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请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火烧 2022-05-07 22:33:31 1050
请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

请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

周代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文化。

其中的礼,融汇了周代的思想与制度,乐则具有教化功能。

《诗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表现了周代的这种礼乐文化,成了保存 周礼有价值的文献之一。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扩展资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请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 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 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 周颂》、《 鲁颂》和《 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