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山花子纳兰性德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王和卿)全诗翻译赏析

火烧 2022-12-17 05:29:27 1048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王和卿 全诗翻译赏析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王和卿 系列:元曲精选-经典元曲三百首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1,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2。谁道
山花子纳兰性德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王和卿)全诗翻译赏析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王和卿)全诗翻译赏析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王和卿 系列:元曲精选-经典元曲三百首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1,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2。谁道风流种3,唬杀寻芳的蜜蜂4。轻轻飞动5,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注释    1「弹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庄周梦: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有《庄子》一书。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    2一采一个空:一作「一采个空」。    3谁道:一作「难道」。风流种:一作「风流孽种」,风流才子,名士。    4唬杀:犹言「吓死」。唬,一作「諕(huo)」。諕: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5轻轻飞动:一作「轻轻搧动」。一本「轻轻」后还有「的」字。[2] 译文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背景    据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大名王和卿,滑稽挑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由是其名益著。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人也,王常以讥谑加之,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这条材料说明王和卿与关汉卿处在同一时期,透露出「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的事实乃是这首小令写作的契机。而「滑稽」、「善谑」乃是盛行于元代散曲家中的一种风气,在这种玩世不恭的争奇斗胜之中,实在蕴积著愤懑、牢骚以及反抗、不平。 鉴赏    王和卿《醉中天·咏大蝴蝶》所歌咏的主体——大蝴蝶,确实曾见于燕市,故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三云:「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作者擅用夸饰之巧譬善喻,运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像天地,以「弹破庄周梦」破题,运用「物化」承转的自由观念,赋予「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开拓想像的意涵与空间;其次则以「两翅驾东风」、「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等句夸饰其翅,隐含《逍遥游》之趣。此蝴蝶颇有「翼若垂天之云」之大鹏鸟的意象,在转化后,其形轻巧逍遥,惊破现实,将采蜜的蜂惊吓煞,卖花为生的人被搧过桥东,犹不知所以,充分表现元曲谑浪诙谐之趣。读者或以为此乃作者自况风流之作;亦有从元代社会现实观其隐喻象征,认为「大蝴蝶」乃当时「权豪势要」、「花花太岁」、「浪子丧门」的化身,联系到当时元朝初期的社会环境,这种说法也绝非牵强附会。「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之句,正是关汉卿笔下鲁斋郎、葛皇亲、杨衙内等糟蹋妇女的真实写照。    这支小令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高度的夸张。作者紧紧扣住蝴蝶之大,甚至夸张到了怪诞不经的程度。但是,怪而不失有趣,它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余,反复寻味,逼着人们去思索。从语言上看,小令恣肆朴野,浅近通俗,几无一字客词装饰,虽如随手之作,其味却端如橄榄,这正是散曲的上乘之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