝对是位高权重的大腕。令他没想到的是,宋仁宗并没有重用他,反而是重用了以前经常劝说他的晏殊,甚至让晏殊成为当朝宰相。

后来,宋仁宗对蔡伯俙推心置腹地说道:“以前我小时候太贪玩,你总是一味地迎合我,那时候我不懂事实。而现在我成了一国之君,需要的不是拍马屁的臣子,而是德才兼备,能够及时指出我过错的贤臣,你明白吗?”蔡伯俙听了皇帝的一番话,再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时间哑口无言。

宋仁宗是史上难得的明君,不仅能做到任人唯贤,胸怀还不是一般的宽广。当时包拯为了国事,直接撸起袖子就和宋仁宗开干,把皇帝骂的狗血喷头。令人意外的是,宋仁宗边擦拭脸上包拯的唾沫,边对包拯说的话表示赞同,如此仁德的皇帝,史上估计找不出第二个了。若宋仁宗喜欢拍马屁的大臣,估计神童蔡伯俙肯定会被重用,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新知”,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